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昂
摘要:在社會經濟的極快進不下,伴隨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上市公司之間的戰斗逐漸劇烈。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上市公司一定為活下去和進步決出戰略方針。 并購是提高所有競爭力的一種措施。中國上市公司經歷并購活動,經濟實力慢慢提升,產業結構得到了進步。這體現了并購融資的意義。企業也在逐漸磨合當前的市場經濟規則,走向另一波并購趨勢。例如,LPL集團用證券交易所合并的方式合并LCK集團,中國平安通過自身經濟實力和保險基金并購了八鋼集團。寶鋼集團在實施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等方式合并了八鋼集團,因為擁有20年以上的負債準額度,大部分企業在我國的并購市場上貢獻了強勢的經驗,配合參與了并購活動。目前,并購融資的進步還是非常困難的。在更多的問題出現,如果發生了問題,并購融資將會失敗,同時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找到恰當的融資方式來迎合我國資本市場會體現出不一樣的價值。然而在這條路上,更多企業在并購融資方面贏得了巨大的成績,它們的發展狀況和現實都很優秀。 不過,部分公司擁有的并購信息并不充分。文章做了四方面的描述:第一板塊為緒論,主要介紹了研究背景和意義,文獻綜述,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本文的創新之處和不足之處。第二板塊為并購融資概述,主要分析并購融資的定義和形式,以及典型國家的并購融資經驗。第三板塊是對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現狀和問題的分析,主要分析了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規模,金額以及總體問題及其成因。第四板塊針對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并購融資;融資形式
一、企業并購融資概述
(一)并購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并購融資的定義是,企業通過一些手段可以進行資金的募集為了企業更加有利的發展。中國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來源,投資利益的分配以及投資的不同形式可以讓企業更為進步。 中國上市公司用并購融資獲得的資本不僅可以提高并購的過程,而且讓并購后的結構更加的完善,讓企業更加迅速的進步。 在并購融資后,中國上市公司獲得資本時可以為公司發展帶來利益,讓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能力。
(二)并購融資的形式
并購融資有多種形式,其中最為主要的形式有四種,分別為:股權融資形式,混合融資形式,留存收益融資形式以及債務融資形式債務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債務來籌資。債務融資主要包括貸款融資和債券融資。這種融資方式的主要好處是成本不高,控制權緊湊,所支付的利息可以用來抵稅。
股權融資是指股票形式的融資行為。不用按時還本付息。不過,也存在很多的缺點,法規的限制等,讓公司的控制權降低。
留存收益融資是指企業的資金渠道來自內部剩余的資金利潤,投資者會得到生產經營活動的分配。 穩定性和可靠性是其一大優點。 不過缺點也特別的多,其中融資額度不夠高,企業融資活動進行不夠順利混合融資是一種有股權和債務的融資方式。雖然有很多并購融資工具,不過我國資本市場相對落后,企業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不夠豐富。 雖然有些融資理論是可行的,但是在施行起來卻沒有那么容易。
二、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現狀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進步下,成熟的體系應該擁有更多的并購方式。 不過,因為我們的體系還比較落后,市場經濟相應部門還行,所以我們與別的國家存在差距,這也成為了我國并購市場落后的因素。
(二)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債務性并購融資問題分析
2009年6月,可口可樂公司以約256.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112.5億股股票。合并后,兩家企業獨立運作。并購的資金來自自有資金和保險基金。
在對我國并購融資的講解,體現了我國企業并購融資中的債務問題。因此,我國企業的債務融資問題就表現在下面四點:
第一,受到法律的限制。在長時間的發展,我國的資本市場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同時可以給并購融資帶來了好處。不過,融資渠道的發展仍受限制于銀行貸款。我國的商業銀行更加信任我國企業。同別的企業比較,資產負債率沒有那么高。所以資本市場上,可以方便融資。在并購范圍,有長期和短期兩種貸款可以提供。所以,資本范圍不相同。不過,因為法律法規存在漏洞,我國企業并購的融資活動被商業銀行信貸限制。
