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永剛
摘要: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其次科學配制混凝土是保證質量的先決條件。一、抓好工地試驗室的工作。二、混凝土試件合格,結構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三、和易性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四、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是混凝土質量的主要環節。最后強調,要想保證混凝土質量,人的質量意識也是很重要的;同時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關鍵詞: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導言:
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辦公樓(梁、板、柱、基礎),工業建筑中的廠房(基礎、梁、板、柱)等工程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和防滲等絕大多數由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承擔,因此混凝土的質量在工程建筑物中顯得尤其重要。混凝土施工的工藝水平、施工隊伍的素質、原材料的質量等因素給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帶來一定困難。
1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原材料的質量及其波動,對混凝土質量及施工工藝有很大影響。如水泥強度的波動,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各級石子顆粒含量的變化,導致混凝土級配的改變,并將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變化,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影響極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全部符合技術性能指標方可應用。對于相同標號之間水泥活性的變異,是通過膠砂強度試驗的快速測定,根據水泥活性結果予以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標必需達到規范要求。
2 科學配制混凝土是保證質量的先決條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試驗室所確定的配合比,其各級骨料不含有超遜徑顆粒。但施工時,各級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遜徑顆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過飽和面干狀態。因此應根據實測骨料超遜徑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將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準確的實現試驗室配合比,而不是改變試驗室配合比。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調整
試驗室所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與實際施工條件完全適合,或當施工設備、運輸方法或運輸距離,施工氣候等條件發生變化時,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隨之改變。為保證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將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適當調整(保持水灰比不變)。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滿足工程技術性能及施工工藝的要求,才能保證混凝土順利施工 及達到工程要求的強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3—5cm,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7—9cm。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達到上述工程技術性能是困難的,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強度,達到工程各部位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學配制,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顯。
3 混凝土試件合格,結構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
合同文件中技術規范規定,混凝土的質量是依靠混凝土試件的強度來評定,并代表結構物混凝土的強度,這是認為在正常施工情況下,實際工程結構物混凝土強度可以表現出混凝土試件強度特性。但應當指出,當結構物混凝土澆筑成型不夠密實,或有缺陷時,試件強度的代表性就要隨著降低,因為試件體形很小,容易澆筑成型和養護振實。因此,結構物的混凝土質量只依靠試件強度保證是不夠的,還必需對結構物的混凝土施工全過程進行妥善控制,特別是對澆筑振實成型過程尤需嚴格控制。對于成品采取回彈法,射釘法,拉拔法等輔助手段進行必要及時的檢查,對關鍵部位的結構物,有必要進行鉆芯取樣檢查試驗,以確保混凝土結構物的質量。
4 和易性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種性能的綜合表述。當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時,則混凝土可能振搗不實或發生離析現象,產生質量缺陷。實踐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實,且應具有大些的流動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澆筑振實,且應具有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產生離析,泌水現象。現在通過摻高效減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5 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材料的質量、配料準確、攪拌均勻運輸,澆筑振實成型,養護等整個施工環節中,澆筑振實成型是主要的環節。
在混凝土澆筑成型時,由于沒有振實所產生的外觀上的氣孔、麻面、蜂窩、孔洞、裂隙等質量問題,易引起重視,但由于振搗不良,所產生的內部蜂窩、孔洞所導致的內在質量問題,人們容易忽視。而混凝土內在質量缺陷,同樣引起混凝土結構物的破壞。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搗良好。
6 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生是質量控制的重點
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好壞,是由設計人員、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混凝土質量的好壞,除外觀上的蜂窩、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強度能否達到要求,而確定混凝土強度常是在混凝土澆筑后28天進行,并得出結論。每一位負責質量的人員必需注意預防質量缺陷的發生或盡早地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缺陷,以不誤時機地采取補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員,監理人員都應當隨時監控混凝土的配制、攪拌、澆筑和養護等過程。監理人員、承包商質檢人員按時檢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檢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運輸、澆筑和養護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規定;同時要檢查是否按時做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等,坍落度是最簡易、最快速判別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坍落度過大,過小將會產生振搗不實,出現蜂窩、孔洞、發生離析、分層或強度是否按技術規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強度試驗,并檢查試驗結果。特別是7d齡期的強度表明28天強度有可能低于該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強度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在強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等到28天有試件測驗后再定。
7 混凝土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變形也要引起足夠重視
混凝土的變形主要有硬化過程的自生體積變形,濕脹干縮變形,溫度變形和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混凝土的濕脹干縮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變形而引起的,干縮裂縫產生的原因是:1、混凝土成形后,養護不良,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蒸發快、體積收縮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或者構件水分蒸發,產生的體積收縮受到地基或墊層的約束,而出現干縮裂縫。2、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表面濕度經常發生劇烈變化。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4、混凝土受到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砂漿層。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露天生產后長期不張拉等。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過量的粉砂,振搗要密實,并應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時間,長期堆放的預制構件宜覆蓋,避免曝曬,并定期適當灑水,保持濕潤。3、澆筑混凝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4、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早進行灑水養護,大面積混凝土宜澆完一段,養護一段。5、大體積混凝土所產生的裂縫,大多數屬于溫度裂縫,其中表面裂縫又占絕大多數。因此分析工程特性,氣候和工程特點,合理地確定混凝土抗裂指標,穩定溫度場,分縫分塊,溫控標準及防裂措施對于保證混凝土質量至關重要的。
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產生裂縫是一種常見的質量通病,要進行事先控制,從以下幾點注意:1、材料、半成品質量的控制。水泥安定性良好;砂石級配通過試驗要優良,砂不要過細,砂石含泥土、石粉不能超標,不能使用反應性骨料,科學地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根據外界環境溫度采用水化熱適宜的水泥。2、建筑和結構構造進行檢查,結構整體性和變形縫設置應合理;結構受力上,應進行設計斷面、應力情況、超載、抗裂驗算。3、施工工藝方面控制。水泥用量與用水量不宜過多;混凝土拌和要均勻;配合比控制要準;澆筑要按一定順序進行;澆筑方法要妥當;澆筑速度不能過快,振搗要實;模板不能變形、漏水漏漿;鋼筋保護層要適宜,澆筑中不能碰撞鋼筋;施工縫處理好;拆模、加荷不能過早;施工不能超載;及時養護,不要受凍。4、注意地基變形和溫、濕度變形。5、混凝土不能受到酸堿腐蝕,火災、高溫、地震也會使混凝土受到破壞。
8 結論
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可實現工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優化。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還是存在各種明顯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降低了施工質量。因此,需要采取綜合解決方案,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