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學好語文可以為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語文課堂容易變得單一、死板。很多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實踐性的提高,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語文學科也未能發揮應有的魅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語文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語文課程本身的學科特征決定了它的學科地位。語文是各門課程的基礎,而語文學習實際上是對學生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育,而其它學科的學習則是以此為基礎的,因此語文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中階段更是培育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讓初中學生學好語文,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還有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刻板。鑒于這種現象,作為教師應該去深入的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對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一、重視課堂導入,讓學生們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上。
教師要研究初中生的特點和興趣,采取最適合他們的方法來設計課堂導入。和其他的學科相比較,語文課堂導入的形式可以更加豐富,教師可以自由大膽地選擇。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一是能引起學生共鳴,二是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用名言名句引導學生,一般來說,初中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名言名句,可以更好地運用于寫作中,他們也許不知道這些名言背后的故事或來源。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討論一些名言名句,引出名言背后的故事或來源。教師使用現代設備和技術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多媒體技術可以直觀、形象的展示語文知識,很容易使學生得到直觀的認識,是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導入一段視頻,先讓學生們大致的了解一下蘇州園林,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容量,培育學生的認知審美能力,尤其是對于某些場景和背景的展示,多媒體技術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它能夠通過音像結合烘托氣氛,讓學生感受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內涵。教師在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注重多媒體對學生的啟迪,讓學生勇于探索語文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以獲得成功經驗,認真處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注意處理好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使學生對語文的熱情處于穩定持久的狀態。
二、和學生搞好關系,在課堂中多和學生進行互動。
教學是培育人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育者,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中,師生關系對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時代的發展,教育的進步,學生的成長,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隨之發生著變化。教師與學生相互間的關系既有和諧因素,也有不和諧因素。教師和學生相互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關鍵,也是激發學習興趣必不可少的條件。當前我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師生關系的平等,以體現以學生為關鍵,以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關鍵的教學理念。比如:教師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社戲》時,可以向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來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提問“你知道的其他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教師在讓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也是和學生互換信息的過程。為此,語文教學必須做到教與學民主化、平等、教師與學生相互間相互尊重、教學相長,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最大化。
三、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語文教師應該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獲得語文學習的技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自覺地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單一地傳授知識。為達到培育學生能力的目的,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學會自主預習課文,找出問題,找出學習的重點,真正達到預習的效果,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瀏覽課文;可讓學生在課上有時間討論、提問、解答,讓學生參與課堂上的每個環節,教師可靈活地布置課文,使學生有時間自主學習。比如:教師在教學八年級上冊《中國石拱橋》時,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文章的內容去探究語文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們在學習這篇文章時也收獲語文學習的方法,教師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去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教師也應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多讀一些有用的課外書,從中尋找到另一個精彩的世界。教師教的不僅僅是一篇簡單的文章,而是閱讀的方法、思維的邏輯、感情的體會、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以,教師要通過初中語文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去了解各種各樣的知識,構建起豐富的語文知識體系。
簡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讓學生們的興趣在語文課堂中得到激發,教師要通過課內、課外知識的傳授去讓學生的語文知識更加豐富,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切實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學習能力。新時期語文教師必須做好教學方法的創新工作,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賦予語文課堂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發揮語文學科應有的優勢,讓語文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發光.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234-235.
[2]梁彥華.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初探[J].東西南北:教育,2019:0092-0092.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笫二十九中學 李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