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卓杰
摘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迎接新時代統戰工作出現新情況的機遇與挑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開創高校統戰工局面,推動《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結合高校統戰工作深入開展。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緊扣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根本,突出問題意識、堅持實踐導向,在服務學校、師生和破解統戰工作重點難點問題上,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在學生管理工作當中總結實踐經驗,對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進行思考。
關鍵詞:輔導員;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中“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的觀點,高等學校,作為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學校,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絕大多數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極易受到不良意識形態的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監控管理和及時介入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1995年,我國的教育法明確規定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本人工作所在的高校為非宗教學校,目前國內高校絕大多數也是非宗教學校,若無特別說明,本文所討論的高校范圍為非宗教學校。任何組織和個人嚴禁在非宗教學校從事宗教活動,但是近年來,高校內仍存在有組織或機構傳教的現象,甚至借傳教之機進行與恐怖活動等極端主義有關的宣傳和教育,嚴重影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形成和踐行,甚至威脅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高校需牢牢把握和占領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和話語權,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是高校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對于高校保障教育的正常進行和校園的安全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從一名高校輔導員的視角,對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作思考,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抓好抓實學生的意識形態工作。就高校如何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進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在當前形勢下輔導員在組織管理和執行落實當中,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的重要性,在利用好日常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監控機制來構筑牢固抵御和防范的圍墻[2]。對于高校的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在作為一名輔導員的視角下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示,在我國高校這一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主陣地上,維護良好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環境。
一、高校校園傳教的本質
在本文討論的傳教,指在高校校園內傳播宗教教義、勸人們信教的行為。校園傳教的本質是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傳教、舉行宗教活動、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
雖然我國憲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但是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教育更是與宗教相分離。目前的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發展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我國愈發強大的綜合國力背景下,許多別有用心的國家企圖支配并利用某些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使得我國國內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環境不斷受到沖擊和挑戰。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高校這一塊重要的思想政治陣地上出現傳教滲透的現象,對人才的控制與爭奪,動搖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具體的表現形式為在校園內進行:單獨接觸的交談、通過講座等聚集性活動進行宣講、要理講授、送相關宗教書籍和利用各種新媒體手段等傳播宗教教義、勸人們信教的行為。極端的還會實施非法斂財、進行精神控制、煽動與政府對抗,破壞正常的宗教活動,侵蝕師生的思想,影響師生身心健康和校園文化建設,嚴重影響正常的校園秩序和安全,危害社會穩定。
二、高校校園傳教的特點
(一)針對滲透的“重點”
活動的范圍和對象日益擴大。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和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嚴防死守,校園傳教滲透活動范圍以“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模式日益擴大,對象由學生擴大到教師和學生。
(二)防止滲透的“難點”
有學者提出,高校“防范制度分散、系統性不夠,防范工作廣泛性不夠,認識模糊、警惕性不夠”,“高校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存在著‘不多講、不好講、不敢講’的現象”。此外,還有學者提出宗教在我國高校的傳播行為具有隱蔽性與復雜性,在宗教文化交流行為、宣教行為、滲透行為等方面難以正確區別。
在當今社會新媒體傳播形式極其豐富的環境下,傳教手段多樣,防不勝防,速度快,范圍廣,隱蔽性較高,單方面依靠高校在日常的網絡信息防控和學生管理工作中難以發現。
具體表現為校園周邊傳教、走進校園課堂講座傳教、信教學生傳教、金錢利誘傳教等,手段方式愈發多樣。校園傳教滲透除了在地上明處以各種活動迷惑學生,還在地下暗處見縫插針地開展,讓高校不容易識別和發現。例如:某些傳教活動通過名義上的同鄉興趣社團等聚會、微信QQ群等網絡聊天軟件、考公考研等學習興趣小組、講座報告等形式進行,花樣層出不窮,活動不斷“改頭換面”。
三、目前高校學生信教情況
對校內不同學院的學生進行隨機調查,在調查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的分析、結合宗教信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究如何防止校園傳教滲透對策[3]。參考國內的文獻,筆者認為問卷開頭應設置是否知曉宗教定義,或被調查者所認為的宗教是什么之類的定義題目,有助于準確把握當前大學生對于宗教和信仰宗教的定義與理解。問卷設計需注意以下問題:
(一)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宗教是感興趣還是真正的信仰,但是確定大學生是否真正信仰宗教,僅僅看他在調查問卷上的“是否感興趣”選項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在選擇信仰宗教的選項之后,設置“是否參加過宗教活動”[3]、“對宗教信仰的認識和態度”和“對待宗教儀式的態度狀況”等,綜合各方面的內容來進一步確認大學生真正信仰宗教的情況,要把“對宗教不敢興趣,不會參加”、“對宗教感興趣,會參加”和“信仰宗教”的情況明確區分。