第二,債券融資這個方面。在發行債券融資方面,中國上市公司還是基礎階段,體制不夠完善。上市公司范圍不夠廣,資金的使用范圍太小。
第三,發行票據問題,發達國家運用的相對穩定,可是在中國幾乎沒什么企業運用。發行票據的籌資手段、支付方式有兩種,我們對這兩種都不太了解,它們分別是并購前賬單和并購后的賬單,我們需要像發達國家學習。
第四,租賃融資。是一種特別靈活的方式。我國企業的的并購融資在向這個方向移動。盡管在金融租賃市場,大多數企業開發新的產品。不過,作為融資渠道,此產品的應用相不會特別廣泛。所以我國需要更加學習這方面的技術,不斷拓展融資的渠道。
三、中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的對策建議
(一)上市公司應合理運用及創新并購融資方式
1.遵循優序融資理論
掌握在并購融資活動資本需求量以及成本的關系,會讓公司可以在并購后規范運營。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根據資金的改變,確定資金的支出,根據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和行業情況,對未來現金流做出預期支出,出臺相應的風險政策,企業的資金就不可能發生短缺現象。
2.合理運用現有融資方式
我國企業在現實并購融資活動中,采用的融資方式選擇,多數有兩個方面的內容需考查:第一,上市公司的環境,和已經擁有的融資機制,兩者可以滿足企業的資金不。第二,所運用的融資方式,企業能否將風險控制的很低,還有是否可以降低成本,令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有效的整合。不難看出,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更加成熟,他們的融資環境可以為企業的并購融資提供有效的保障,而且發達國家擁有多樣化的融資方式,這些多樣化的形式為并購融資提供了便利,我國的資本市場還在努力進步,中國上市公司得把握現有的機遇,創造更新的融資方式,用低的融資成本整合企業資本結構。
(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1.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重大的平臺可以為企業獲取更多的資金,不過與發達國家比較,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不夠完善,融資方式相對較少。因此在企業并購上,并購貸款和增發新股募集資金成為上企業并購融資的主要方式。限制了我國企業的并購融資,同時帶來了許多的風險問題。
2.實行證券發行制度改革
我國的證券已經發展了快30年了,改革過許多回,更加的規范化。已經比之前的方式更加的高效。不過在執行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同發達國家相比,因為證券制度的不夠完善,很多的層面就可以看出不夠完善。通過改革相應的制度,改革新的發行制度,并購制度,才可以使股票市場更加的健康,發布更優的證券化產品,研發更有優點的融資功能。在對證券制度的改革,可以提供優越并購融資環境給我國的資本市場,提高并購融資活動的完善發展。
因為我國的制度為保薦制度,無法合理去定位保薦人的位置。保薦人如果無法起到關鍵的作用,則市場無法運行。因此我國才要去創新多的制度。
(三)完善有關法規制度
1.完善換股并購法規制度
雖然中國出臺了對企業并購的管理方法,如07年4月中國監證會發布的<企業收購管理辦法>,緊接著對其做出改正,但是無法完善并購融資方式,接著很多的問題就出現了。具體的細節就體現了很多的問題。
2.完善發行債券法規制度
前面分析了美國并購融資的制度,債券的發展在美國的企業特別成熟,美國企業所占資金比例高的來源就是債券的方式,從而導致股票籌集的資金比例降低。最后可以看出,債務性融資募集到的資金會在并購中占到主導地位。
在和國外債券的法律法規做出的比較中,看出我國不夠成熟的表現,雖然國家實施了企業債券管理條例,也做出了相應的修改,但是企業債券融資還是被部分法律法規所限制。
參考文獻:
[1]廖東聲,劉曦,中國制造企業海外并購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7(2):44-47
[2]王紹宏,王光泉,楊洲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績效分析與思考[J].海外投資與出口信貸,2015(3):42-45.
[3]李卓,并購融資風險管理研究--以藍色光標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2):66-68.
[4]夏光華,中國企業跨境并購中的戰略整合策略[J].產業經濟評論,2016(11):87-104.
[5]謝紅軍,蔣殿春.競爭優勢、資產價格與中國海外并購[J].金融研究,2017(1)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