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視頻時代,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存在未充分利用短視頻、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不強、抵制“三俗”機制無力等時代困境,必須通過主動占領短視頻陣地、賦能黨員教育時代話語體系、增強黨員教育內容供給力、建立反“三俗”機制等措施,才能破解困境,增強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短視頻;黨員教育;困境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6-0039-0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20年9月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占整體網民的87%,抖音是規模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根據抖音2020年1月的數據報告,抖音用戶中21~25歲的青少年男女占男女總數的比例各為40%和50%,其中絕大多數為思維開放前衛的大學生,也包括高職學生黨員。短視頻作為一種影響巨大的新媒體形式,其走紅給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帶來了時代困境。基于實際的調查了解這些困境,并努力尋找二者的融合契機,研究如何利用好短視頻技術創新高職學生黨員教育,是高職學生黨建工作者亟須探究的內容。
一、短視頻的傳播機制
(一)內容特性
短視頻是指長度以秒計數、主要依托于智能手機終端實現快速拍攝和美化編輯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實時分享的一種新型視頻形式,人們通過拍攝、上傳和觀看各類短視頻秀出自己的生活、創意、觀點等,滿足了現代人自我表達、個性張揚和價值多元的需求。短視頻最重要的特征是短,如快手主張10秒也能拍大片。相較于以文字和圖片為主要載體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而言,短視頻的內容特色在于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于一體,能更大容量地承載信息。由于時長限制,短視頻的內容一般比較簡單粗暴,但簡短的聲音和畫面卻能同時調動用戶的多個感官,帶來極富沖擊力的感官體驗。短視頻的內容涵蓋娛樂、惡搞、熱點、美食、教育、知識、母嬰、電商等各種類型,滿足用戶千差萬別的需求,各大類型短視頻中都有很多優質的內容,但也都存在為了流量而無底線滿足用戶娛樂致死和窺探獵奇心理的低俗化、媚俗化和庸俗化內容。
(二)傳播特性
短視頻從內容的生產到傳播都有特定的機制。首先,短視頻的內容完全來自用戶的生產,這種模式被稱為UGC,即用戶原創內容,是相對于PGC(專業生產內容)而言的一種模式。用戶通過平臺提供的炫酷特效、搞怪道具、音樂飾品等,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從拍攝到上傳的流程,輕松創作出滿足其他用戶需求的短視頻內容,創作門檻極低,極大地激發了草根階層的創作熱情。其次,所有用戶都能成為視頻創作和傳播的主體,可以實時觀看、點贊、評論、轉發所有的短視頻,在彈指間完成超時空的即時互動傳播。最后,抖音等短視頻使用了強大的大數據檢索及算法推薦技術,能精準掌握用戶的喜好,進行內容推送,使用戶黏性不斷增加,大多數用戶一刷就停不下來。
二、短視頻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的困境
為了解短視頻給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帶來的時代困境,筆者以所在院校的學生黨員為對象,進行了一次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425份,收回有效問卷397份,總結分析出三個具體的困境表現。
(一)黨員教育多數未利用短視頻
在“不刷短視頻就覺得生活缺點什么”的短視頻時代,學生黨員作為思想意識最前衛的群體,是短視頻文化的絕對擁躉。調查顯示,65.48%的學生黨員在課余時間經常看抖音短視頻,24.76%的學生黨員看其他短視頻,這些學生黨員中,每天在短視頻上花30~60分鐘的占39.9%,花60分鐘以上的占29.39%。但是,現行的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并未回應學生黨員的主體需求,在黨員教育中使用短視頻的僅占22.23%,所在支部開設了短視頻號的僅占8.38%,而開設了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卻占到85.3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黨員教育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夠重視和了解短視頻的優勢,在短視頻領域處于失語狀態。
(二)呆板的黨員教育難以激發學生黨員的內在學習動力
在傳統的高職學生黨員教育中,黨務工作者是黨員教育的絕對主體,黨員教育內容的篩選、教育方式的選擇、教育環境的打造等都由黨務工作者承擔,而學生黨員只是作為黨員教育過程中被動的受教育對象。在調查中,有92.39%的學生黨員表示自己在黨員教育中只是一般的參與者,從未有機會參與到黨員教育的創造中。這種教育模式彰顯了教育主體的權威性,也保障了黨員教育的連續性、系統性和方向性,但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內容沉悶、方式單一古板、效果不佳,86.55%的學生黨員認為自己在黨員教育中受到的影響一般,只是被動地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或只留下了一點印象。這種教育模式很難使學生黨員自發主動地學習黨的相關理論和知識,無法激發學生黨員的內在學習動力。
(三)傳統黨員教育在抵制“三俗”內容方面機制乏力
