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是一種慈善的心思,也是行善。真實含義是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可附加要求的施舍,因為施舍自身就是一種高興一種滿足。一顆慈善的心,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它支付的是體貼入微的關心;一顆慈善的心,是無法用金錢來核算的,因為它支付的是默默無聞的幫助。

對于李沫頷來說她第一次聽說“慈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晚會。“我記得當時電視里播放了很多抗震救災的畫面,有消防員、有老師,還有從全國各地奔赴過去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到現在那個畫面還歷歷在目。”正是因為2008年給李沫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她也一次次留意著可以做慈善的機會,一直到大學她第一次參加了慈善義工活動。她說是呼吁大家保護野生動物,不捕食不買賣。
李沫頷說自從第一次參與慈善公益活動之后,她覺得這是一項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事情。所以只要有機會她都會參與。比如參加野生動物保護,了解很多野生動物的種類和它們現在的生活情況;比如WWF地球一小時活動,親自到自然環境中去感受自然,呼吁大家保護海洋,學會與生態和諧共處。“其實每一次的公益慈善活動對我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感觸。”
每一次參與慈善公益活動,李沫頷坦言不僅僅是在物質上做些什么。“在我看來更多的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傳播一些愛的氛圍,給身邊的人多一些愛的能量和關懷,讓大家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時尚北京》:私下里,你會用什么形式來關注慈善?
李沫頷:朋友們會經常分享一些資訊,自己也會通過微博或者公眾號關注慈善事業。
《時尚北京》:你覺得身為演員,對慈善事業或者是慈善活動最大的幫助是什么?
李沫頷:以身作則,可以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參與到慈善中來。
《時尚北京》:對慈善事業,你有怎樣的理解和看待?
李沫頷: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富有責任心,幫扶社會弱勢群體,互助互愛,樂善好施。并且我覺得這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他人。
《時尚北京》:最近一次參與的慈善活動是什么呢?
李沫頷: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明星伙伴參與2021地球一小時公益直播活動。平時在空閑時間,也會幫助一些慈善機構的流浪小動物。
李沫頷自認是一個樂觀、開朗、隨和,非常有韌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對生活充滿熱愛。“我認為生活就是自然的、放松的。”采訪時,李沫頷娓娓道來。她說自己喜歡在海邊城市,或者是在小鎮里生活,“因為那里有煙火氣,其實自己心里也有個逃離城市計劃。”
“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喜歡大量地刷片子,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影片我都喜歡看,不光看故事情節,我覺得更多的是可以從每一位優秀的演員、前輩身上去學習和汲取能量和對表演的態度。”李沫頷最喜歡的運動是游泳,尤其在大海里游,覺得大海有種包容感。她也會在壓力大的時候去坐過山車,覺得那樣忽上忽下的感覺很解壓。偶爾她也會放空自己,就那樣一個人靜靜的待著,不被打擾。


對于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李沫頷說演員是一個永遠讓她充滿敬畏心,并且具有挑戰性的職業。“我覺得當我演一部戲的時候,我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把自己變成那個人,這種感覺很奇妙。”而在她看來演員可以去體會不同角色的喜怒哀樂,體驗在她的生命里不能經歷的事情,去過一種不一樣的人生,這也是表演帶給她的最大的快樂。
“我喜歡表演,也喜歡舞臺,我覺得做演員需要積累很多生活的經驗和感受,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李沫頷說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有扎實業務水平,還有一顆始終熱愛生活和表演的心的好演員。
《時尚北京》:你最喜歡的電影是什么?它打動你的原因?
李沫頷:《海上鋼琴師》有種治愈的感覺,每次看都會想到一句話,學會和自己和解。
《時尚北京》:平時會選擇什么方式來給自己充電?
李沫頷:在片場的時候,會看前輩演戲,對我來說是最吸收能量的時刻。平時在生活中,會通過讀書或者旅行,和好朋友一起去個未知的地方。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最自信的地方來源于哪些方面?
李沫頷:來源于日常的積累,多做功課,多積累生活體驗,讓我在舞臺上的展現多一些信心。
《時尚北京》:如果可以有選擇的機會,你會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
李沫頷:當演員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就是我自己選擇和規劃的,我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