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隨著“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度過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目前,中資企業涉足的海外工程幾乎遍布全球,行業分布更加廣泛,單項合同的規模愈發龐大,承接的工程類型也更加復雜多樣。本文以非洲市場為切入點,簡要概述了非洲概況和中資企業在非洲工程承包市場的現狀,并著重分析了非洲市場發展前景及方向、中企目前在非洲市場存在的問題、以及后續市場推進及開發的策略思考等。
關鍵詞:非洲;工程承包;中資企業;投建營一體化
非洲,作為全球第二大洲,總面積30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人口數量約12.6億,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16.8%;這就決定了非洲工程承包市場體量大、項目數量多。而且,受政治、經濟、歷史等諸多因素綜合影響,非洲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后,非洲國家持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的剛性發展和建設需求巨大。因此,一直以來,非洲都是全球工程承包市場的熱土。
1.中資企業在非洲的市場表現及現狀
為了支援非洲的建設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走出國門,進入非洲市場,憑借著國家戰略和政策導向的指引以及中企高度的責任感和高質量的工程履約,取得了快速發展,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已超過4000家,涉及基建、電信、能源、金融、制造等諸多領域。目前,中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大基建投資海外融資國。而且,自2009年起,非洲已經連續12年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
2.非洲工程承包市場發展前景及趨勢展望
目前,非洲各國政治環境日趨穩定,和平和發展成為共識。作為全球重要的新興經濟體,非洲已逐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非洲大陸正在成為世界上新的工程承包和投資熱點,非洲將是繼亞洲后下一輪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后續,隨著非洲城市化、工業化、一體化的逐步延伸;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與非盟“2063年愿景”的對接;隨著非洲人口紅利的進一步釋放;非洲市場即將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在此前提下,非洲市場后續在以下方面將有巨大發展空間:
2.1房地產市場將會大幅增長,并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據估計,到204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比將達50%,超過100個城市將達到百萬人口的量級,而超過千萬人口的城市將達到七個以上,新型中產階級將超6000萬。不斷增長的非洲經濟,不斷增加的新興中產階級和民生需求,預計非洲房地產市場將會大幅增長,房地產市場的增長同時也將帶動建材、商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1]。
2.2電力行業將會得到大力發展
根據非洲開發銀行能源發展有效性評估報告稱,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村地區通電率僅為12%,30多個非洲國家面臨常規電力短缺問題,近60%非洲人口無電力接入。沒有電力,非洲的工業化只能是一個夢想,對于非洲來說,電力供應至為重要,電力設施的建設無疑將放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優先地位。
2.3跨國跨區域工程承包項目和工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增加
近年來,非洲國家一體化意識和行動能力逐漸增強,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趨于增加。例如,連接盧旺達及烏干達和肯尼亞“北部走廊一體化項目”,中部非洲交通走廊的22個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項目、東非、南非、西非等區域電力互聯網絡等。預計隨著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一體化的逐步推進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3.中資企業在非洲工程承包市場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國際工程規劃能力弱,項目前期投入不足
由于對前期投入和超前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中資企業普遍對項目所在國前期的資源規劃介入不深、前期工作投入較少。如非洲很多國家的區域規劃、流域規劃等原始資料,都掌握在歐美、日韓等咨詢機構手里,項目前期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亦由這些國際咨詢機構編制。
3.2我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非洲市場開發的商業模式相對單一
目前,中資企業在非洲市場承接的工程主要以現匯項目、我國對非援助項目、以及由我國提供兩優貸款或商業貸款的融資項目為主。目前,隨著非洲國家財政收入吃緊、負債率超標,主權擔保要么受限要么意愿不足,傳統的“現匯項目”和“EPC+F項目”的開發模式難以為繼。對于以BOT/BOOT、IPP、PPP等各種形式的投建營一體化項目,部分發電企業或對外承包企業雖有涉足,但總體數量較少,仍然處于嘗試階段。
3.3市場分布相對集中,同質化競爭激烈
