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 肖桂萍 繆祥虎 呂同飛 李財剛
摘要:長江水生生態系統在人類發展中意義重大,保護長江母親河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課題。本文就做好土著魚增殖放流的目的和意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建議。通過珍稀土著魚種增殖放流實踐,闡述增殖放流助推長江水生生態恢復,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增殖放流 長江禁捕 土著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在長江中進行非法捕撈、廢水隨意排放等生產生活活動,嚴重破壞了水生生態系統甚至導致部分魚類瀕臨滅絕危險。保護長江迫在眉睫,長江“十年禁漁” 的英明決策是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而人工增殖放流土著魚類是促進長江生態修復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增殖放流的目的和意義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灘涂、江河、湖泊、水庫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漁業生物的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的數量,改善和優化水域的群落結構,從而恢復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增殖放流面臨的難點及問題
在長江實行“十年禁漁”前,長江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危險,雖然部分水域開展了增殖放流,但增殖放流數量與資源恢復的需要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增殖放流資金不足,宣傳認識不到位
增殖放流資金嚴重不足或難以保障,增殖放流意義和目的宣傳不到位。長江干流全長6397公里,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在世界大河中長度排名第三,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長江流域地域跨度大,貧富差距明顯,總體來說增殖放流資金需求量大、投入嚴重不足,特別是不發達地區流域內增殖放流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省級財政專項資金,且這專項資金也并非持續下達,導致只有在有專項資金下達的年份才能開展科學增殖放流。省級以下地方政府投入長江增殖放流的財政資金少之又少,只有靠少數涉水企業捐資開展增殖放流。
在長江實施十年禁捕之前,人們對長江水生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沒有充分認識,人類為獲取較大經濟利益,源源不斷從長江中索取,導致部分珍稀魚類瀕臨滅絕。科學開展增殖放流是逐步恢復長江生態的補救性措施。但由于宣傳不到位,人們還未認識到科學放流對漁業資源增殖的作用和意義,增殖放流存在混亂現象,甚至部分水域出現增殖放流外來物種導致原有物種瀕臨滅絕,區域內水生生態系統失衡,外來物種泛濫成災。
(二)水產事業機構改革不完善,相關的科研滯后
由于大部分流域增殖放流工作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增殖放流沒有制定規劃,未列入重點工作之列,水產事業機構改革不完善,政策不明朗,人員經費得不到保障、流域條件等方面限制,領域內科研機構及水產技術人員難以發揮作用,導致對流域內水域環境掌握的數據不實,而無法對漁業增殖放流方面進行科學的指導。經對金沙江(長江干流)流域曲靖段重點水域牛欄江調研發現,金線鲃、裂腹魚、光唇魚、圓口銅魚等珍稀瀕危物種資源必須借助于人工增殖放流的手段才能恢復和重建,而金線鲃、裂腹魚、光唇魚、圓口銅魚等魚種的人工馴養與親魚培訓、人工繁殖、種苗培育、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目前會澤滇澤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自2011年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開展了10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一些基礎研究和技術手段有待進一步提升改造。
(三)執法監管機構與執法任務不匹配,監管不到位
長江實施十年禁捕之前,有漁業執法隊伍但不完善,執法手段、執法能力、執法力度相對薄弱,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好多水域為捕撈野生魚,船只與漁業執法隊伍展開老鼠和貓的“游戲”,執法隊來偷捕者跑,執法隊走偷捕者撈時常可見,更有甚者甲地水域執法隊來捕撈船開往乙地水域,二甲地水域執法隊無法對乙地進行執法。網目不合理,絕戶網隨處可見;電船、電拖船泛濫成災;毒魚、炸魚現象時有發生,開展增殖放流的那點微不足道魚種在人類肆意違法捕撈下,還未發揮任何生態恢復效應就搬上了人類的餐桌。
三、人工增殖放流的建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農業農村部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19〕4號)等文件精神,在實施長江十年常年禁捕同時開展野生土著魚增殖放流,筆者認為這是恢復長江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增加增殖放流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強長江保護宣傳力度
曲靖市及馬龍、沾益、宣威、會澤4個縣(市、區)級政府要將增殖放流作為長江十年禁漁恢復長江水生生態的一項常規性重要措施來抓。在對轄區內水域進行水生生態評估的基礎上,制定持續投入增殖放流年度專項資金計劃,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確保增殖放流科學、可持續開展。進一步加大長江十年禁漁、漁業增殖放流重要意義和作用的宣傳,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平臺,全方位、廣角度、多形式宣講禁捕工作,解讀有關政策措施,推廣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提高沿江村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科學放流的認知水平,提高社會公眾知曉率和參與度。杜絕違法、違規捕撈,杜絕在轄區水域內天然水域投放外來物種,做到禁捕與科學增殖放流相結合,提升長江水生生態恢復效果。
(二)提供科學指導,確保增殖放流取得實效
各級政府對漁業科研、增殖放流工作要給以必要的項目、經費保障。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增殖放流工作的開展,漁業管理部門、鼓勵相關有資質的科研單位加強對轄區內長江水生生態資源現狀調研,科學指導漁業資源增殖工作,為恢復長江水生生態資源提供技術保障,提高增殖放流針對性、有效地、增殖效益。加強增殖放流工作的監管,確保增殖放流取得實效。做到用于增殖放流的魚符合《農業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用于增殖放流的魚當依法進行檢驗檢疫,確保放流合格健康無病害、無禁用藥物殘留優質苗種。放流時間、地點根據不同水域進行充分科學論證確定。
(三)進一步完善執法機制,不斷提升執法能力
實施長江十年禁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的重要體現。一是要理順和加強個級漁政執法機構,充實人員,配備必要的設備,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二是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交通等部門要通力協作,樹立整體觀、全局觀,打破部門界限、地域界限,在打擊非法捕撈、穩定禁漁秩序上通力合作,同時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確保增殖放流恢復長江水生生態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付意成,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研究[D]。太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3。
[2]魏開湄,侯杰水生態保護與修復[J].中國水利,2013,12 (23):79-86。
[3]熊春茂,陳敏河湖水生態水環境專題論壇論文集[C].武漢:水利學會,2014。
[4]徐德毅. 長江流域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狀況及建議[J]. 長江技術經濟, 2018, 2(0(2)):P.19-24.
[5]羅小勇, 李斐, 張季,等. 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修復對策[J]. 人民長江, 2011(02):45-47.
[6]鄭懷禮, 李方, 李和平. 論長江流域水環境問題與水環境保護對策[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0(02):40-43.
[7]邵靜. 關于長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探討[J]. 探索科學, 2019, 000(004):72.
[8]穆宏強.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之管見."?長江科學院院報?4(2018):1-5.
[9]董宏偉. 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水生態環境保護探討[J]. 水利規劃與設計, 2018(6).
[10]李紅清, 雷明軍, 李德旺,等. 長江上游水電開發生態制約及其適應性分析[J]. 人民長江, 2014, 000(015):1-6.
[11]孫鴻烈, 曹文宣. 長江上游地區生態與環境問題[J].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
[12]方子云. 保護水環境促進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J]. 人民長江, 1998, 029(001):38-40.
[13]方子云. 開發、保護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與水環境,促進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C]// 邁向21世紀的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發展研討會. 1997.
1.曲靖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663000 2.曲靖市獸藥飼料監察所 云南 曲靖 655600
3.曲靖市畜禽改良工作站 655000 4.陸良縣水產站 郵編 655600 5.曲靖市沾益區農業農村局經作站 65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