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秋


摘 要:從機電設備生產特點來看,其整個過程極為復雜,并且對生產工藝的要求相對較高。對此,需要充分認識機電設備調試工作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就目前工作形勢來看,雖然已經有很多工作人員已經認識到了機電設備故障預防維修的重要性,但是對綜合性因素對其所產生的影響考慮不足,從而導致整體質量相對較低。因此,相關專家學者、研究人員便提出了加強故障預防和維修方面的措施,實現對機械設備質量的把控,確保機電設備可以長期保持穩定運行狀態。文章綜合了相關調查和研究,針對目前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機械設備故障問題和開展電氣維修工作的具體措施,希望對有效延長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提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機電設備;故障預防;電氣維修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2-021-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2.009
根據相關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總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故障問題。當出現故障問題之后,便會導致機電設備無法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在故障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此,需要充分認識設備維修工作的重要性。在時代快速發展變化的背景下,工作人員的維修技術和理念也需要進行更新和變化,做到與時俱進,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和維修成本最低化的目標,提升企業經濟發展效益。由此可見,研究機電設備預防維修及電氣維修具有積極的意義。
1 機電設備常見故障成因
1.1 設備本身原因
結合相關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許多機電設備在出廠前已經存在技術、工藝、材料以及質檢等方面的問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對其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控制,將會直接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從采購人員的角度分析,其并未能嚴格按照既定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設備型號,導致設備在投入使用后經常出現安全方案問題[1]。
1.2 設備操作原因
從設備操作角度進行分析,很多機電設備的型號較為繁雜,而且其專業性極強,在機電設備重復使用過程中,許多工作人員會因為主觀因素影響,導致機電設備的積極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1.3 設備維修問題
機電設備在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必然要進行相應的維修維護工作,但就目前的工作情況來看,許多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維修維護工作的積極作用和重要性,導致設備出現損壞。
2 機電設備故障預防及維修措施分析
2.1 完善機電設備維修
在開展機電設備維修工作時,需要嚴格按照施工實際情況、機電設備內部結構、使用性能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綜合考慮,針對其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進行提前防范。一般來說,在現階段所開展的維修工作中,主要分為短期維修、長期維修兩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在短期維修方面,重點是圍繞機電設備運行所開展的日常檢測活動,確保其運行的穩定性。短期維修可以降低機電設備的故障頻率,針對機電設備存在的故障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在確保機電設備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提高使用壽命。在長期維修方面,則更偏重于各種大規模檢測和定期檢查活動,實現機電設備安全使用的目標[2]。在長期維修過程中,針對機電設備進行整體、全面的檢修,通過檢修掌握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故障情況,在此基礎上給予必要的維護措施,避免問題進一步擴大。
2.2 重視日常維修保養
在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機電設備的重要性和其所產生的積極作用越來越突出,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也成為其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在設備安裝時,需要嚴格按照既定要求和相關規范。對于安裝人員來說,在完成該部分操作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做好相關信息的記錄和報告。唯有在完成驗收工作之后,才可以將其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當維護人員完成施工之后,還要對其進行整理和清潔。如果發現其中某項參數超出合理范圍,則需要立即上報有關部門,立即開展維修工作。如果發現其中存在安全隱患,則要立即停止施工。在排除各種安全隱患之后,方可開展后期工作。在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中,工作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根據機電設備的相關要求進行日常維修保養,在維修保養工作中充分發揮細心、耐心等職業操守,針對機電設備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處理。機電設備維修如圖1所示。
2.3 提升職工綜合素質,加大對機電設備的投入力度
現階段,之所以會出現經常性的機電設備損壞及安全方面的問題,其中一項重要原因便是施工人員缺乏對維修工作的重視。施工人員缺乏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的意識,當出現故障時沒有合理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對其工程的順利開展產生了諸多影響。針對這方面問題,從企業角度分析,其需要在整個企業內部對員工強化定期維護和保養的意識,讓更多工作人員自覺地參與到機電設備故障維護工作中,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企業為對員工進行培訓,講解專業知識,提升其綜合素質。從員工角度分析,需要有效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積極作用,借助互聯網平臺,學習相關維修專業知識,提升其理論素養[3]。
3 機電設備維修方法
3.1 強迫閉合法
當機電設備出現故障之后,如果僅僅依靠維修人員的直觀檢查,很難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故障問題。如果在維修工作中缺乏基本理論支撐,可以借助強迫閉合法開展維修工作。從其內涵來看,強迫閉合法主要強調的是利用各種絕緣性物體,將接觸器、繼電器用力按下,需要確保其張開的接觸點處于閉合狀態。隨后,根據整體設備的運行狀況,找到線路中所存在的故障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4]。
3.2 短接法
就目前整體工作形勢來看,在設備電路故障方面,出現問題較多的是短路故障問題。在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又可以被分為導線斷路、松動、接觸不良等各種原因。在解決相應故障問題時,可以有效結合電阻法、電壓法或短接法的方式。在上述提到的三種方法中,短接法是使用最為普遍、操作相對較為簡單的一種方式,已經在機電設備維修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短接法,只需要利用一根絕緣性導線,將其與可能發生故障的斷路部分進行有效連接。如果發現在接觸的某一瞬間,電路恢復到正常狀態,則基本上可以判斷該部分出現了斷路問題。
3.3 置換元件法
在機電設備維修工作中,如果發現某部分電路出現的故障問題較為嚴重,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對其出現的原因和解決對策進行分析,若想保障整個電氣設備仍然可以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便可以利用相同型號、相同性能的電氣元器件對其進行更換。通過這種方式,檢查電氣元器件是否存在故障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當元件置換下來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再次檢查,確定是否由于元件損壞引起電路故障,方能進行置換,否則有可能會對新元件造成損害。
3.4 逐步開路法
對于多路并聯且控制復雜電路的情況而言,易出現電路短路等故障問題,且表現較為明顯。部分電機內部設置了相應的保護罩,可以降低電路短路或接地故障的發生頻率,但出現熔斷器的熔斷問題時難以通過外部變化發現問題,因此可以通過逐步開路法進行檢查[5]。機電設備結構如圖2所示。
4 結語
綜上所述,聚焦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特點來看,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特征已經逐漸凸顯。為了保障各項工程質量的穩定性實現提升,需要充分認識機電設備的合理化使用所產生的影響。但是由于各種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其中或多或少地出現變形、失靈等故障或問題,造成施工安全隱患。針對這一特點,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機電設備進行定期維修和管理,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歐金剛.機電設備的故障維修及可靠性[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22):50-51.
[2] 包郁琳.機電設備故障維修與維護保養技術的運用探討[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20(5):158-159.
[3] 陸委良.機電設備故障預防維修及電氣維修[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3(S2):34-35.
[4] 張剛.針對機電設備檢修問題探索與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3(14):173.
[5] 卞麗霞.機電設備檢修管理[J].科技風,20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