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婷
摘要:幼兒園是祖國花朵快樂成長的地方,面對兒童,它的管理一定要科學細致,尋找到有自己特點的管理模式。幼兒園的管理錯綜復雜,如何能使其面面俱到是管理者需要重點思索的。想要提高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幼兒園就要重視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并及時進行思考總結。為達到這一目的,管理者需改變管理觀念,并有效敦促教師從觀念到行為進行相應轉變,最終提高幼兒園管理效益。
關鍵詞:幼兒園;課題研究活動;管理者觀念
引言:
針對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中日益凸顯的問題或困惑,現在針對幼教的發展提出的新理念就是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管理是一種管理者在投入時間、信息、人力和物力等資源后,獲得管理最佳效果的活動。針對幼兒園,其中人力,也就是教師是最難把控的一大因素。在課題研究活動中可發現一種普遍的現象,大部分教師說起教育理念思想侃侃而談,但日常教學時卻依舊循規蹈矩,這種停留在口頭的轉變不僅是教師行動未落到實處,更深層的原因是管理者未改變管理觀念。
一、制定相關制度,保障觀念轉變
眾所周知,管理制度是以做到“人人有責,本本有制”為目標,用以調節管理者與工作者之間關系的媒介。幼兒園的管理制度是幼兒園目標管理規范化的重要保證,也是學齡前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從教師的發展和管理者的管理兩個角度出發,營造一個開放和諧的工作環境。
幼兒園的管理涵蓋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環境,二是內部管理。外在環境重在設備、條件的優劣,在努力后較容易達到,管理的難點在于內部管理,也就是制定實施可以提高保教質量的人性化制度。提高保教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人性化制度應該本著為教師服務的角度而制定的,目的是讓幼兒教師們可以愉快地工作,孩子們能受其感染,得到更優質的教育和關愛。管理制度一定要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各位成員的枳極性,放開教師的雙手,減輕對他們的桎梏。幼兒園的孩子們還未形成正確成熟的價值體系,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間接地影響到孩子的意識形成,只有落實相關制度,創建舒適快樂的幼兒園工作環境,形成良好的氛圍,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益和保教質量。
二、有效教師管理,促發觀念改變
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改革的重點應放在改變教師的思想和行動上,以往大眾對教師能力的評判多停留在學科知識和人格特點,忽略了他們的學習能力、發展潛力等因素。新時代要求大眾應持有開放多元的幼兒教育觀念,教育不再是單純死板的“學”和“教”,而是需要教師自主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作為管理者,對教師能力的評判也應更加開放和全面。教師教育行為的轉變,是無比艱難的。只有管理者及時改變幼兒園管理觀念,才能有效地促使教師發生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
所謂“親其人,信其道,服其管”,想要教師為孩子們提供更加舒適寬容的學習環境,就要使教師本身也處于一種開放寬松的工作環境中。幼兒園管理者要與教師多進行情感的交流,增強彼此的情感粘度。同時根據幼兒園的實際和教師業務能力,對園內教師進行分層次業務培訓,使教師在培訓中都能學有所得。并鼓勵教師根據工作需求和自我愛好參加各個渠道的學習進修。同時應認真聽取教師對工作的看法,通過網上意見箱等形式收集教師想法,聽取采用合理化建議,增加教師的參與度。鼓勵老師投身教育科研,參加課程評選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幼兒園精細化管理。
三、鼓勵大膽實踐,施行觀念轉變
在日常管理時,管理者應注重給教師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其一是培養教師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的成長需要自我教學的空間,管理者應給予尊重與信任,讓教師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做“教學的決策者”。減少嚴格的作息制度和活動限制,把更多的決策權交給教師,讓教師根據白己對教育理念的現解和孩子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大膽實踐。其二是大方向的把握,管理者應從相關法律法規出發,確保教師不因教學自主權,出現違反社會規范、道德準則的情況。
引導教師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轉變觀念,逐步提升教研能力。“多看教職工長處,多想教職工難處,多給教職工益處”,在面對教師在教育行為方面出現的問題,管理者應持以寬容的心態。不一味苛責,而是俯下身子,與教師共同面對、討論,根據兒童發展的特征和實際的教學需要,妥善解決出現的問題。構建教師發展平臺,把幼兒園的管理變成教師發展的平臺。大膽決策實踐,及時思想更迭,同時對教師的工作定期進行全面診斷。做到在反思中提升,在實踐中改進。鼓勵大膽實施的同時,加以管理者的嚴格監管督查,使觀念的實施更加順利。
四、實施目標管理,加速觀念轉變
成功的管理必然擁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和堅定一致的奮斗目標。中國幼教界起步較晚,雖從未停下探索教育改革的腳步,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教學目標不夠明晰最為嚴重。幼兒園目標的確立,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水準。
實施目標管理,可以科學有效地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管理者可以從實際出發,制定幼兒園的發展目標和改革方向,努力做到“管理者管有目標,教書者教有目標,學習者學有目標”。如到2025年,幼兒園達到某個標準,幼兒園致力于培養出怎樣的孩子。之后將目標分散到幼兒園各個部門的階段性計劃中。促進每個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是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目標。以教育目標為依據,制定一個全面立體的、符合園區實際情況的目標體系是管理目標實現的一大保障。目標管理應貫穿管理的全過程,要在目標的指導下做好計劃、組織、檢查和評價工作。各部門工作都以幼兒園目標為準繩,真正實現一種“快樂式”的兒童教育,使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能夠得到全面發展,還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結束語:
孩子是國家的將來和希望,幼兒園管理者要不斷總結先前的經驗教訓,探索促進幼兒園更好發展的方式,及時改變調整管理者觀念,跟緊時代步伐,致力于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將幼兒園的常規管理落在實處,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尋求正確可行的管理觀念,力求使幼兒園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祁書勤,陳淑琴.淺析在幼兒園課題研究活動中管理者觀念的轉變[J].新課程學習(中),2014(06):12-13.
[2]宋青川.有關幼兒園管理模式的思考[J].才智,2011(23):243.
[3]于水清.新形勢下幼兒園管理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04):102-103.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紫竹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