(二)關注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團員的信教情況,加入共青團和黨組織需嚴把宗教信仰人員的“信仰關”。共青團是黨的忠誠得力助手和年輕力量的后備軍,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和戰斗力,共青團必須堅定不移跟黨走,黨旗所指,即團旗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嚴守黨章規定,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在黨員發展的工作當中,需在全過程加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若帶有宗教信仰的學生加入到黨組織當中,會極大地影響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戰斗力[4],必須嚴把入門關,且需把關口前移到共青團組織。
(三)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唯物辯證法,設置題目了解當代大學生中所認為的宗教與科學二者之間的關系,對“宗教中是否包含著科學”還是“宗教信仰是一種迷信”來了解當代大學生是否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宗教和科學,宗教與迷信關系的情況。
(四)了解學生信仰宗教后,對其個人的影響程度,即從信仰宗教當中有何獲得,從而有針對性加強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由意識指導當代大學生行為,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的對策與建議
(一)對策
1.在校內外和網上遇到傳教人員,首先不輕易相信他們的宣傳,不接受、不信教、不傳教,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和個人困惑,以免被誤導;然后馬上向學校輔導員、班主任和保衛處等相關人員或部門進行反映和舉報。
特別強調的是在校內外,要控制自我,堅決抵制和拒絕到非宗教場所參加任何宗教活動;避免在不明真相和利益蒙蔽的情況下參加非法傳教組織開展的活動;拒絕參加打著致富、公益、就業創業、興趣愛好分享等旗號開展的宗教活動[5];提防“同鄉會”、興趣愛好社團等容易親近的群體利用聚會集會進行宗教宣傳。
2.在互聯網上,堅決做到不登錄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若有發現及時向有關網絡部門進行舉報。
3.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宗教信仰。作為一名輔導員,一是了解學生的風俗信仰及其背后的歷史,發掘并肯定其風俗信仰的存在價值、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同一性、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二是了解其風俗信仰的表現方式和特點,如飲食文化、服飾和祭祀活動等,帶頭做到并引導其他學生不妄加評論[6]。三是了解其風俗信仰中的禁忌,最為重要的是避免無意的侵犯。四是正確引導該學生在校內的行為規范,避免觸碰國家的法律法規、學校的校紀校規。
(二)建議
基于輔導員視角,通過總結分析,可落實到具體執行層面對抵御和校園防范傳教滲透工作進行不斷的調整、優化和鞏固,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頂層設計提供有效的方法與思路:
1.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事關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7];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從而確保校園意識形態安全工作。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理機制的思路,加強溝通形成社會各方相互協調配合的良性機制,有效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在校內,由組織部、宣傳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由教工黨團員帶頭,先自身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專任教師和輔導員再帶領學生以“黨-團-班”的三級聯動模式進行學習,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學“四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教育,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正能量。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功能缺失,將我國宗教法律規范、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政策,特別是我國高校進行宗教滲透活動的現實形勢以及防范措施納入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并開展專題學習,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幫助同學們明確教育和宗教相分離、黨員團員不得信仰宗教、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進行等基本原則和要求,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防范和抵御校園傳教滲透的作用[8]。
4.構建抵御高校校園傳教滲透工作長效機制,結合黨日、團日活動常態化開展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的主題教育,向學生們介紹校園傳教的形式、內容、方式和處置方法,介紹地下教會、宗教極端組織和邪教組織的危害性[9]。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全面了解目前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學生為代表的對于宗教的認識與看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數據,為后續全面開展高校大學生宗教信仰調查提供基礎與支持。利用好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對如何防范高校傳教滲透進行案例分析,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的意識形態教育。
5.輔導員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負責,加強對學生社團組織的管理,落實舉辦講座、報告、分享研討會等審批制度,壓實校內各二級部門“一會一事一審批”主體審核責任,對活動內容、校外人員、贊助方等各環節嚴格把關,防止地下宗教組織借校園文化活動等機會、學術文化交流等名義進行傳教滲透;采用互動式、交互式教學,運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教學手段,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積極配合校內外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黨支部,做好教育引導幫扶工作。
6.在“立法、執法、守法”三方聯動、“家長-高校-社會-政府”社會共治,形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有效地規制高校內傳教活動。通過全方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構筑牢固的思想防線,對高校的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提供幫助和啟示,維護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
參考文獻:
[1]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ZY16171黨支部組織開展“自覺抵制傳教,共建和諧校園”主題交流活動,2019,網絡文章.
[2]于連東.校園安全工作研究——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J].決策探索(中),2019(01):24-25.
[3]侯利民.大學生信仰現狀及防范抵御對策研究——以高職院校為例[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2(03):56-59.
[4]高職學生宗教信仰調查思考,2017,網絡文章.
[5]謹防校園非法傳教,篤志大學理想之求,2018,網絡文章.
[6]中華民族全探秘[J].科普童話,2014(04):4-7.
[7]趙會利.強化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思考[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5,17(02):112-114.
[8]柴國生.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防范和抵御校園傳教滲透作用的思考[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4,25(05):61-64.
[9]面對校園傳教該怎么辦?-中央民族大學黨委統戰部,2016,網站文章.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廣東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