短視頻平臺雖然有大量的提供知識思想的視頻內容,但更多還是搞笑娛樂性內容,甚至是炫富、炫顏值、炫頭銜、炫無知、炫外國月亮圓等內容,用戶基于在碎片化時間放松休閑的需要,更希望看到的也是這類視頻。調查顯示,觀看平臺推薦的爆款短視頻的學生黨員占比41.62%,觀看搞笑搞怪類短視頻的占比34.37%,觀看游戲音樂類短視頻的占比29.54%,觀看知識思想類短視頻的僅占19.54%,一些低俗化、媚俗化和庸俗化的短視頻恰恰是容易被算法推薦的高頻出現的內容。這說明傳統黨員教育在抵制“三俗”內容方面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意識引領作用,無法抵御“三俗”短視頻對學生黨員的價值異化影響。
三、破解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困境的策略
短視頻的走紅雖然給傳統的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帶來了諸多困境,“但短視頻作為現代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困境的同時也孕育著破局的機遇”[1],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要認真研究短視頻的傳播機制,探索如何將其作為抓手服務學生黨員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
(一)拓展網絡育人的理念,主動占領短視頻思政領地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要意識到升級換代的新媒體技術給學生黨員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如果能充分認識短視頻的傳播規律,就能將其為己所用,找到新技術與黨員教育的融合之機。因此,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要拓展網絡育人的理念,在如今全媒體時代,不能只盯著微信、微博等陣地,要主動占領短視頻等不斷涌現的新陣地。具體來說,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主動觀看、點贊、評論、轉發短視頻等,真正研究透徹短視頻的傳播機制。其次,要認真研究短視頻浸染下的學生黨員的新變化、新特點。最后,應開設本組織專有的短視頻號,將日常的教育內容轉化為符合短視頻傳播規律的優質內容,使學生黨員擁有專屬自己的短視頻陣地。
(二)掌握短視頻熱詞,賦能黨員教育時代話語體系
爆款短視頻之所以能成為爆款,吸引眼球的標題和內容中的潮流熱詞功不可沒。近幾年,隨著短視頻的火爆,誕生了一批批有趣又有料的網絡熱詞,深得青年學生的青睞。其中一些熱詞不僅流量高,也飽含滿滿的正能量,如“盤它”“阿中”“后浪”等,“盤它”這個詞因2019年抖音一個短視頻主播引用而發酵成熱詞,這個原本用于形容把玩文物的詞被衍生出了“戰勝對手”的意思。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要想緊跟學生的潮流,吸引學生的興趣,就要及時掌握熱詞,并學會在黨員教育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這些熱詞,賦予黨員教育話語體系網絡時代新能量,使學生黨員在收獲學習的深度內容的同時也收獲學習的樂趣。
(三)樹立用戶思維,增強黨員教育內容供給力
短視頻平臺的走紅離不開以用戶為中心的內容生產理念,這種理念充分調動了所有參與者的創作熱情,使短視頻平臺擁有了不竭的內容來源。高職學生黨員教育想要改變內容沉悶古板、來源單一無新意的狀況,就要學習短視頻UGC的內容生產模式,樹立用戶思維,真正樹立以學生黨員為中心、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原有的黨員教育中,可以通過開展學生黨員講黨課、學生黨員評黨課等活動,加強與學生黨員的對話。同時,可以利用本組織專有的短視頻號,開展各類主題短視頻創作大賽、短視頻彈幕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黨員結合自身的理解和實踐創作出優質的短視頻教育內容,充分激發學生黨員的內生動力,使學生黨員在參與中實現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內容供給力。
(四)借助算法推薦體系,建立“三俗”內容抵制機制
基于大數據的算法技術是短視頻增強用戶黏性的主要手段,短視頻的完播率、點贊率、評論率、轉發率、關注比等是判斷其能否獲得推送和曝光機會的標準。這就使一些短視頻博主為了吸引流量,從標題到內容不惜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如制造噱頭、惡搞經典、炫富拜金、渲染色情等,學生黨員也浸染其中。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在此應發揮意識引領作用,可借助短視頻本身的算法技術來抵制其“三俗”內容。如建立日常視頻學習機制,每天向學生黨員定時定量地推送優質短視頻,并要求學生黨員進行觀看、點贊、評論和轉發等,作為學生黨員日常考察教育的重要內容。久而久之,學生黨員就會形成觀看這些優質短視頻內容的習慣,按照算法機制,短視頻平臺將為學生黨員推送更多的同類短視頻,最終達到用優質內容抵制和替代“三俗”內容的目的。
四、結語
短視頻等新媒體層出不窮,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要以守正創新的態度,主動擁抱新媒體、學習新技術、占領新陣地,將新技術帶來的時代危機轉化為創新黨建工作的新機遇,增強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李蕉.短視頻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危與機[J].思想理論教育,2020(06):76-80.
[2]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
作者簡介:張蓮(1986—),女,江西萍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