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立鑫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系統的油氣管道系統,并在管道自動化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通過研究國內外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長輸管道中的應用,結合自身崗位進行探討,發現依靠SCADA系統和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可以構建智慧化長輸管道框架結構,實現管道業務流程從調度控制、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完整業務鏈的整體貫通,使管道業務各項技術與管理領域的數據流進行有 效的協調和銜接。本文主要就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在長輸管道的發展趨勢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長輸管道;SCADA系統;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
1.長輸管道的現狀及SCADA系統在長輸管道的應用現狀
1.1長輸管道的應用現狀
長輸管道是目前運輸量最大、最主要、最經濟的油氣輸送方式,在石油工業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快的輸送,從而降低油氣開發、運輸、管理成本,提高油氣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滿足我國油氣資源使用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但是長輸管道線路相對較長,地勢跨越幅度大,并且在輸送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全面的監控,從而才能避免在輸送中影響油氣質量和運輸效率。
1.2 SCADA系統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其在長輸油氣管道中也促進行業的進步,推動了石油行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SCADA系統,也就是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是我國長輸油氣管道的一種主要的信息技術。SCADA系統主要通過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對長輸油氣管道的整個輸送過程進行掌控,確保管道運行的穩定性,使油氣生產、輸送調度實現精準化、自動化,減輕人員工作量,提高長輸油氣管道運行的效率,最終實現長輸油氣管道經濟效益的提高。
首先,SACDA系統結合GPS技術、GIS技術便可以對長輸管道的生產運營狀況進行實時監控、準確測量,所采集的數據也更加準確、全面,且具有實時性,以此為基礎,便可以建立信息查詢系統,對實現數據的準確傳遞以及信息共享,既可以使往后的經濟分析提供有力數據保證,又可以通過沿線設備的壓力、流量、溫度等情況,實時監測運行情況,從而全方位了解運行中管道的狀態。
其次,通過SCADA系統實現遠程調度與控制,調度中心利用場站控制系統、計算機系統、閥室控制單元對運輸中涉及到的機械設備、閥門進行遠程自動化控制,保證設備處于良好工況以及保障管輸計劃的順利執行。
最后,通過SCADA系統和泄漏監測系統的結合,在管道運輸過程中全方位了解溫度、壓力、液位、流量.沿線地理信息、相關設備運行情況,從而及時發現運輸中出現的異常,及時進行故障搶修與災害控制。
雖然長輸管道基本已經實現數字化管理,也利用了GPS技術、GIS技術、泄漏監測系統、移動巡檢等系統進行管理,但是分析效率較低,缺乏高效的控制處理能力、系統設備的自診斷能力和分析預測能力,因此搭建智慧化長輸管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2.智能化管道的建設
智能化管道是與長輸管道SCADA 系統、泄漏監測系統以及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統的有效結合,實現管道生產數據的自動采集、輸送過程的實時監控、管理模式的優化等,提高原有SCADA 系統的應用價值。
首先,在調度中心模擬管道運行系統,通過云計算根據客戶的需求對油品運輸批量進行計劃與編制,確定運輸設備、運輸方式,設備需要使用到輸油泵、加熱爐,還要確定沿線管道壓力,并做好油品控制,通過最經濟有效的方式把油品輸送進煉廠。
其次,通過大數據,不僅實現了各類數據的自動采集和傳輸,保證數據及時、準確地獲取,而且擴展了數據的多樣性,滿足了長輸管道的多維度、可視化安全管理。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取設備參數信息,通過對多類數據的綜合分析得出更為準確、可靠的評價結果,提前預知設備的故障情況、保養信息以及管道運營的潛在風險,提升應急響應及業務處理能力。
最后,管理人員通過云計算平臺的數據的整合和海量數據的存儲分析,省去采集數據的前端預處理,降低后續分析、使用的處理強度,提高處理速度。依據管道內、外檢測數據,實現數據的關聯分析、管道本體的腐蝕預測、管道及設備維修策略的優化等,從而加強管道的風險預控能力,提高管道運營效率,提升決策管理水平,實現預知性的維修維護。
3.結論
以長輸管道業務的客戶需求為主導,利用現在健全的自動化的管理系統,通過運營數據自動采集和處理、工藝流程可視化展示及生產過程實時監測,結合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結合具體客戶業務需求挖掘、分析和優化管理模式,提高經濟效益,推進管道運營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和智慧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懷義.楊喜良,長輸油氣管道自動化技術發展趨勢探討,石油工程建設,2016, 42(5)
[2]王云嵐.楊平,淺談長輸油氣管道自動化技術發展趨勢, 防護工程, 2018年第35期
[3]王昆.李琳.李維校,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長輸管道[J],油氣儲運,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