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曼德拉說“教育是世界上最勇猛的武器”,因為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這個國家就無敵了,教育是國家的命脈,孩子是民族的脊梁,所以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責任重大,我們也自當努力奮斗,專研探索,革舊創新。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產業的多元化,網絡資訊日益發達,立足教育行業,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也必定受到沖擊,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必當與時俱進,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形式以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由于新冠病毒疫情這一特殊的歷史事件的意外發生,學生們寒假結束沒能按照預定的時間軌跡回到校園里,為了使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不受影響,我們學校也積極推進了網絡教學,以網課的形式把線上與線下教學結合起來,從實踐的結果上看這段時間的不得已卻給了我們機會,推動了對課堂教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我是一名專業美術學校高中二年級的美術教師,學校的所有學生將來都是考美術院校的,我們肩負著為高校培養美育人才的任務,我們這一學科地處高考前沿,課程設置也都針對高考,疫情這段時間,我依據《設計色彩》這一科目進行了網課教學,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進行了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
《設計色彩》這一科目,它是在傳統色彩教學的臺面靜物和風景寫生的基礎上,學生需要跨越客觀的靜物寫生,更加主觀地創造性地處理色彩,要求色彩知識技能的靈活運用并與生活實踐結合,簡單講就是利用美術語言自己設計組織一篇有思想,有生活同時兼具審美意蘊的“文章”,它也是近幾年的高校的考試科目,學校一共安排了三周課,每周五個下午,每節課三小時,我把每周劃分為一個階段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大師和優秀設計色彩作品臨摹,第二階段臨習有照片的色彩作品實現從照片到畫面的主觀轉換,領悟主觀處理色彩的跨度,打破客觀開拓思路、強化主觀。第三階段給題目要求學生自己組織素材進行寫生創作實現從臨摹到寫生,從客觀到主觀的轉換,能獨立完成畫面。但是貫穿這三個階段的教學的重難點其實是畫面的組織和構成分析(1構圖的組織,2色調構成,3光線的組織氛圍的營造,4空間的處理,5主次的安排,6形體的塑造)針對這些具體的問題,我逐一制作了PPT,采取網課共享屏幕的方式,每天分項的進行一小時的網課教學,結合著大師的作品進行詳細的講解,例如學習維亞爾的色調,巴爾蒂斯的色調和空間處理,懷思水彩畫的構圖和用光,博納爾的主觀色彩等等,再結合著歷年央美清華的優秀試卷結合實際進行教學,然后利用每節課的剩余時間讓學生們臨畫,進行網上輔導,最后一階段我布置如《陽光下的書桌》《餐桌一角》《溫暖的庭院》等題目(這些也是清華歷年高考真題)學生自己搜集素材進行實踐創作,生活就在身邊,所以對于生活的體悟,素材的搜集都正好應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學生每天通過網絡提交作業,我逐一講解,大家共同分享每個同學的作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三周三個階段進行得充實而又圓滿,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臨摹和寫生相結合,主觀客觀相結合,居家和網絡相結合,從作業的效果上看,取得了比以往還好的結果。
我的《設計色彩》課程打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其實這門課程本來就是需要學生有生活,深入生活去觀察體悟,發現和表達,自然和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以往因為學生大量的時間都被關在教室和補習班里看不見日出日落,也沒時間感受粗茶淡飯人世冷暖,某種程度上,學生離“學習”很接近,離生活和世界很遠,給素材的收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而這段的居家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可以立足自己的生活去思考和挖掘,既有獨創性又很好的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其實從歷年來的高考考題上看,中央美院設計專業2019.2018年考題《我的有趣時代》《幸福指數》,清華美院近年考題《水果攤一角》《陽光下的書桌》也不難分析出,我國目前高校選拔美育人才的標椎依然是有思想,有文化,有人文關懷,有專業素養,有情感和創造力的學生,所以我覺得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堂模式,第一利用網課能夠完成學校里課桌后黑板前的教學講授任務。第二使學生回歸生活,深入生活更好地觀察和理解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世界。第三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也可以利用網絡資訊自己補充學習,學習有些東西是需要課本老師傳授的,但真正的學習往往不只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立的思考和價值判斷,所以需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過程,而不是使直接實現考試分數的答案正確。所以這種課堂模式正是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自主思考和主動學習精神得到發揚,也很好地提高了學習興趣,所以我覺得這種課堂模式值得繼續實踐和探討。
我教的是高二學生,他已經在學校教育中老師面對面的教學過程中具備了較好的專業基礎,其次高二馬上臨考,學生自主學習力會好些。所以學校教育的課堂模式依然是主流,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科目與之相結合,學生基礎程度,自制力的強弱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決定這種課堂模式教學效果的關鍵。
這段課程嘗試取得收效的關鍵是課程內容與課堂形式相對應,用網課保證了老師的授課,同時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放緩了生活和學習的腳步,讓孩子們有時間去感受,去思考,去碰撞……
非常仰慕的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教授曾經說過“在‘學習的世界中,孩子能夠持續與事物,與他人對話,更與自己對話……是在這片看不見的土地中自我翱翔,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與自己連接的世界”。希望我們能共同努力,為孩子搭建起一個美麗的學習平臺。
大連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