羽倩
拒絕和被拒絕都是我們經常碰到的事,把這兩件事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很不容易。因為你無法滿足所有人,所以,學會拒絕是繞不開的坎。同樣,你也無法永遠得到別人的滿足,所以,被拒絕同樣是人生常客。
拒絕和被拒絕兩種感覺都很不好,有很多人因為不會拒絕,賠了夫人又折兵。也有很多人無法接受被拒絕,造成自傷或傷人的悲劇。
很多時候,不懂拒絕的行為背后藏著對自身價值的信心不足,渴望用滿足別人換來被重視、被需要的感覺,所以害怕拒絕別人、得罪別人,違心地順從別人。
難以拒絕還在于拒絕時伴生的內疚感。無論你如何強調對人不對事,即使只是拒絕一件事,被拒絕者還是會不可避免地感覺到你在拒絕他這個人。
此時,我們又常在潛意識里給自己設定這樣一個目標:我做的這件事,要以他的滿意為標準。一旦他不滿意,內疚感又會推著我們動起來。這便出現了所謂“不滿足別人就會內疚,滿足別人又壓力山大”的社會關系。
更有甚者,他們潛意識里存在擔憂:若讓別人失望、不開心,就意味著自己不是個好人。所以不敢去享受,要把自己弄得很苦才有足夠的付出感。但這種邏輯是不合理,甚至病態的。
.
拒絕他人有技巧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對不愉快的事都想避免。因此,拒絕別人時換個方式,同時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首先,要尊重,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滿足對方的自尊心,對方也就比較能接受你的拒絕。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性格某些方面不是很般配,做戀人可能雙方都不合適,繼續做好朋友好嗎? ”
其次,要共情,直接、生硬地拒絕別人,容易使對方產生抵觸心理,一開始就站在與你對立的立場上。但如果首先從他人的角度考慮,那么對方也許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
另外,講技巧,用和緩的語氣,把拒絕的理由和自己的為難之處表達出來。如使用“夾心餅干”式的句式,開頭表達愿意幫助對方的意愿,中間委婉說明無法幫助的理由,最后用善意、祝福,或給予其他來補償。表達雖然我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但是我仍然是在意你的。
不開口也能拒絕
1.表情說“不”。多數人習慣用撇嘴、聳鼻子、皺眉頭等表情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厭惡和拒絕。前兩種表情屬于本能反應,從嬰兒時期就存在。如果厭惡到反感生氣,人們通常會皺起眉頭。
2.手勢說“不”。擺手是最常見的表示拒絕的手勢。此外,人們還會雙手向外推表示拒絕或防御。如果雙手外攤,則表示無可奈何或不感興趣。
3.身體說“不”。轉頭或轉身是表達拒絕的常用動作。攤手、撇嘴、聳肩三個動作連續發生同樣代表否定。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是另一個表示拒絕和防衛的經典動作。
當無法徹底拒絕時,不妨適當折中,部分地接受對方的要求,同時提出自己的感受及想法,互相尊重,從而達到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效果。
實在無法拒絕時,不妨采取“積極賦意”的心理學策略,把消極的事情往積極方面轉化,想想這件事情可能帶來的好處,試著心甘情愿地接受。
學會接受被拒絕
被人拒絕的感覺很不好,但它不應該讓你的生活變得不快樂。學會接受拒絕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承認最重要的是繼續努力,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1. 承認每個人都會被拒絕。看起來你周圍人的生活也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拒絕。或者說,你并不孤單。當然你寧愿被拒的事情沒有發生,但它已經發生了,而且不論你是誰,它還會繼續發生。嘗試避免被拒只會給你的人生設限,而不能提升人生體驗。
2. 最初的時候,允許自己感覺糟糕。感覺糟糕很正常,所以不要嘗試趕走這種失望和悲傷。但不要讓自己沉浸在這種情緒中。如果你認為無論你做什么都會被拒,那未來還有什么指望呢?記得你依然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有機會從失敗中學習,并且未來會更好。
3. 理解難過只是暫時的。明白這一點會讓你知道這些并不是你生活中快樂的源頭,被拒絕也不會讓你丟失快樂或極具痛苦。
人不是為了悲傷而活,更不只是為了尋求刺激,而是在原本已經很幸運擁有的生命中,尋求讓自己更快樂的事情。
4. 不要想逃避拒絕,而是讓自己相信它是不可避免的。當你把自己從極端的欲望中釋放出來,你也就把自己從被拒的悲痛中拯救了出來。
5. 不要把被拒當成自己的錯。即使你發現自己被拒絕是因為能力沒有達標,這也不是你無用,而是鼓勵你繼續努力。
你要知道,別人拒絕你時可能也很難過,幾乎沒有人會因為拒絕別人而感到愉快。
6. 如果別人拒絕了你,尊重他的決定并且祝福他(她)。他們不是你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這并不意味著你要恨他們。為什么呢?因為祝福別人會比恨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7. 不要奢望拒絕你的人改變想法。有這種希望無可厚非,但深陷其中會讓你一直在原地停留無法自拔。一定不要覺得你需要做些什么來改變他的想法,停止折磨自己吧!如果別人因為沒有觸電而拒絕你,一般來說不會改變,越用力只會適得其反。如果他是因為你與公司文化并不契合而拒絕你,你那充滿與公司格格不入的氣息的簡歷更不會讓他們收回決定。最好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接受現實,繼續前行,尋找自己最適合的領域。
8. 重新思考這些事的可能性。雖然你沒法改變一個人是不是喜歡你,你可以盡情地提升自己,這樣也會增加別人對你的好感。即使沒有,做些事情來提升對自我的接受程度也會讓生活更加開心,正能量會招來更多機會的!
有些時候你需要想一想為什么自己被拒絕了,不要害羞。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和他們交流。如果他們愿意教你的話,或者僅僅是再看一遍你的申請、提議等,大多數人都會被積極學習提高的人感動。
9. 再試一次。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再試一次,唯一的例外是感情的事情——只有在你覺得雙方都更了解彼此時才可以再一次提出約會邀請。面對工作、業務或者申請,再嘗試一次是你唯一的超越機會。
10. 永遠記住,你的快樂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事情支持。事情只會給你帶來暫時的歡娛,唯一長久的快樂是來自于對生活的理解。
責編/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