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燕 羅璇
摘要:在我國政府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政策后,高職院校也要結合時代發展,對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體系進行革新和優化,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體系創新
在我國社會發展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實踐性、應用型人才的前沿陣地,而想要促使學生順利就業,院校要給予創業創新教育以高度重視,促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快速就業、創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在“雙創”背景下,創業創新教育也要迎合時代發展趨勢,立足高校特點、加速改革進程,為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提供幫助。
1.影響創業創新教育的相關因素分析
1.1社會因素
基于“雙創”下的創業創新教育,需要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大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學生懷揣著創業的夢想和激情,雖然當前社會為大學生創業服務的項目較多,但是“雙創”配套機制尚不完善,缺乏專業的服務機構和咨詢機構,導致高校將重心置于就業中,創業創新教育難以落實實處。
1.2高校因素
首先,高校沒有創設濃郁的教育環境,教師對“雙創”缺乏正確認知,在教育中以知識硬性灌輸為主,導致創業創新教育與能力提升和知識積累相脫節,存在輕視創業、重視就業的情況;其次,創業創新教育沒有實現全面覆蓋,一些高校沒有將創業創新教育作為重要的課程,課程知識、教材內容以及教師隊伍建設均存在一定問題,教育形式缺乏多樣性和系統性,難以體現創業創新教育的優勢;最后,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沒有注重開展實踐培訓,導致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能力和創業經驗匱乏,不利于其未來的社會創業。
1.3學生因素
首先,大學生對“雙創”缺乏正確認知,對社會形勢和創業需求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學生缺乏創業意愿,沒有對自我能力進行科學定位,在自卑和自大中搖擺;其次,實踐經驗不足,一些大學生雖然具有克難攻堅、堅韌不拔以及獨立自主等創業精神,但是受到資金、風險把控以及管理經驗等因素的制約,難以在畢業后快速通過創業實現個人理想,導致學生創業起點較低;最后,缺乏團隊合作,針對現代大學生創業而言,團隊合作是降低風險和把控風險最為有效的方式,但是當前,學生在初期創業中,更加重視創業環境和個人價值取向,對團隊合作缺乏重視,同時,一些大學生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在創業中急于求成,在受到挫折后心灰意冷,不利于其持續創業[1]。
2.“雙創”視域下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體系創新研究
2.1更新教育觀念
基于“雙創”下的創業創新教育,高校要承擔起教育的重任,積極革新高校教育觀念,秉承質量為核、素質為主以及創新引領的基本原則。首先,高校要樹立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教育觀念,對實踐教學、教育方法、課程體系、培養機制以及思想觀念進行創新,加速創新性人才培養;其次,增加創業課程內容,對原本的考核方式進行創新,堅持協同推進、問題導向和育人為本的原則,實現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全面提升,夯實學生在創業中的短板;最后,高校要認識到創業創新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且積極邀請社會各界參與其中,凝聚社會力量,共同推動“雙創”教育的發展,為學生創設優質的社會環境。
2.2規范運行體系
創也創新教育要形成規范且有效的運行體系,在科學的體系支撐下落實育人任務,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創業能力。首先,以培養創造能力為目標,加速課程的多樣性、綜合性以及創造性轉變,幫助學生構建能力提升、素質培養和知識運行的課程體系;其次,對教育管理進行創新,建設職能性管理機構,院系和教務處要承擔其教育管理的職能,就業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也要加強“雙創”意識的引導和培養,科研部門要發揮籌措資金、論證項目以及擬定計劃等職能;最后,高校所有部門都要積極參與到“雙創”教育中,發揮自身的職能和特點,在落實創業創新教育創設優質環境[2]。
2.3注重實踐教學
為了轉變以往創業創新教育中重視理論傳授、忽視實踐教學的現狀,高校要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將其作為創業創新教育的核心和重點。首先,高校要積極響應政府政策,對實踐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改進,建設微小企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以及科技園,為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提供基地支撐,并且將其打造為實踐教學的重要平臺;其次,高校要與當地創新型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將創新型企業作為校外實踐基地,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到企業中開展創業創新實踐,積累學生的創業經驗;最后,高校還要積極邀請當地知名的企業家和優秀創業畢業生來校舉辦演講,將企業家們的創業經驗和先進思維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不斷積累創業經驗[3]。
2.4職業規劃指導
在開展創業創新教育中,高校要注重給予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避免學生出現未來迷茫的情況。在開展職業規范指導中,高校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和區別性指導,要通過科學的指導幫助其了解什么是創業,并且形成職業規劃意識;學生進校開始,要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創業心理,促使其從心理和態度層面做好創新準備[4]。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創業創新教育是社會與學校銜接的重點以及關鍵,高職院校要深刻領會“雙創”政策的特點,并且對創業創新教育進行創新和改進,為廣大大學生群體提供服務,促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快速融入到社會中。
參考文獻:
[1]楊利利,丁閩江.新時代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
19(02):4-6.
[2]劉改琳,吳青山,劉洪鵬,張琳.基于眾創空間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1
(04):116-118.
[3]周熹,王夢楠,鄧德祥.構建中國特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思考[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05):
73-76.
[4]施明毅,溫川飆,楊光瑩,孔靜,程小恩.“5+4”CDIO互動教學模式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研究[J].高教學刊,2021(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