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國金融的穩定應該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法律和金融不可分割,梳理和分析現有法與金融理論并從中得到啟示非常必要。文中闡述了法律金融理論中監管執法對金融發展的影響、投資者法律保護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從中得出要不斷完善我國金融法律法規、加強金融法律執法和加強投資者保護的啟示,以此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穩定,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關鍵詞:法律;金融;監管;執法
金融的穩定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習近平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和法治經濟,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保障,一國金融的穩定更是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法律和金融不可分割。金融市場是脆弱的,市場中存在著信用、市場和系統等風險,金融體系的上述風險需要通過監管來防范已經成為共識,核心是如何進行監管,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是重點,其次就是法律的實施,法律如何實施以及實施的效果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F有金融體系中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法律框架,比如證券法、保險法、信托法等,這些法律是監管人員在維護金融市場正常運行時的堅強后盾。但是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金融產品不斷創新,金融體系中不斷暴露出新的風險,我國法律在應對這些新風險時表現得相對滯后,此外,我國金融業的法律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存著許多缺陷,這值得我們去探究。這些研究的第一步應該是梳理和分析現有金融法律理論,從這些理論中真正理解法與金融,并從中對我國的法與金融發展產生啟示。
1.監管執法對金融發展的影響
LLSV衡量了法律的執行質量。作者根據一些信用風險評估機構作出對各個國家的“法律和秩序”所作出的評估報告,考察了法治狀況、腐敗程度、司法效率、被政府征收的風險、政府違約的風險這5個變量,根據這5個變量的取值,計算一個總分,從而衡量法律執行質量。研究結果表明,法律執行質量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之間存在著差異,其中普通法系國家的法律執行質量提高的空間最大。Edward L. Glaeser描述了美國19世紀私人訴訟占維權主導地位的現象,這一時期,法庭抑制著監管的發展,但也有許多人提出私人訴訟無法實現司法公正,法庭抱有偏袒商業的態度,法官保護著企業免受起訴。在這一背景下,法官對司法有著很強的解釋力,就有一些商業巨頭賄賂法官,在財富和利益的誘惑下,法官在進行裁決時不能保證公平公正,一些弱勢群體的利益不能受到保護。這里提出,當法官或者監管者特別容易腐敗時,其作為的所造成的損失已經超過收益,這時候放任不管并接受現有市場失靈成了效用最高的決策。這一理論結果說明了執法過程和執法效果的重要性,如果金融市場中的執法人員存在著嚴重的腐敗行為,那這樣帶來的損失甚至比放任不管還要大,因此,在金融市場建立完善的對監管和執法人員約束的法律法規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要注意對監管人員職責的劃分以及機構之間的相互協調。
2.投資者法律保護對金融發展的影響
在法與金融理論中提出,在金融市場中,對投資者法律保護越強的國家,金融市場越活躍,反之亦然。游家興和張哲遠提出了在投資者法律保護能夠在金融危機不斷向外擴張的時,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他們通過實證驗證了這一結論。LLSV用“一股一個投票權”、“對抗董事權利”指數、“強制分紅權”這三個指標衡量了股權投資者權利保護程度,之所以要考察“一股一個投票權”這個權利,是因為在這個規則的約束之下,要想控制一個公司,就必須擁有較大的分紅權,而一旦某個股東擁有了較大的分紅權時,他將公司資產轉移出去的動力就會較小,這樣其他的股東也許會得到更好的保護。作者還考慮了六項與投資者保護密切相關的權利,并以這六項權利為基礎構建了一個“指數”。最終作者根據計算分值得出結論:普通法國家對投資者保護程度最強。此外,作者還提出一個假設:投資者保護不力會導致股權集中,數據顯示:較差的投資者保護提高了股權集中度。
3.法與金融對推動我國金融發展的啟示
我國金融體系中目前存在著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資者法制意識薄弱、投資者保護不足、法律執行不到位等現象,而法與金融理論為解決我國現有法律問題提供了思路。首先,要健全我國金融法律法規制度,許多學者通過理論和實證方法證明了法律制度對一個國家金融穩定的重要作用,我國應該結合本國國情制定符合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法律制度。其次,要強化法律執法。法與金融理論提出法律執行效果對金融市場的重要性,若執法者因腐敗帶來的成本高于執法收益,這時候執法就是失靈的,甚至不如放任自由,因此,要加強對我國金融執法人員的法律約束,做到公正有效執法。最后,要加強投資者保護。當投資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有便捷完備的申訴流程,同時通過立法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讓投資者對金融市場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徐鵬博.法與金融研究對金融發展的啟示[J].中國金融,2021(06):95-96.
[2]游家興,張哲遠.金融發展和危機傳染:基于“法與金融”的研究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20(06):3-1.
[3]Rafael Porta and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 Andrei Ndrei Shlhleifer. What Works in Securities Law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6, 61(1) : 1-32.
[4]Edward L. Glaeser & Andrei Shleifer, 2003. "The Rise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41(2), pages 401-425.
作者簡介:許喜悅(1997-),女,漢族,河南商丘人,單位: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2020級碩士,金融學專業,研究方向:金融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