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2021年,是蘇州工業園區成長的第27年,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的,是企業。毋庸置疑,企業已經成為了今日園區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企業作為“公民”所顯現的社會價值,也逐步成為了園區彰顯城市精神內涵的又一標簽。
事實上,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企業支持社會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個單向“產出”,而是與社會互動、互惠,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過程。
在園區,每個企業都是社會發展的一員,他們用慈善、環保、創新發展等方式,開拓出了企業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的“園區模式”,并為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擦亮園區“最美窗口”獻上了屬于自己的力量。
不僅是單向捐贈,更是用心、用情地付出
以往,人們總會認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大體就是捐款、捐物、結對扶貧等,但進入2000年以來,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早已不局限于此,在捐贈外,更多企業選擇用心投入、用情付出。
蘇州人對于蘇州江南嘉捷電梯有限公司應該都不陌生,這家位于蘇州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的企業,不僅擁有著超高的市場占有率,其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也相當突出。
“我們從2006年就開始實施社會責任體系,系統地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2008年成為電梯行業首家通過DNV挪威船級社的SA8000社會責任體系認證的企業,2009年首次向社會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并且也是首批加入園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的企業之一。”說起江南嘉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歷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陳喆難掩驕傲。
“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計捐款超2900萬元、獻血總量達到480000ml,除了統計數據外,我們也堅持將踐行社會責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他介紹,隨著高樓增多,人們使用電梯頻率也相對增加,但很多老人和小孩經常因為不規范操作造成電梯安全隱患,為此江南嘉捷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系列普及活動。
“每年6月,我們會以漫畫、卡通等形式走進中小學,進行規范使用電梯的宣講活動,同時舉辦以電梯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全方面做好科普。”此外,針對一些老年人較多的小區,江南嘉捷還會組建團隊通過表演的方式,向老人們講述安全乘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規范乘梯。“不僅在蘇州,我們全國各地的分公司每年也會舉辦類似活動,這是我們堅持的‘匠心’。”
奉獻社會之外,對于公司員工的關愛,江南嘉捷也一直在努力。“員工是我們企業寶貴的財富,在加強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外,我們也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 2014年起,江南嘉捷創新性地為員工未成年子女提供看護配套場地和設施,以解決員工后顧之憂。“截止至去年底,公司累計看護的人數超一萬六千人次,受到了員工的一致好評。”
同樣位于度假區的江蘇蘇凈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潔凈環保領域耕耘數十年的國有企業,其自主研發的潔凈環保技術長期處于行業領先位置。“我們的技術在疫情期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蘇凈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華艷告訴記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集團第一時間為火神山醫院提供了生物安全柜、潔凈屏等幾十萬的防疫設備,并積極響應工信部要求,提前復工生產了超300套救護車專用的負壓凈化裝置。
想市民所想,急社會所急,利用企業積累的技術優勢,投入到社會活動中,已經成為了園區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 3月份蘇州工業園區表彰的10家2020年度“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中,江南嘉捷與蘇凈集團均榜上有名,這是對企業付出的肯定,也是對他們繼續走好踐行社會責任之路的一種激勵。
做好企業,本身就是在盡社會責任
對于企業來說,做好本職工作,培養好職工隊伍,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最實際的社會貢獻。
“我們的檢測技術也在疫情防控需求下,取得了重要突破。” 華艷介紹,此前集團擁有空氣環境檢測的技術儲備,但無法直接檢測口罩過濾,2020年春節前后疫情爆發,在獲悉市場需求后,技術人員迅速投入研發,僅用了一個月就“從無到有”研制出了口罩細菌過濾效率檢測儀,并于2020年3月份正式投入市場,為疫情防控做出了企業應有的貢獻。
不僅助力國內疫情防控,去年,蘇凈集團還與華大基因合作,為其在全球布局的100所“火眼實驗室”提供生物安全柜,將防疫關鍵裝備送至阿聯酋、塞爾維亞、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家,為共建大愛社會貢獻力量。
華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去年蘇凈集團不僅分兩批為武漢捐贈了關鍵的防疫設備,而且這些防疫設備的銷售額超過了2.5億元,這也為在艱難的2020年,保障員工收入、穩定公司內部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了保持良好的競爭力,我們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之余,也非常重視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壯大生產力量。”她介紹,自2019年蘇州市發布《新時代蘇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后,蘇凈集團就積極投身其中,并于2020年底被列為江蘇省產教融合試點單位。“我們成立了‘蘇凈學院’,并與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市電子信息技術學院成立實訓基地。與此同時,我們還開設了‘大師班’,邀請學校老師和內部高技能人才為工人提供技能培訓,旨在更好地為集團工人‘充電’,提升職業技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同樣的,多年來積極踐行公益事業的江南嘉捷,其自身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全球電梯品牌影響力top10榮譽、全國百佳質量誠信標桿示范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江蘇省文明單位……成立近三十年來,江南嘉捷憑借創新的理念、優質的服務、精湛的制造工藝,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成就自身的同時,也為度假區其他企業樹立了發展榜樣,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把公益變成一種精神
“疫情期間,我們很多線下活動都取消或者延期了,但是我們的維保團隊始終奮戰在一線,全力保障醫院、社區、商超等地方的電、扶梯平穩運行,可以說他們也是逆行的‘幕后英雄’。”陳喆直言,疫情最嚴重階段,很多公共交通都停止運營了,但電梯作為醫院等很多場所的“必需品”,不可以暫停,為此,江南嘉捷各地團隊奮戰一線,以保證武漢等地醫院、小區電梯安全、順利運營。
不僅僅是江南嘉捷、蘇凈集團。2020年1月中旬,得知武漢的醫用口罩一再告急,位于度假區的蘇州新綸超凈技術有限公司火速召回39名產線員工連夜加班,經過一天一夜的趕工,將緊急生產的6000只KN95防護口罩、20000只銀離子口罩、34000只一次性藍海錨醫用口罩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給武漢,并持續馳援武漢抗擊疫情;2020年3月中旬,度假區的蘇州陽澄湖瀾廷度假酒店成為園區境外返蘇人員定點接待醫療服務站并延續至今,守好“園區大門”,為蘇州市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阻擊戰奉獻了很大力量。
這種看似平凡的舉動,也是一種不平凡。事實上,在江南嘉捷、蘇凈集團等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多年間,很多行為已經幻化成一種企業精神,面對突發事件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文提及的企業案例,只是蘇州工業園區堅持將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融入發展的具體實踐的縮影。多年前,園區便成立了企業社會責任聯盟,旨在更好地引導全區廣大企業強化“企業公民”意識、主動融入社區,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之路。
以園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分聯盟之一的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企業社會責任聯盟為例,2020年抗擊疫情期間,度假區分聯盟“企小導”志愿者團隊沖鋒在前、深入企業一線,指導企業開工復產,度假區也緊緊圍繞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深化服務品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為區內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做引領和示范。
同時,分聯盟在2020年還組織了區內企業開展各類活動90多場,參與人數7000余人;走訪企業1000多人次;發放《操作指南》《公益伙伴計劃》、宣傳冊等材料2000多份,組織企業參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各類活動3次。
“未來,分聯盟將繼續作為政府與企業的紐帶,通過‘企服360’‘小導有約’‘成長課堂’‘悅動時間’等主題活動,不間斷服務企業,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度假區管委會推動全區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和志愿服務的重要抓手。”度假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