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銅水罐》是夏爾丹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主要分析在這幅作品上如何運用的色彩和構圖,我將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從色彩運用來分析夏爾丹的藝術情懷;三是從構圖方式來分析作品布局,同時在文中穿插其他作品與之對比。
關鍵詞:銅水罐;色彩;構圖
一、色彩的運用
色彩的運用可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也可以直接影響觀者對作品的感覺,同時也可使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事半功倍。夏爾丹是色彩大師,他善用色彩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以及畫面的空間縱深感,形成空間透視,使畫面更加真實。夏爾丹在色彩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將冰冷靜物畫出了生命的色彩。以《銀杯》為例,整幅作品是暖色調的,處于一種柔和溫暖的光線下,蘋果的紅黃兩色和碗的赭色相呼應,同時降低了色彩的飽和度,碗的邊緣處略帶綠色,這不僅是蘋果暗部的環境色導致的,也是使碗的色彩有冷暖變化不單調;左邊的銀杯雖然因為暖光和環境的緣故退遠看仿佛是暖色,其實不然,夏爾丹在暖色環境中仍然保留了銀杯固有色的冷,這處理是為了調節整幅作品的冷暖。
《銅水箱》這幅作品是以黃色為主基調,溫暖的黃色使畫面給人能感受到生活的樸實和溫馨,從主體物銅水箱的投影看來,光源在左上方,整個銅水箱基本處于光源的照射下,因此也是這幅作品里色彩最鮮艷的物體,水箱的暗部邊緣用重色勾勒出來,表現堅硬的感覺,并且投影與主體相接處偏亮,以此區分背景與主體,同時空間關系;下方的銅制勺子和水桶和背景色彩相近,用這種方式來削弱次要物品;夏爾丹巧妙的在右下方放置了一個黑色偏冷色的陶罐,這形成了冷暖對比,不會使畫面枯燥無味。夏爾丹在處理水箱的時候不僅用了重線表現硬度,還用白色高光表現了銅的質感,質感極其強烈,給人想要敲一敲的想法;在次要物體的銅制品上的高光則降低了飽和度,使之不會搶眼,這樣既保護了主體物的位置,也豐富了層次變化;每個物體下方的投影都是運用了熟褐或黑色,加強了感官感受,給人能感受到物體的重量。投影的重色和陶罐的重色起到了穩固畫面的作用,既生動又沉穩。墻面受光處的暖和投影處的冷相呼應,斑駁的效果表現出了經年累月的痕跡。狄德羅對夏爾丹的色彩評價極高,這正是夏爾丹用色的魅力所在,他用不同的色彩描繪出物象的模樣,用色彩展示出物象的質感,用色彩傳達出自己的情感,這就是夏爾丹所追求的如鏡子般反映的真實。不起眼的物品、真實的質感和純粹的情感,這些就像海德格爾說的器具的“上手狀態”,這些司空見慣的物品我們常常會不在意它們,而就是這樣的它們卻更真實,更能揭示出我們真實的生活世界。
二、構圖的方式
如果說色彩是一幅畫的肉體,情感是一幅畫的靈魂,那么構圖可以說試一幅畫的骨架了,沒有構圖就給人感覺“站”不起來,凌亂無序,毫無意味。構圖有很多種,最典型也是最常見的是三角形構圖。任何一幅畫的構圖都具有它的重要意義,畫面中的每一個部分都要考慮到,每一個部分都要符合作畫的意圖,要與之相互聯系,同時在構圖時也要考慮到比例、空間關系以及所要的色調。這些并不是隨意擺放就可以的,通過對前人的作品進行研究分析,都可以感受到構圖的重要性,而這些畫家在感覺到構圖的重要性或者知道其中的規律后,或多或少都會在創作時考慮自己為什么這樣擺、有什么目的、達到什么效果、以什么為主題以及構成什么樣的畫面效果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
夏爾丹在構圖時考慮到了方方面面,他的靜物畫大多采用了三角形構圖,他的構圖沒有受洛可可藝術的影響,當時洛可可藝術充滿華麗、艷俗、奢侈的特點,在構圖上則打破以往藝術上莊嚴的對稱、均衡等構圖規律,多采用“C形構圖”、“S形構圖”等,充滿脂粉氣,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神圣莊嚴的力量。夏爾丹繼承了17世紀荷蘭靜物畫的構圖,當時荷蘭靜物畫的構圖也大都是三角形構圖,以荷蘭靜物畫畫家威廉·克拉斯·黑達的《蟹肉早餐》為例,桌面正中間的高腳杯為最高視點,桌面的兩邊為另外兩個視點,以此構成一個三角形。夏爾丹的作品《銅水箱》運用的就是三角形構圖,整個水箱置于畫面正中間,處于第一視點即三角形頂端,左右兩遍的小物品是第二、三視點,三點形成了三角形構圖,平衡了畫面。水箱處于光線的照射下,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水箱與桌面形成垂直關系,既產生了張力,又起到了穩固畫面的效果;以水箱為中心,左邊的勺子和水桶與水箱組成了“密”,給人緊實之感;右邊陶罐的擺放則是“疏”,疏密的對比使畫面不再單調。作品《煙具,管子和酒容器》的水瓶和煙斗以及桌面構成了三角形構圖,主體水瓶處理的也是與桌面垂直,呈現一個“十字”形狀?!躲~水箱》這幅作品構圖簡潔明了,但是物品的擺放卻不簡單,每一個物品都是夏爾丹精心安排的,使畫面精巧耐看不會乏味。曾經蘇聯的約干松對夏爾丹的構圖進行過生動地假設,他認為夏爾丹的構圖仿佛跟隨著大自然的無限多樣性。夏爾丹用精簡的構圖追尋畫面的平凡,傳達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風格闡釋關于生活的真實。
結語
夏爾丹將靜物畫拉上了臺面,靜物畫開始逐漸被世人給予肯定,在啟蒙主義的思潮下,平凡的生活物品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當做繪畫題材。夏爾丹因其對靜物畫的貢獻,成為了當時法國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綜上所述,夏爾丹的靜物畫《銅水箱》雖然選擇的物品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但在作品中的光線,色彩的描繪,以及構圖的方式上都是精心布置的,靜物用細膩寫實的技法去描繪每個物體,質感方面運用特別的運筆和高光來制作,鏡像般的真實夏爾丹從這些方面來追求質樸的情感,正是畫面中透露著這種情感,造就了平凡的偉大。
參考文獻:
[1]董睿.樸素與平凡[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
[2]張敏.夏爾丹與塞尚的靜物畫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9.
[3]王子明.熱衷于描繪平民生活的大師——夏爾丹[J].美術大觀.2014.
[4](法)狄德羅著;陳占元譯. 狄德羅畫評選[M].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5](蘇)約干松著;馮湘一譯.油畫入門[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
作者簡介:王鷺源(1996-),男,漢族,福建廈門人,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油畫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 貴陽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