目前中資工程承包企業在非洲承接的工程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房屋建筑和電力能源三大行業[2]。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開展國際工程的企業已達4000多家。在此環境下,眾多的中國承包商云集于非洲有限的重點市場和重要國別,同一個項目有幾家甚至十幾家中資企業參與的情況屢見不鮮。尤其是建筑施工領域,一方面同質化企業聚集,另一方面由于價格競爭仍然是建筑行業的主要競爭手段,競爭十分激烈[3]。
3.4市場開發風險加大,合規風險尤為突出
國際市場開發是一項跨越國界的商業活動,涉及政治、外交、匯率、法律法規、稅務、文化差異、當地社區關系等各種影響因素,風險很大。近年來,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影響,非洲業主對項目的承接和履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場開發的難度增大,市場開發風險也顯著提升,其中合規風險尤為突出。隨著國際監管的日趨嚴格,國際經營合規風險日趨嚴峻[4]。
4.中資企業在非洲從事工程承包的市場開發策略思考
4.1加大項目前期投入,提升規劃先行能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咨詢機構的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語言、標準等限制的逐步消除,同時不少咨詢機構積極推進國際咨詢并購業務,國際化能力大大提升,我國咨詢機構已逐步具備開展國際市場規劃的能力。在后續國際市場開發中,我們應加大項目前期投入,提升規劃先行能力,為后期跟進項目做好鋪墊。應積極把握時機,在有條件的國別、地區和行業,充分利用自身技術能力和并購的屬地化資源,與當地政府部門進行對接和協商,結合當地的具體資源稟賦等情況,參與地區、流域或行業的規劃,在為當地政府部門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也為后續具體項目的運作奠定基礎[5]。
4.2緊緊圍繞客戶需求,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隨著國際承包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單純的現匯EPC總包項目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和項目業主要求承包商在遞交投標方案的同時提供融資方案,甚至要求承包商單獨或共同參與投資,并負責項目建成后的運行維護。以投資、建設和運營參與項目的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已是未來國際工程新的趨勢[6]。為適應新的國際工程市場需求,我對外工程承包企業亟待加強市場戰略選擇,緊緊圍繞客戶需求、創新商業模式,以獲得新的商機。
4.3抱團出海、合作共贏
隨著國際工程規模的壯大、國際承包市場業務的多元化以及業主對投建營一體化的要求,一些國際工程項目對承包商在資金、技術、綜合實力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往往需要充分發揮制造業、設計行業、施工行業、金融業的合力,發揮產業鏈上下游的各級優勢,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因此,聯盟拓市、抱團出海、合作共贏為承接大型國際工程項目提供了思路。一方面,同質企業組成聯盟,可以避免相互壓價,減少惡性競爭,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的密切配合,有利于優化方案,提升競爭力,從而最終贏得項目。
4.4重視合規建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隨著合規監管力度的加大,合規管理已是當務之急。從事國際工程的對外承包企業,尤其要重視合規管理。首先,應樹立正確的合規意識,合規絕不是對企業的額外負擔和需要應付的額外工作,而是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基石[7]。其次,對外承包企業應根據監管的要求,建立起適合本企業的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最后,應重視企業的合規文化建設,讓合規文化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工作流程,深入到每一個人,在各個工作環節中時刻繃緊合規這根弦,堅守底線,最大程度地降低合規違約風險,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保駕護航。
4.5提高國際化思維和能力,重視人才儲備,加大對懂外語、通工程、熟悉國際商務、合同、法律、習俗的復合型項目開發和執行團隊人才的儲備和建設
5.結束語
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開發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尤其在當今全球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更需要我國工程承包企業在非洲市場開發的過程中,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思考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合規意識和合規管理能力,積極探索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海外市場開發模式,從而在非洲、乃至全球工程承包市場中脫穎而出、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中國企業走出去:如何布局非洲工程承包市場,走出去智庫,2018.
[2]邵繼紅,謝會申.中國建筑企業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04).
[3]汪壽建.國際工程建筑市場及總承包發展趨勢探討[J].化肥設計,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