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藍萱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和普及,在享受它帶來的無限便利時,也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不可控危機。其中,追星現象便是這網絡時代下青少年對于精神追求的承載物。因此本文結合經驗總結法,從青少年追星現象產生的心理原因、追星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從發展心理學視角下,應對青少年的追星現象消極影響的策略等方面,對本課題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青少年追星現象有清晰認知,以便為尋求預防非理性追星現象的方法提供依據。
關鍵詞:發展心理學;青少年;追星現象
當前社會風氣是一個趨向于娛樂的社會,青少年追星現象通常是由認知和非理性等因素引起的。許多青少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崇拜和追逐明星,白白浪費了自己的美好青春時光,同時也阻礙了他們個性,自主性和社會性的發展,因此以發展心理學的視角對青少年的追星現象進行分析,找出青少年追星現象產生的心理原因,分析出追星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后基于發展心理學視角,提出應對青少年的追星現象消極影響的策略顯得尤為的重要,因此本文對次課題進行了研究。
1.青少年追星現象產生的心理原因
1.1從眾心理
人們常常說的從眾心理是指在個人或群體的實際或想象的壓力下所導致其行為或觀點的改變。青春期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和發展不完全的時期。他們的自主性雖然已經發展,但是他們還需要得到別人的心理認可。他們的感知總是與“我們”群體的形象有關。因此,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和觀點與他人不吻合時,亦或他們的觀點落后于目前的熱門話題時,那么他們會努力參加集體行動,以期與他們達成一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思想中的追星現象可以稱為一種被動的追星現象,因為他們是為了獲取群體的一致性,所以對青少年的危害能夠低一些。
1.2模仿心理
表演性人格是青少年身上最顯著的一個特征,也說的是“舞臺上的自我”。所謂的“舞臺上的自我”指的是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在關注著他們,因此他們對自己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在感覺上就像是舞臺上萬眾矚目的明星似的。在現實生活中,明星才是舞臺上真正的主角。他們通過面具式舞臺自我展示吸引了許多追星族的注意,然后形成了狂熱的崇拜。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引領一個潮流,產生一種精神力量。所以,為了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青少年片面地模仿他人的行為以使自己變得像他人一樣,這種模仿心理十分普遍。
2.追星對青少年的影響
2.1積極影響
對偶像的崇拜與認同是青少年追星的積極影響,學習他們的勤奮努力、仔細認真等美好品質,這對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都是偶像發揮的作用,這是學校教育無法給予的。這不僅在青少年的心理積極人格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且還為青少年的行動設定了正確的方向,幫助青少年有效應對壓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消極影響
同時,過度追星有很多消極影響,把追星看做日常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天用手機查看明星們的動態信息,這浪費他們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減少了與家人和朋友互動的時間,并影響了人際關系。過度關注明星,也會花費很多錢,這對還在上學階段的學生以及尚未經濟獨立的人來說,這絕對會成為他們家庭的負擔。
3.發展心理學視角下應對青少年的追星現象消極影響的應對策略
3.1加強對青少年的自我意識教育
自我意識的概念是作為個體的人對自己區別于他物的性質、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與他物關系的根本看法和觀點,包括個人對自己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價值的看法以及應如何處理這些關系的看法。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根據對自我意識的概念了解。對青少年來說,個人的自我認識必須從他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開始,因為自我總是相對他人存在的。因此,要讓學生知道他們和社會是互為價值的,它象征著社會和個別性的統一,外部環境制約性和個體能動性的統一。所以加強對青少年的自我意識教育,能夠讓他們更好的認識自我,更加理性的進行追星。
3.2社會的引導
在如今這個社會青少年追星現象極其普遍,關于青少年追星的新聞也層出不窮。在當前社會導向下,對于青少年追星的現象應在社會層面上對其進行引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并發揮社會主流媒體、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在當今的社會中,通過電視節目和新的網絡節目等專門的通信手段,傳播積極向上的思想與能量。在現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許多娛樂公司都通過對明星進行包裝和營銷,使得青少年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明星光鮮亮麗的外表和豐富多彩的私生活上,從而忽略掉了一些明星身上的才華和內在品質。主流媒體應該大力宣傳明星身上的優點,比如說出色表演技巧,優美的嗓音,出色的舞蹈技巧和最佳的專業成就以及成功背后的不懈努力。而且還應關注在他們榮耀的光環下流淌的汗水和淚水,以此來激發并豐富青少年的內心世界,不僅僅只看到明星成功的表象,而且要借助這種由外而內產生的動力來使自己也如所崇拜的偶像那樣拼搏奮斗。
3.3加強對青少年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道德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價值觀和理想的獲得,人的道德也體現在他們的價值觀和理想中。對于青少年來說,因為他們正處于人生和事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需要盡早教育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進而形成其人生價值觀的雛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展示一些正面教學的榜樣。應該注意的是,在選擇榜樣時我們需要考慮多樣化的特點,以便學生可以從中學習不同的個性品質。
4.結語
雖然追星這件事本身并沒有對錯,但不理智的追星方式卻是百害而無一利。青少年原本應該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以及工作并過著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將自己的偶像看做生活的全部。要想使青少年理智的追星,不僅需要其自身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幫助,他們需要全面分析青少年盲目追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指導和幫助。希望這些問題都將在社會的關注和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地被解決。
參考文獻:
[1]陳文瑾.初中生追星分析及教育策略[J].現代交際,
2021(01):147-149.
[2]劉信芬,陳芳麗.“飯圈文化引爆全網”——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追星現象[J].大眾發展心理學,2020(05):42+37.
[3]鄧航.發展心理學視角下青少年的追星現象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1):134+125.
[4]王淑清.針對青少年“腦殘粉”群體盲目追星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