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磊
摘要:目的:分析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的傷殘鑒定。方法:對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病情特點及并發癥予以分析,并對傷殘鑒定結果進行總結。結果:從肋骨骨折部位(包括重復計算)分析,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中,46件為第4-7肋骨骨折,占比為92.0%,15件為第1-3肋骨骨折,占比為30.0%,14件為第8-10肋骨骨折,占比為28.0%,4件為第11-12肋骨骨折,占比為8.0%,第4-7肋骨骨折占比最高。從并發癥分析,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中,16件發生呼吸困難癥狀,占比為32.0%,4件發生血胸癥狀,占比為8.0%,2件發生氣胸癥狀,占比為4.0%,呼吸困難癥狀發生率最高。從傷殘鑒定結果來看,12肋以上骨折18件被鑒定為九級傷殘,6肋骨折32件被鑒定為十級傷殘。結論:對于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的傷殘鑒定,可以以骨折數目為依據,并結合并發癥進行,確保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交通事故;肋骨骨折;傷殘鑒定
現階段,隨著經濟水平發展,加上交通事業發展,這也使得交通事故發生率呈現出遞增趨勢[1]。在交通事故中,胸部損傷屬于常見損傷,而在胸部損傷中,肋骨骨折最為常見,對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進行傷殘鑒定也是常見問題,這不僅關系著責任劃分,同時也關系著賠償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重視[2]。本次研究分析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的傷殘鑒定,報告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均選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其中男女比例為34:16,年齡最大77歲,最小22歲,均值(59.13±7.78)歲,其中30例年齡超過60歲,20例年齡在60歲以下。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所選病案例的骨折部位及并發癥等情況,根據《法醫學人體傷殘檢驗規范》中相關標準進行傷殘鑒定。
1.3觀察指標
對病情特點及并發癥予以分析,并對傷殘鑒定結果進行總結。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數據信息均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予以分析,其中包括兩種資料信息,一種是計量,另一種為計數,前者按照(x±s)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檢驗,后者則按照(n/%)方式展示,檢驗方式為X2,以檢驗結果是否<0.05為準判定是否有意義,若<0.05則有意義,反之則無意義。
2結果
2.1肋骨骨折部位(包括重復計算)分析
從肋骨骨折部位(包括重復計算)分析,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中,46件為第4-7肋骨骨折,占比為92.0%,15件為第1-3肋骨骨折,占比為30.0%,14件為第8-10肋骨骨折,占比為28.0%,4件為第11-12肋骨骨折,占比為8.0%,第4-7肋骨骨折占比最高。
2.2并發癥分析
從并發癥分析,50件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案例中,16件發生呼吸困難癥狀,占比為32.0%,4件發生血胸癥狀,占比為8.0%,2件發生氣胸癥狀,占比為4.0%,呼吸困難癥狀發生率最高。
2.3傷殘鑒定結果分析
從傷殘鑒定結果來看,12肋以上骨折18件被鑒定為九級傷殘,6肋骨折32件被鑒定為十級傷殘。
3討論
肋骨屬于扁骨,呈長條形,無骨髓腔,構成包括肋軟骨和肋骨,正常成年人有12對肋骨,其中第1-7肋骨又被稱為胸骨肋,利用軟骨與胸骨相連,稱為真肋;第8-10肋又被稱為弓肋,未連接胸骨,稱為假肋,其前方利用軟骨與上位肋骨依次連接;第11-12肋被稱為浮肋,在腹壁肌層中,前端處于游離狀態。按照所在位置可以將肋骨分為四類,一是頸段,即肋頭至肋結節;二是后段,即肋結節至腋后線,三是腋段,即腋后線至腋前線,四是前段,即胸前線至肋前端[3]。從大體上來看,胸廓呈圓錐形,上窄下寬、前后扁,為斜行走行,后上前下,前段、后段與冠狀面接近,走行相對水平,腋段與矢狀面接近,走行較陡。平靜呼吸狀態下,膈面約平,第10后肋或第6前肋端處于水平狀態;深呼吸狀態下,膈面上下移動,幅度為1-3個肋骨,通常在3-6cm左右[4]。在呼吸運動過程中,肋橫突關節、肋頭關節連線形成運動軸,前肋將提高,后肋則相對固定,肋體向外伸展。
據相關研究指出,在交通事故損傷中,肋骨骨折發生率在7%左右,而在胸部損傷中占比在40-60%左右[5]。本次研究顯示,發生肋骨骨折的案例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這與男性交通活動參與度高有關,因此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同時中老年人群發生率比青年高,這與其骨質疏松、骨脆性增加、強度減小有關,因年齡增長,骨對外力的抵抗作用減弱,增加了骨脆性,因此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本次研究顯示,從肋骨骨折部位來看,第4-7肋骨骨折占比最高,第1-3肋骨骨折次之,這主要是因為第4-7肋骨較長且位置固定,因此容易發生骨折現象,而第1-3肋骨相對較短,而且可以受到肌肉、肩胛骨以及鎖骨保護,因此骨折發生率較低。雖然第8-10肋骨較長,但不直接連接胸骨,而與肋弓連接,可以起到彈性緩沖效果,因此骨折率較低。另外第11-12肋骨前段游離,具有較大的活動度,因此可降低骨折率。在肋骨骨折傷殘鑒定中,可以以病史資料、影像學檢查資料為依據,綜合分析診療過程,特別是法醫讀片,除需要對每根肋骨走行、形狀、密度予以觀察之外,還需要通過法醫學手段,與骨折部位、并發癥等相關,對肋骨損傷進行分析,再分析其與交通事故之間的聯系,進而做出準確判定。
綜上所述,對于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的傷殘鑒定,可以以骨折數目為依據,并結合并發癥進行,確保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張運樓,劉青青.肋骨骨折傷殘等級重新評定4例[J].法醫學雜志,2015,01(06):493-494.
[2]林輝.淺論肋骨骨折傷殘鑒定案例分析[J].健康必讀,2018,01(26):241.
[3]樊曉麗,高運申.肋骨骨折傷殘鑒定一例[J].法制博覽,2018,02(05):113,112.
[4]韓懿嵐,周成亮.法醫學鑒定與肋骨骨折漏診的關系分析[J].飲食保健,2017,04(15):101.
[5]彭俊震,陳輝斌.法醫學檢驗鑒定中肋骨骨折的傷病關系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1(35):154.
(山東省勝利油田中心醫院 山東東營 2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