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煥英
眾所周知,低年級的寫話訓練是中高年級習作的奠基。那如何在一二年級打下扎實的寫話功底,讓孩子平穩過渡到三年級的習作階段,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寫話教學中花些心思。其實,指導低年級的寫話,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如果教師“引”得到位,學生的寫話訓練也就事半功倍了。應該從哪些方面引導呢?
我覺得低年級寫話訓練應該從“閱讀積累——模仿訓練——鼓勵體驗”三方面入手。從而引導學生知道有什么可寫,怎么去寫,并能從寫話中體驗到成就感。“如何才能讓這三部曲更深、更細、更活,從而確保寫話指導更高效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深入閱讀,積累相伴
毋容置疑,書籍是孩子們學語言的不竭源泉。我們都重視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儲備。便于學生學以致用。可是,卻容易忽視“閱讀是吸收的事情”。我們該如何更深入地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呢?
1、博覽群書,激發閱讀興趣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學生也同我一樣熱愛讀書。從一年級起,我就特別重視開展班級活動,為引導學生認識到“讀書好”。起初,我會把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講給他們聽。從《弗洛格旅行記》到《瑪德琳》,從《安東醫生》到《鼠小弟》,每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孩子們的閱讀之旅便從繪本開始了。班里讀書最多的郭景文同學,一二年級閱讀的繪本達到了800余本,成了老約翰繪本館里的常客。
二年級上半學期,我根據學生借閱圖書的情況整理出了孩子們最愛看的10本書。分別是:《洋蔥頭歷險記》《淘氣包馬小跳》《別害怕學習》《別說我小》《皮皮魯和魯西西》《米小圈上學記》等,并圍繞這些書展開了群書閱讀,開展相應的講故事比賽,班里每一個孩子對書中故事耳熟能詳,看到他們課后聊書聊得熱火朝天,好不欣慰。
本學期,我又推薦孩子們閱讀了《兒童心靈成長自助寶典》叢書,共10本。利用周一的講故事時間讓孩子們講述書中的故事,給了他們展示的舞臺后,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更濃厚了。
2、 細嚼慢咽,提升內化積累
為避免學生讀書囫圇吞棗,有量無質,也為了引導學生在海量閱讀的同時,在書海拾貝,我鼓勵學生每日摘抄好詞佳句,這也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做法。從一年級起,我每天讓學生從所讀的書中摘抄三個好詞,一個佳句。初始階段,我和學生一起找好詞好句,一起品味好詞佳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覺得這個詞或者這個句好“。從而引導學生在摘抄好佳句的同時,像品味佳肴一樣,細嚼慢咽,提升內化積累。
二、訓練模仿,有的放矢
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最初階段都是借助模仿作為“階梯”的,寫話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引導學生進行仿說仿寫訓練呢?基于對二年級教材及教參的分析,現將平時整理的仿寫訓練點列舉如下:
1、讀寫互動,隨文寫話
①精選詞語,用詞寫話
如學了《北京亮起來了》,可精選如下詞語,讓學生寫一寫《許昌夜景》,看誰用得多。
夜幕降臨 華燈高照 燈光閃爍 燈的海洋
金碧輝煌 五光十色 光彩奪目 光的世界
②借助想象,延伸續寫
根據課文結尾展開想象,讓故事延續下去。如學習了《坐井觀天》一文后,啟發學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③變換文體,古詩改寫
古詩是自然美,藝術美的結晶,如能把優美的意境變換文體寫成一段話,是很好的訓練。如將《望廬山瀑布》改寫成一段寫景的話。
④擴充情節,“空白處”寫話
文中都有空白處,我們應引導學生捕捉文中“言雖盡而意無窮”的空白處進行寫話。如《丑小鴨》一文中講:“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媽媽疼愛她,誰都欺負她。”“疼愛”的情節一筆帶過,未及細述。這個空白處,就可以抓住寫話,讓學生想象,擴充情節,增補疼愛的內容,寫一段話。
2、借助口語,說啥寫啥 。
怎么說,就怎么寫,先說后寫,讀寫結合。如《春天的發現》口語交際后,讓學生寫一寫《新發現》。《夸家鄉》口語交際后,讓學生寫一寫《誰不說我家鄉好》等。
3、巧用資源,看圖寫話
教材中有豐富多彩的插圖,我們要巧妙利用,讓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成為學生寫話的內容。畫面是寫人的,寫一寫是哪些人?干什么?干得怎么樣?畫面是寫事的,寫一寫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畫面是寫景的,寫一寫景物的特點。巧用課程資源,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話。
三、評價靈活,鼓勵中肯
任何一個學生在內心深處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多角度的引導學生評價。拓寬評價的形式和內容,讓寫話評價成為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寫話興趣,提升寫話能力的催化劑。
1、多寫溫馨的評價語
新課標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在于判斷學生的好壞,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事實證明,唯有蹲下身子,用學生的語言,伙伴式的口吻去評價,更易走進學生的內心。我經常會在學生的寫話后面留言:“你真是一個上進的孩子。瞧,你的書寫愈來愈棒,內容也越來越精彩了!”我還經常會在寫話本上畫上孩子們喜歡的笑臉、大拇指、小太陽等。用生動有趣的圖案來夸他們:“你真棒,我覺得你的構思很好。如果能寫出小白兔的心情就更好了。”這樣,會極大增強寫話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如果學生在低年級學段就對寫話沒有了自信與積極性。那么,對他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高年級的習作也就可想而知了。
2、構建多元的評價主體
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好勝心、表現欲都很強。寫完話后,他們愿意將自己寫的話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自己寫話的快樂。因此,我們可采用找學習伙伴的方式,組織學生互相評改。寫得好的夸夸伙伴,寫的不通順的幫幫他。在評改過程中互相欣賞優美的句子,取長補短。同時,發現了問題,也便于他們從孩童的角度去修改,更能體現童真。這比老師一人評價來的豐富多彩,鮮活得多。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在寫話教學評價時,我們教師要大膽放手,可以讓學生在修改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三次評價。讓學生們寫話的積極性在一次一次的評價鼓勵中增強,讓學生們的寫話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評改互賞中提升。
雖然以上的寫話指導“三部曲”有點老生常談的味道。但是,細細品味琢磨了,真正落實訓練了,才會發現,這對于呵護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自信心,提高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能力,起著無形而有力的推動作用。奏響低學段寫話三部曲,夯實中高段習作之根基。我們一起致力于彈奏這“三部曲“,讓這三部曲為學生升入三年級后的習作助力!
許昌市健康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