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澤
摘要:賓川縣具有得天獨厚的水果生產條件,通過多年發展,以柑桔、葡萄為主的水果產業已成為賓川縣重要的優勢產業之一,其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影響,在當地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和投入品、消費品的市場化,使得投入品和農產品市場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必須通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生產出質優價高的鮮食水果滿足市場需要,才能加快水果產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目標。
關鍵詞:水果產業 ;發展;問題;對策
近年來,農村農業投入品、農村消費品、農產品實現了市場化,尤其是農產品市場的一體化和農產品經營的全球化,使農產品經營性競爭日益激烈,區域性的農產品價格競爭和全球范圍的農產品價格競爭,其最終歸結起來都是農產品生產科技手段的競爭,農產品品質及品牌效應的競爭。在農產品市場化的條件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面臨的必然是經營意識的適應,經營品種、產業發展模式的適應,銷售模式的適應以及生產技術的保障和有效的技物配套服務。但由于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導致賓川縣與發達地方相比,水果產業發展仍然滯后,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現結合工作實踐,談談本人的看法和意見建議。
一、全縣水果產業發展現狀和取得的成效
在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歷屆縣委政府都十分重視水果產業的發展,經過全縣涉農部門干部職工和廣大農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水果產業成為了縣域主導產業中特色優勢最強、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條聯結最緊、比較效益最高、農民增收效果最好的產業。
2015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州農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全縣涉農部門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創新實干,精心培植優質水果、特色蔬菜、經濟林果、畜牧業、生物藥業和糧煙等“六大高原特色產業”。2019年,全縣重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中的水果產業發展突出:種植面積30.36萬畝,總產62.91萬噸,實現產值54.53億元。其中葡萄16.24萬畝,掛果16.02萬畝,總產39.39萬噸,產值38.29億元;柑桔7.13萬畝、掛果4.08萬畝,總產11.33萬噸,產值8.24億元;其他水果6.99萬畝,總產12.19萬噸,產值8億元。
二、水果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賓川縣的水果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方面全縣大多數地區的農村還處于簡單商品生產階段,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的市場行為表現出明顯的初級階段特征,分散、自發、盲目生產仍是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生產行為的主流。主要表現在:一是水果品種品質退化,園區老化等亟待更新品種和改造老果園。
二是農戶的組織化、機械化、產業化程度都不高。
三是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市場需求信息不對稱,服務技術需求及生產模式各不相同,營銷模式不對稱。
四是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大部分都無法獨立自主提供農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生產技術,更不懂市場,也就談不上幫助生產者進行品牌營銷。
五是絕大部分農業生產者生產目標不清晰,盲目跟風。
六是水果種植戶主要依靠農資經銷商指導水果生產,新技術、新模式得不到有效推廣和應用
三、當前水果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需求逐漸向多樣化、多層次發展,以特色水果產業為主導、資源凝聚為原則、產業融合為理念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對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是如何生產出安全、放心的果品,直接通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超市或者直接送達消費者,這是當今農業發展的一大時代主題。其實質就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和品牌營銷問題,也就是解決好如何生產出好水果和賣好水果的問題。二是我國農業產業的市場化已經基本實現 ,規?;?、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已是當前農業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更是我縣水果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其實質就是如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有效生產和生產利潤最大化問題。核心還是生產科技手段競爭和品牌營銷問題。三是讓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科技人員能夠投入到農業生產的具體生產環節上來,積極參與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并且能夠帶領和引導農民實現有計劃的商品生產,實現農業生產的標準化、規?;娃r產品營銷的品牌化,使廣大農民能夠共享農業產業化和國家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這也應該是當今農業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要盡快建立實際貢獻與收入分配相匹配的內部激勵機制,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在履行好崗位職責的前提下,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主體提供增值服務并合理取酬,充分發揮收入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
四、對水果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針對賓川縣水果產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必須引起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除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品種結構;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提檔升級;推進精深加工,提升產業綜合效益;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產業適當規模發展等措施外,近期重點應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設水果種質資源圃。對資源圃內的品種開展評價分析和利用,加強品種的引進、篩選、選育,做好品種儲備;對引進的品種資源進行適應性評價;對幼苗嫁接進行嫁接親和性評價;對果實進行主要經濟性狀、品質等綜合性狀評價。同時還要建設水果良種繁育基地,開展特色水果新品種引進和培育,做好品種資源儲備,加強良種苗木的繁育,為全縣特色水果產業提供優質健康的苗木,促進全縣特色水果產業的持續發展。
二是改造老果園。開展老果園改造升級,重點開展柑橘高接換種,石榴果園更新復壯,葡萄種苗更新,開展果園土壤改良、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標準化種植等示范工程,加大水果品種引進及實驗、示范、總結、推廣等工作,使水果良種覆蓋率95%以上。
三是建設現代水果產業生產體系。核心是要促進果品供給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更好適應資源與環境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對葡萄、柑桔等大宗水果主產區建設。下大力氣夯實水果產業生產基礎,完善主產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使全縣16萬畝葡萄、10萬畝柑桔生產區完成生產技術的轉型升級,要全部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營銷。要構建和完善水果產業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使其能夠提供快速有效的生產和經營服務。
四是創新用人機制。要出臺激勵政策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要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用人機制,激發其活力,使其工作回歸本位。首先要激勵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村組一起創辦合作農場,實現資金、技術、人才與土地的有機結合。一方面能夠學習相關技術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能夠快速把成功的生產技術、管理模式推廣開來。
五是用活項目資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產業發展保障,為培育壯大一批符合全縣產業發展方向、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對全縣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現代產業集群,促進全縣經濟轉型升級。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應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按經濟發展的規律辦事。首先是非公益性項目資金的選擇對象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投資成本能夠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投資項目易推廣(能讓廣大農戶有可復制性)。
其次是項目資金使用要規定一些具體要求,讓有能力、有技術的企業家、科技干部能夠主動帶領農戶、村組創業創新??梢韵葎摌I創新,達到要求和標準再進行獎補。也可以先將資金借給企業家、科技干部作為與農戶和村組進行創業創新入股資金,3-5年后,由其在創業創新的經營主體分紅逐年返還給創業創新的主體,由創業創新的主體作為再發展基金使用。四是開展經營管理和技能培訓。要提高果農的栽培管理技術和市場營銷意識,強化對科技干部隊伍、新型經營主體管理人員、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等的技能培訓和經營管理、經營理念培訓。通過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具備農業生產的經營管理能力,從而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促進鄉村振興。
結論:綜上所述 ,近年來,隨著水果等農產品生產的投入品農資,以及生產者所生產的水果等農產品的市場化和全球化,使得以水果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競爭日趨激烈,面對諸多困難和問題,必須認清當今水果產業發展的時代主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快水果產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目標。
參考文獻:
[1]賓川縣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20.06
[2]賓川縣農業農村局2020年工作總結,2020.12
賓川縣農經站 云南 賓川 6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