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
摘要: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成本會計需求量不斷增加,為應對這一人才需求的改變,各個院校應針對成本會計教學體系進行優化與調整。成本會計改革過程中,應注重于理論及實踐教學比重的協調,應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將項目化教學方式引入教學體系當中,同時還應提升信息化教學設備應用的科學性,從而培育出實踐能力更強、專業知識基礎深厚的應用型成本會計人才,為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的長效與穩定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關鍵詞:低碳經濟;成本會計;教學體系
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但同時也面臨著人口基數不斷擴大之下能源資源快速消耗的困境,因自然環境遭到破壞而增大了極端惡劣天氣的出現頻率,加劇了水體及空氣污染狀況。環境的持續惡化不僅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阻礙,甚至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威脅民眾身體健康。為此,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意義重大,高校成本會計教學體系改革也應基于低碳經濟背景而開展。
一、科學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當前階段,部分高校的校內實訓基地已初步建立,但相應設施卻并未配套完全,并且建設資金短缺問題較為普遍。為此,高校應了解當前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情況,結合實訓基地的開展成效,在政府輔助之下,與其他高校聯合建設共享實訓基地,可建設模擬企業發展模型實訓室,或是沙盤模擬實訓基地,后者不僅契合低碳經濟理念、并且更加符合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
(一)模擬企業發展模型實訓室
在實訓中模擬出真實的企業發展模型,其中要包含行政管理部門,并且財務、銷售以及人才資源管理部門也要一應俱全,若是高校條件充足,還可按照多企業聯合運行的模式進行實訓室布置,結合不同項目,對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進行模擬,設定出具體的供需關系,還可模擬出銀行、稅務或工商等機構,使成本會計專業的學生可在更加接近真實的環境下開展業務訓練。要確保計算機應硬件設施配備齊全,引進完善的軟件,既要有成本會計信息軟件,也需配備企業資源計劃等其他相關軟件??蓪⑴c高校存在合作關系的企業的手工原始單據或者會計報表等引入實訓課程,作為案例進行模擬演練。
(二)沙盤模擬實訓基地
沙盤模擬實訓基地建設時,需要設置多個沙盤桌,確保計算機設備配備齊全,各組沙盤桌要配備三臺左右,這樣學生在沙盤模擬實訓時操作更加方便。同時,需要引進成本會計軟件,并應在電腦上安裝電子沙盤軟件,以便于沙盤模擬實訓的順暢開展。通過沙盤模擬實訓基地的科學構建,學生可基于低碳經濟背景,利用沙盤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業務進行模擬演練,從而確保成本會計實操教學的高效開展。
二、合理應用項目法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引入后,可通過教師的引導,由學生獨立完成低碳經濟相關的成本核算項目,或是由學生自行收集近期企業成本中受低碳經濟影響的信息內容,并在這些信息基礎之上,契合低碳經濟背景合理進行成本核算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并對最終取得的核算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與分析?;诖朔N教學方式,學生對各環節的工作要求了解更為深入,并且對工作性質的分析更為透徹。還可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探究學習能力,使之可于項目獨立完成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對知識內容的領悟也更加深入,并可將之應用于實踐操作當中。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項目教學法應用中,學生更具主動性,可基于現有知識及技能而探索問題的最優解決方式,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內驅動激發,可實現學生潛在能力的最大化展現。
三、開展信息化教學、選用適合的教學設備及教學方式
(一)教學設備的選擇要求
1.選擇與實際工作相統一的設備
教學設備選擇時,應根據實際成本會計所需的設備及工具為基準進行教學設備的選購,可營造與企業工作實際更接近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設備實操練習,確保日后實際工作中能夠熟練應用此類設備,以此提升學生與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力。
2.選擇適合當下人才培養需求的經濟型設備
教學設備的選擇還應將采購成本納入考量,在教學需求滿足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約設備采購成本。應基于教學條件,結合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合理化進行設備的引進。不能一味追求功能的高級性,以免其商業智能、客戶關系管理等高級功能難以有效應用于實際教學中而產生浪費,而是應結合企業需求背景選擇功能適合的信息化教學設備。此外,若高校的教學經費并不充足,應按照小型企業的標準進行成本會計信息化設備的選擇,在確保教學需求基本滿足的基礎上實現成本的有效節約。
3.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低碳經濟背景下,成本會計教學體系的優化,除了要更新完善教學設備之外,還應引入多種具有實效性與科學性的技術手段,如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設備通過趣味性與直觀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參與成本會計教學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于課程開始之前將知識點錄制成微課,或提前制作好PPT課件,以便于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點,或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課堂教學中,要明確教師及學生的地位,以學生作為主體,結合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合理進行成本會計教學目標的制定,實現教學理念的及時更新與完善,制定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的人才培養規劃。通過多個渠道進行教學內容的收集,以使教學過程更具針對性、更加契合學生就業需求,實現高校教學及企業崗位的有效銜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高校成本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四、結語
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需要利用會計語言進行經濟衡量,因而企業的排污及綠化成本、碳排放成本計算等多個方面均會受到影響,作為成本會計人才培養的主體,高校必然要變革成本會計教學體系。需要以成本會計的教學目標為基礎,構建更加科學的課程體系,實現成本會計教學認知的理性升華,通過理論知識內容的擴充,實訓內容的增加,實現課程體系的科學化與層次化構建,從而優化成本會計專業學生的技術能力,培養與符合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成本會計工作需求的專業化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傅秀敏.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新及策略構想[J].山海經,2015(7):59-60.
[2]王雨涵.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創新的路徑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16(12):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