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偉


進入磁場之后,首先學習了電流在磁場中受到的安培力,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受到的洛倫茲力。兩種磁場力的學習,為后面研究運動學問題打下了力學基礎。解決這部分的運動學,也就是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分為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1、常見的有界磁場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首先建立的模型,磁場是沒有邊界的,如圖1所示我們可以得到 ?= ?r,進而可以獲得半徑 ?周期 ?= ?完成對描述圓周運動基本物理參量的求解。僅僅是對圓周運動的考察,沒有涉及到三角函數,幾何關系。但常常遇到的磁場都是有邊界的。常見到的是有界磁場,如圓形磁場、三角形磁場、矩形磁場、單雙邊界磁場。解決這部分問題的常規方法是,定圓心、畫圓弧、找半徑。有沒有辦法達到事半功倍呢?
2、動圓法解決有界磁場問題
速度為矢量,不論大小和方向任意一個發生變化都會引起速度的改變。洛倫茲力 其中含有速度v,因此將洛倫茲力稱為狀態力。這就意味著,速度的變化會引起洛倫茲力的變化,我們首先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研究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動態的變化過程。
2.1建立動圓法模型
使用動圓法解決有界磁場問題,只要滿足了速度大小不變,改變速度方向,就可以使用。常見問題是涉及到帶電粒子打到有界磁場邊界的距離問題、在有界場中運動的最大時間問題。下面我們建立兩個模型說明。首先提供一個速度方向可以改變大小不變的粒子源,將粒子源固定在磁場中,射出不同方向的帶電粒子,確定打在右邊界的范圍。
(1)如圖1所示為單邊界模型,粒子源向各個方向發射相同速率的負離子,當打到a點時,恰好不飛出磁場(或剛好飛出磁場)。當直徑與邊界相交于b點時,為帶電負離子飛出磁場最遠點。
(2)如圖2所示為雙邊界模型,當粒子源在左邊界沿不同方向向磁場中發射速率相同的帶負電粒
子。當圓弧與左右邊界相切,會達到右邊界的最遠點,a、b兩點。且 ,對于雙切極值定律在矩形磁場當中也有考察。
2.2 使用動圓法模型解決有界場問題
如圖3示,勻強有界磁場,寬度為L,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半徑為r,粒子從原點o以相同速率沿不
同方向射入磁場,問粒子從左右邊界飛出時的范圍?
解:粒子沿不同方向射入,根據動圓法雙切極值定律做與左右邊界相切的圓弧OCE和OA。
如圖4所示 且 ?,則由圖可得右邊界粒子出磁場AC范圍內,
左邊界出磁場在OE范圍內。
3、放縮法與有界場的綜合問題
不改變帶電粒子進入磁場的入射方向,改變入射速度的大小。根據半徑公式 ,半徑會變大,但由于粒子速度方向沒有改變仍然會與圓弧相切。
3.1放縮法模型的建立
(1)入射速度的方向和有界矩形邊界的一條邊垂直,如圖5所示,速度較小時帶電粒子在磁場
中完成半個圓周從下面邊界進再從下面邊界出。當速度在一定范圍可以從左邊界飛出。當速度再
大時可以從上邊界飛出。
(2)入射速度與矩形邊界成任意夾角,如圖6所示,速度較小時完成部分圓周運動從原邊界飛出,在一定速度范圍從上邊界飛出,速度再大從右邊界飛出。放縮法的使用對于相交和相切是考察的熱點,尤其是考察運動距離范圍及運動的時間范圍。放縮法還有粒子無法到達的地方,稱為“盲區”,做題時要引起注意。
3.2放縮法解決有界場問題
如圖7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區域存在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三個相同的帶電粒子從b點沿bc方向分別以速度 , , 射入磁場,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分別為 且 ∶ ∶ =3∶3∶1。直角邊bc的長度為L,不計粒子的重力,三個粒子速度大小關系是?并求出比荷?
解:如圖8示只要粒子從ab邊飛出弦切角都是角abc,由于 ∶ ∶ =3∶3∶1,作出粒子運動軌跡
圖如圖所示,它們對應的圓心角分別為90°、90°、30°,由幾何關系可知軌道半徑大小分別為 < , < =2L,由于 、 大小關系未知, 、 大小無法確定,由 = 可知三個速度的大小關系可能是 < < 也可能是 < < ,
由q B= 及 =2L,解得粒子的比荷 = 。
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記下公式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缺乏必要的方法。對于問題的解決,要搞清問題的
來龍去脈,然后在題干中找到關鍵詞,合理建立物理模型,這樣就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可以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朝銀.創新設計.陜西人民出版社,2021 (168);
【2】 5年高考3年模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21 A版 ;
【3】 高考資源網《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