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芙伊
摘要:新時代的發展對會計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本文結合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等效這一大背景,介紹了“國際會計”課程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在探究式教學法指導下,學生的邏輯思辨、自我學習和動手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學習熱情高漲。本文為培養優秀的國際會計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與等效;國際會計;探究式教學
一、“國際會計”課程與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在世界各地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與等效的大背景下,開設“國際會計”課程,加快培養國際會計人才日益重要。如何讓學生充分了解國際會計發展前沿,熟悉 IFRS 并運用到實踐中是本課程面臨的主要任務。我們認為探究式教學法非常符合“國 際會計”課程的教學需要,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高效地理解課程內容,熟練運用課程知識,實現培養國際會計人才的目標,特別是能夠很好地解決目前“國際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如下問題:
(一)課程內容繁雜,難度較大
“國際會計”課程主要包含國際比較會計和國際財務會計兩大部分。其中,國際比較會計主要以理論分析為主,側重于國家或地區間會計制度、會計慣例、會計模式、會計準則等的比較分析。而國際財務會計則主要以具體國際會計實務核算為主。該課程要求將理論介紹和實務處理相結合,內容繁多,教學難度大。除此之外,課程中包含很多新的專業名詞術語等,理論性較強,部分學生產生抵觸和畏懼情緒,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而探究式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消除學生對課程的懼怕情緒,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克服困難,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提升學習效果。老師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將已學過的知識作為走進“國際會計”的“引路石”。 通過溫故知新,啟發學生對知識新的理解,發現和提出新的問題。
(二)教材內容滯后,更新緩慢
“國際會計”是一門變化發展的課程。隨著IFRS不斷調整更新,“國際會計”課程教學內容也應不斷更新,與國際會計發展前沿保持同步。如果教材內容過于陳舊,不僅不利于學生緊跟前沿潮流,掌握最新準則要求,而且還會造成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脫軌,阻礙國際會計人才的培養。
在探究式教學法下,教學資料應該是以“教材為主,補充信息為輔”的形式。老師和學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密切關注國際會計最新的發展動態,及時補充最新的前沿資訊和案例事件,并在課堂中分享討論。這樣就可以保證教學內容鮮活生動,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考核方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目前,“國際會計”課程仍是采用老師單方面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并未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出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法。另外,對于課程考核仍是簡單地采取考勤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雖然這種考核方式方便快速,但是會導致學生不能積極地參與整個學期的課程學習。
探究式教學方法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學生作為被動接收者的角色,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使學生具有獨立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授課內容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講課方式是探究式教學的主要方法。課程考核方式也可以根據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同步改進,構建一個多層次、多方面和多形式的評價體系,擺脫傳統只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辦法。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國際會計”課程中的組織實施
針對上述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認為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針對各個問題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國際會計”這門課程,從而推動課程教學創新和提升整體授課成效。
(一)學科綜合,自主學習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將課程知識教授給學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和審計等相關課程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將各科知識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打通各個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在融會貫通的過程中大大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和對課程的陌生感。同時,要注意結合我國的會計準則進行對比學習,以我國會計準則為基準,找出各國的會計準則差異,并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差異的原因,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對于課程中出現的大量專業詞匯,可以鼓勵學生搜索相 關的外文資料。例如,教材后附注的英文參考文獻,對照教材進行查閱,在自學自查中加深對專業詞匯和術語的記憶。同時,閱讀原文文件能夠作為背景知識補充理解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程所學,一舉兩得。老師在授課時也可以采取雙語教學的方式,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匯報演講,發言提問和提交作業,培養雙語思維模式,有利于國際會計人才的培養。
(二)實時更新,充實內容
從目前情況來看,市面上大部分“國際會計”教材內容的更新相對于IFRS 的調整變化有一定的滯后,并不能做到及時更新。另外,配套的案例與習題也需要及時更新,以符合時代背景變化。由于教材無法做到同步更新,因此IFRS 發生重要變化或案例更新時,需要老師手動收集整理,及時補充到教案當中,讓學生始終接收到最新國際會計知識和發展前沿動態。
然而,只依靠老師單方面收集更新信息仍不能真正發揮探究式教學的優點,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最新的事件動態,并在課上進行匯報分享,例如在國際比較會計部分,可以要求學生收集各個國家的最新會計準則和企業案例,并結合所學進行探討。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調動全班學生的力量去補充更新教材內容,不僅可以補充大量教材中沒 有的最新信息,更能培養學生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和對國際會計領域最新問題的研究分析能力。
(三)分組互動,靈活教學
由于傳統個人對個人授課方式的沉悶單調,學生很難集中精神參與課程,我們認為可以采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教學,形成個人對群體的教學形式。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問題探討,相互解答,共同進步;另一方面學生之間可以協助老師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同時,根據課程內容特點,靈活變換授課方式。例如,在導論與國際會計背景介紹章節,主要由老師講解,為學生構建基礎概念框架,便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在國際比較會計部分則將課堂主動權交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收集整理需要匯報的相關內容,并在課堂上作為主講人給其他小組講課。老師則根據內容準備和講課水平打分,課后提交演講報告。此舉可以最大程度讓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上運用,課后總結,學習效果大大提高。國際財務會計部分主要是具體的實務核算,主要是老師講解案例與例題后,布置相關測試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并要求各小組提出問題供其他小組解答。通過競賽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課堂積極性。
(四)綜合考核,學以致用
傳統只重視期末考試的考核方式會讓部分學生采取期末臨時抱佛腳的方式通過考核。根據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指導原則,我們認為將“國際會計”課程的總成績可分為期末成績與平時成績兩個部分,其中期末成績占 60%,平時成績占40%。這樣層次劃分,既考核了學生最終的學習情況,又避免了學生只在期末通過囫圇吞棗的方式來突擊考試。同時,在期末考試和平時考核內容上也進行細分與創新。
三、探究式教學法在“國際會計”課程中的實施效果分析
從課堂表現來看,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課上發言討論,課堂氣氛和學生參與度均有了明顯提升,學生的缺勤次數也明顯下降。根據課后與學生的訪談調查,絕大多數學生支持探究 式教學,認為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更有參與感和獲得感。
從學生的自我評價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在進行資料搜集和文獻閱讀的過程中提升了自己專業英語水平,對專有名詞和學術術語的掌握更加牢固。這些學生認為在課堂討論過程中,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得到了加強,對會計理論概念、框架和邏輯的理解得到了深化。
從學生成績考評來看,學生對國際會計模式、會計理論、會計準則的理解掌握程度的確有較大程度的提升,英文閱讀和表述能力也得到了明顯增強,對合并財務報表、外幣折算、期匯會計處理等內在邏輯關系認識更加透徹清晰,平均成績較往屆有一定程度提高。
在當前國際會計準則趨同與等效的大背景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探索精神的國際會計人才既有利于學生日后職業道路的發展,又有助于推動我國會計制度國際化和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穩步實施。客觀要求與實踐結果證明,在“國際會計”課程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法能充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應繼續推廣探究式教學在“國際會計”課程中的運用,不斷改進探究式教學方法,從而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教 學質量,培養出能滿足國家發展需要的國際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Use of IFRS Standards around the World [EB/OL]. [2018-09-28].https://cdn.ifrsorg/-/media/feature/around-the-world/adoption/use-of-ifrs-around-the-world-overview-sept-2018.pdf.
[2]董平.運用史料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教學探索—以高中生物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18.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 山東 日照 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