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秀蘭

摘要:目的:研究流程管理對血透室護理質量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方法:從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選擇88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根據統計學中1:1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且每組的患者人數為44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流程控制,對比干預效果。結果: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幾率為20.45%,而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幾率則為2.27%。對比兩組實驗研究數據發現,P<0.05。結論:對血液透析患者護理管理中應用質量控制,可以顯著提升臨床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人員工作中發生差錯的幾率,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流程管理;血透室;護理質量;不良事件發生率
血液透析治療可以凈化患者體內存在的有毒物質,醫護人員通過為患者建立體外局部血液循環措施,可以將患者體內的毒素物質引出體外并進行過濾,最終實現凈化患者血液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诖耍疚膶⒅饕槍ξ以菏罩蔚?8例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以此分析流程管理對血透室護理質量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影響,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選擇88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根據統計學中1:1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且每組的患者人數為44例。實驗組研究人員的年齡范圍主要集中在45-92周歲,平均年齡范圍則大約為(77.84±2.69)周歲。對照組研究人員的年齡范圍主要集中在45-92周歲,平均年齡范圍則大約為(77.92±3.23)周歲。對兩組研究人員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后,發現P>0.05,兩組研究人員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納入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患者存在血液透析治療適應證。(2)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
1.2.2排除標準
(1)患者存在顯著的神經系統疾病。(2)患者合并其他系統疾病。
1.3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護理管理工作,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前后,護士需要對儀器進行常規的消毒措施。
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流程管理:科室需構建流程管理質量控制小組,主要的成員包括1個組長與3名組員,組長需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如果存在問題則需要及時的解決。所有小組都應該對相應的質量管理控制標準有所了解,并且每周進行一次周匯報,每個月開展一次討論會。對于小組內部的質量控制需要保證更加的明確,在院管質量檢查組開展工作的時候,也需要實行管理監測的工作,并且對于相關的工作一定要積極的落實,還要對工作流程與崗位的職責進一步明確,在進行無菌操作的時候,需要檢查無菌物品的擺放情況,并且充分貫徹使用的相關職責,并且對于需要處理的一次性消耗品要進行統一的處理。
1.4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本次主要對比兩組發生的差錯事故發生率,差錯事故主要包括感染、穿刺針脫落、張冠李戴等事件,總發生率=(感染+穿刺針脫落+張冠李戴)人數/總人數。
1.5統計和分析
SPSS22.0軟件進行t、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本次臨床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發生差錯事故的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發生幾率,且統計學對比結果顯示,P<0.05。詳細見表1。
3 討論
根據醫院內發生感染事件的幾率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血液透析患者時醫院內發出現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高質量的血液凈化工作[2]。因此,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工作,并結合質量控制標準對患者進行護理,顯著提高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降低工作中發生差錯事故的幾率[3]。護理流程管理實施,目的在于提高護士臨床技能,提高安全意識,避免差錯。
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發生不良事件的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血液透析護士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管理的時候,進行流程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對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使用質量控制,可以顯著降低護士出現差錯事故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吳柯,潘李芬. 鏈式護理流程管理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2020,17(05):79-82.
[2]胡雪芳,周詠香,李順添. 血透室護理流程管理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影響[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2):163-164.
[3]蔣佳惠. 流程管理對血透室護理質量與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影響探析[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