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大取得的重要理論成果就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并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深入貫徹推進“三進”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維護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三進;典型經驗做法
一、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的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命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的最新成果,從全新的視野深入的闡述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我們的行動指南。
(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客觀需要
我們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期。偉大目標需要偉大精神的引領。在新階段,新時代,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以什么樣的思想為支撐,以什么樣的理念為引領,將直接決定我們進行的偉大斗爭能否取得成功。青年大學生引領著時代潮流,是未來中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他們的頭腦,有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樣才能達成共識,才能凝心聚力,才能更好的保證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的行動綱領和行動指南,是指引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成為合格人才的需要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廣大青年生逢其時,同時也重任在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學生要緊緊抓好新時代的歷史機遇,勇敢的迎接新時代的挑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新人。大學生要學習、吸收、消化、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最終內化為他們的指導思想,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他們的行為規范,才能真正的在學生心里構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堅定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指引他們投入偉大實踐,從而通過偉大斗爭,實現偉大變革。
(三)強化意識形態領域陣地意識的需要
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是我黨工作的重點。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信息高速化時代的到來,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越來越嚴重。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學生是意識形態斗爭中爭奪的主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存在問題。大學生群體資歷尚淺見識尚短,及易受不良環境影響。強化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陣地意識,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有利于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二、典型經驗做法
(一)利用MOOC平臺,打造一批優秀的選修課
自文字出現至今,知識的傳播經歷了幾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印刷術的發明,它實現了知識傳播由口傳筆抄到借助書本載體這樣的轉變;第二次傳播是由于電子媒體的發展,在多媒體的的幫助下,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內容也變得紛繁復雜。第三次變革發生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今天,各大高校開始網絡教育,且勢如破竹,規模空前。它以其開放性和大規模性迅速在中國蔓延,成為改革傳統教育模式的新力量。
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提出。它較之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點:講授課程的遠程性、授課地點的靈活性、授課時間的隨時性、授課渠道的開放性、授課內容的可選擇性和受教者的廣泛性。MOOC平臺使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快速的搜尋他們想要的信息,并且將所獲得信息有效的進行資源的整合,還能通過網絡進行資源共享。他們在方便快捷的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時,還能及時的與授課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可以借助這一新穎高效手段,打造一系列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關的選修課程,讓平臺與本學校學生學分掛鉤,這樣同學們就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提升學習興趣,也能促成知識共建共享。
(二)構建名師工作室
思政課要講好,精神要傳達到位,除了要有一支質量過硬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還需要有一批頂尖的學術帶頭人。構建名師工作室,借助名師力量,通過自主學習,組織培訓,集體備課,專家講座,專題研討,成果推廣等方式,幫助年輕教師成長。工作室應該是一個成長型的共同體,它集學習、研究、創新、實踐、合作、競爭于一體。目的在于提高教師師德修養,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學術能力、教學能力。所謂名師出高徒,只有教師本身系統的學習消化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其入腦、入心,才能講出有靈魂的思政課,才能將這一精神更好的傳達給學生。
(三)創建特聘教授專家團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至今在教育界仍然發出振聾發聵之音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離不開大師。大師有哪些過人之處?被譽為清華“四大哲人”之一的陳寅恪給了我們回答。他曾坦言“四不”講課原則:“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大師講授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推進中,我們也要重視特聘教授專家的作用。他們對經典原著原作的解讀,對新思想的理解和闡述,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認識事物的新角度和新高度。
(四)利用好網絡陣地,讓網絡思政成為宣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效方式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能及時高效的完成信息搜索、整合和散播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青年大學生更期待尊重,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自我教育的氛圍和環境。我們應開發打造 “體驗教育”和“自主教育”平臺,使學生個體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中提高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從而真正形成思想共鳴,真正的將這種共鳴轉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我們要將面授課堂、網絡課堂及社會實踐課堂三種教學模式相互結合并不斷融合,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面授與網絡學習相統三、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正規課堂與社交媒體課堂相統一的新型教學模式。正所謂線上線下齊動員,打造全新教育教學模式
(1)多方聯動,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切實有效的展開。
(一)思政課教師與專業教師聯動
思政課程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卻不是唯一陣地。每一位教師,無論是思政課教師,還是專業課教師都有一項共同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我們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責任。目前,專業課講授與思政課講授之間還存在著些許壁壘,發揮課程思政作用,發覺專業課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講授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政治認同,最終,教師聯動,課程聯動,協同發力。
(二)學校、教師、學生聯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載體之一就是高校。我們應該把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同“三進”有效的結合起來。食堂、路口的標語,大學生活動中心的LED顯示屏,櫥窗的簡報都可以成為我們宣傳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媒介。
思政課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完成學生學分,而是為了讓學生在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提高認知能力,他們能夠知曉是非,懂得善惡,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政課不單純的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做到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真理的力量、邏輯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一方面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業務知識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師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讓課堂有溫度,讓學生聽課有熱度。選用案例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要能解學生之惑。教師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在此基礎上還要言之有趣。教師作為這一思想的主要宣講人,應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樂趣以便于思想的吸收。像新聞早播報,道德文明劇,辯論賽,演講比賽,主題班會,外出參觀等更加注重實踐性的方式更受大學生歡迎,也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的積極參與到“三進”中來,才能更好的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開啟了舉旗定向的作用。高校教師應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出發,盡心竭力推進“三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韓秀婷.“四聯動”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路徑研究.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7.
[2]鄭志.讓教師在“實踐共同體”中成長_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教師與發展.
[3]楊景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為例.河南教育.2019年第八期.
[4]薛江謀.十九大精神”三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開展探析.黑河學院學報.2019年第七期.
[5]余靖.高校思政課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推動.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7月.
[6]余夢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三進工作的推進與落實.法制博覽.2019年7月(中)
作者簡介:李輝(1980-),女,漢族,河北唐山人,碩士,天津大學仁愛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