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昀婧
摘要:技術入股是知識產權資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技術作為無形的知識產權,與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等方式出資不同,因其不確定性,在實務操作中易產生糾紛。本文簡要介紹技術入股的概念及現行法律規制,以非技術方主體為視角,以“事前防范”為主線,梳理技術入股的操作環節要點及風險,結合司法實踐判例分析技術入股中的常見糾紛類型并給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技術入股;技術出資;知識產權資本化;法律風險
一、技術入股的概念
技術入股指技術所有人以技術成果作價向目標公司出資的行為。技術入股是知識產權資本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具有核心技術卻缺乏資金的研發人員或技術密集型企業來說,其可通過技術入股成為出資人,與其他資本合作獲得利益。而接受技術入股的非技術方主體以此種方式將公司對技術資本的應用從外部購買行為轉化為公司內部行為,能夠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有效地發揮技術資本的效用。
二、現行法律規定
對技術入股的法律規制,主要規定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知識產權類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及無形資產評估作價的相關規定中。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九條的規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允許技術評估作價入股公司,自2014年3月1日起,取消了對技術入股的出資比例限制。
三、技術入股實務環節中的法律風險
技術入股在實務中應做好五個環節,即“標的明確、權屬明晰、交付完全、作價真實、技術保密”在這五個環節的實操過程中也最容易產生爭議糾紛。下文將以非技術方主體為視角,根據技術入股的不同階段和環節,分析技術入股中應注意的操作要點及法律風險。
(一)標的明確
1.明確技術內容
因技術為無形資產,在技術入股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明晰地界定技術出資標的范圍。如擬入股的技術已取得國家頒發的權屬證明或是權利人的書面授權許可,則技術出資標的相對明確,但應注意權利的時效和地域性。如擬入股技術為非專利技術成果或技術秘密,則在交易文件中不能籠統表述,而應當明確用于出資入股的技術內容,并應附上詳細說明文件以鎖定標的范圍。若技術仍在研發的初/中期,還應當考慮技術標的是僅包括目前的技術成果,還是包括未來在此基礎上研發可能獲得的技術,并予以明確約定。
2.明確權利類型
明確技術內容后,還應明確入股的技術權利類型。入股的技術權利類型一般為所有權和使用權兩種。所有權入股較為常見,如技術為非專利技術成果,一般會將專利申請權一并納入入股范圍。使用權入股適用于已取得國家權屬證書和市場認可的成熟型技術,其市場價值較為確定或可預期,具體可分為獨占、排他和普通三類許可使用,價值由高到低遞減。使用權入股時,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一個技術上存在多個權利主體,因此,其相較于所有權入股更容易發生權利沖突,交易風險更高。
3.明確權利負擔情況
技術入股的出資前需審查技術的權利負擔情況,常見的權利負擔為:①存在技術對外許可,可要求技術出資方在技術入股前清理對外許可或在技術入股后由目標公司承繼對外許可的權利義務;②存在技術權利質押,若有,應滌除后再入股;③存在對權利的司法限制;④存在權利的穩定性風險,如存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的可能、保護期限到期或剩余保護期限短不足以覆蓋技術效益周期。若有前述權利負擔情況,將對技術價值評估和入股目的的實現產生重大消極影響。
(二)權屬明晰
技術入股交易應著重審查技術出資方是否是擬入股技術的真正權利人。技術的權屬可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技術出資方為擬入股技術的直接且唯一的發明人。該情況下權屬爭議較小,應要求技術出資方提供其研發資料備查并作出技術權屬瑕疵擔保承諾。
2.擬入股的技術為職務作品或委托開發成果或合作開發成果。該情況下入股技術的權屬存在模糊性,極易產生權利人爭議,從而導致出資瑕疵。如出資人以在其他公司任職期間完成的技術成果出資,但該技術成果與該公司的業務具有關聯性,則不排除該作品為職務作品的可能。在無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委托開發形成的技術成果一般歸受托人所有,合作開發形成的技術成果一般歸各合作方共有,如委托開發中的委托人或合作開發中的其中一方或多方將技術成果用于出資,則應謹慎審查原委托/合作開發合同中對權屬的約定,或要求技術出資方對此做書面陳述,以明晰技術出資方的技術權利人資格。
3.擬入股的技術系受讓技術。應審查技術讓與的文件,著重關注讓與的雙方主體信息、標的范圍、受讓時間、地域性等內容,如為專利技術,除了審查轉讓合同還應審查專利行政部門的登記情況。
(三)交付完全
因技術的無形性,對技術交付的認定有其特殊性。技術出資方的技術出資義務可歸納為兩方面內容,一是辦理權利轉移手續。若入股技術已取得國家權屬證明,應當辦理權利轉移手續予以變更公示。二是移交技術成果??筛鶕夹g載體的不同區分移交方式。就移交技術資料而言,技術出資方應向受讓方提供全套技術資料并附有技術資料清單,保證所提供的的技術資料完整、正確、清晰、可行。
(四)作價真實
技術成果的價值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會因時間的變化和競爭對手技術的提高而發生價值的增減,且越有價值的技術成果往往越沒有同類參照物可供比照。技術評估作價是技術入股的一大難點。實踐中技術入股作價的方式有評估作價及協商作價。協商作價的法律效力低于評估作價,更易出現出資瑕疵風險引發爭議。
參考文獻:
[1]胡震遠.《知識產權資本化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
[2]王艷萍.《論技術出資之客體》,《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