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碗里是刺身、拉面、燒鳥、天婦羅、鰻魚飯,店外街頭霓虹閃爍、人潮涌動。你以為自己在東京或者大阪嗎?錯了,這里是蘇州的淮海街。
說起來,淮海街是一個“美好的意外”。它誕生在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蘇州,在過往的20多年里,這條550米長的街道不過是蘇州的“日料一條街”。高新區蘇州日企的云集,帶來了日式風情的餐飲業態聚集,蘇州最早的日本料理店就開在這里。
它重生在疫情后,參與此事的所有人都希望有一條美好的街道,可以讓熟人相遇,生人微笑,店家興隆,用車水馬龍趕走蕭條,重現繁華。從店招到路燈,和風式的場景表達,在夜晚隨手一拍,都是滿滿的煙火感。
和其他商業街不大一樣,改造后的淮海街,馬路很寬,甚至還能通車。這是因為更新改造時保留了中間車道,但取消兩邊停車位,增加店鋪外擺。這樣,人們可以享受店鋪外的露天餐位,讓街區氣氛一下子變得輕松愉悅起來。除此之外,還增設了淮海小劇場、日本現代藝術雕塑等。
充滿日式風情的淮海街,不止是愛日料朋友的寶藏街道,它也讓身處異國的在蘇日本人體會到了家鄉的溫暖。當夜色漸濃,華東初上之時,來到這里的某家溫暖的小店,也許可以暫時忘掉一天的工作壓力,只享受來自美食的撫慰。這一刻,樸實的食物在疲乏人的眼中熠熠生光。
假裝在京都,買醉居酒屋
“沒有人去居酒屋是為了填飽肚子,除了來體驗文化的游客。”在日本人眼里,酒就是酒,在居酒屋大快朵頤的,多半是被口腹之欲控制的俗人。
居酒屋即“停下來喝酒的店”。相傳,原本客人到賣酒的店家買酒時,會覺得一人買酒回家喝很是寂寞,于是干脆在店里直接喝。這股風潮流行起來后,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居酒屋形態——店家提供一些酒和簡單的菜肴,讓客人在買完酒后能立即享用。近年來在蘇州,居酒屋這種業態因其休閑放松的調性和“人情味兒”,為年輕人所偏愛。
心友居酒屋,店鋪門面不大,進店就會被墻邊的一大排酒架吸引,上面擺滿了鱗次櫛比的酒瓶。生魚片、烤雞肉串自然是進居酒屋必點的基礎菜式。另外,名古屋雞翅,是日式炸雞翅的代表作,炸得外酥里嫩的雞翅,每只撕開都能噴出汁水。炙烤厚切牛舌,生牛舌上桌碳火現烤,看著牛舌由生轉熟,聽著“滋滋啦啦”油脂爆炸的聲音,聞著陣陣焦香彌漫于空氣。炸蟹鉗,外頭酥脆可口,咬開里面蟹肉量超足,搭配伍斯特醬汁,鮮美無比。
在這方小天地里,燒烤的香氣混著酒精的味道,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爽快至極。
一道輕巧卻溫暖的料理
在日本,處在公司和家兩點之間的燒鳥店,是個微妙存在。燒鳥屋自帶治愈魔力,讓人如此沉迷。燒鳥,即雞肉,把雞肉切成一口大小后串成1-5塊,用火烤制并調味的食物。厲害的燒鳥店,甚至可以把一只雞,切出五十幾種部位。專門吃燒鳥的店,叫做燒鳥屋,也是居酒屋的一種,起源于17世紀的江戶時代。發展到現在,燒鳥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食材,除雞肉外,也會用到蔬菜、豬肉、牛肉、海鮮、內臟等。
來到燒鳥屋,傳統的會點生啤、清酒或燒酒。而在大吉,就算你不會喝酒也沒關系。凍結角瓶嗨棒,由威士忌兌氣泡水,配上冰塊和檸檬,入口像飲料,到舌根部就能感受到威士忌的香氣。生榨檸檬果汽酒,恰好的檸檬酸度,合適的冰鎮度與碳酸感交織在一起,正好能夠解了烤串的油膩感。
五串拼盤是大吉的招牌。京蔥夾肉是燒鳥店的基本菜式,經過烤制,京蔥和雞肉的香味互相滲透;烤雞皮是燒鳥屋的臺柱,炭火逼出了雞皮的油脂,入口焦香四溢,耐人細嚼;雞胗肉質較硬,富有彈性,是拿得起放不下的美物;雞肝最講究火候功力與新鮮程度,一旦烤過頭就會變得又干又硬;雞心軟滑,醬汁不膩不厚,咸淡適宜。
大概無論是中式還是日式的擼串,蔬菜都不是食客最主要的選擇。可要烤好蔬菜,有時比烤肉更難,炭烤溫度高,蔬菜很容易烤焦。大吉的烤番茄、南瓜、蘆筍就非常值得一試。
那么,剛下班的夜晚,淮海街上哪一家才是最能慰藉你的“深夜食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