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燕
摘要:目的: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先天性巨結腸患兒中的價值。方法: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新生兒室共收治7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將這7名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干預,對比兩字患兒父母在治療前后的總滿意程度。結果:實驗組患兒父母總滿意程度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于先天性巨腸結患兒的效果非常顯著,能夠使患兒父母對于疾病的認識更加清晰,降低焦慮感,提高對于護理流程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先天性巨結腸患兒
前言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赫什朋?。℉D),是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由腸神經元缺如引起,多見于乙狀結腸、直腸。受累腸管發生痙攣狹窄,無法像正常腸道一樣蠕動,腸內容物沒有辦法正常排出,堆積在腸道內,導致病變近端的腸管嚴重擴張,逐漸形成巨結腸改變,所以稱為先天性巨結腸[1]。在常規治療手段中,手術是治療的最好方法,手術前的護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好的護理模式能夠幫助患兒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減輕病痛帶來的折磨甚至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因為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年齡較小,患兒比起護理人員更依賴父母,所以醫護人員并沒有辦法替代父母的作用,這時,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護理模式旨在最大限度提高患兒父母對于先天性巨腸結的了解程度,探討護理模式的選擇能夠給患兒及患兒家屬帶來的好處[2]。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新生兒室共收治7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4名,男童2例,女童2例,年齡10-25天,平均年齡(17.5±1.2)天;對照組3名,男童1例,女童2例,年齡15-28天,平均年齡(21.5±1.4)天。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本研究的患兒及其父母。(2)符合先天性巨結腸的臨床表現。(3)年齡≤28天。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者;(2)存在手術禁忌證者;(3)對麻醉藥物過敏者。本院倫理會對本研究全程知情。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主要進行對患兒各項身體機能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并且對患兒父母進行教育支持,包括在入院時給患兒家屬進行疾病概念宣傳、手術風險以及手術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的癥狀,住院期間對于患兒的飲食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患兒攝入足夠的營養。并且在術后對患兒家屬進行注意事項的講解,保證患兒頂定時排便,提醒患兒家屬在出現不良反應時及時送醫。
1.22實驗組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干預,具體步驟如下:可立建立合作小組。本研究以一名責任護士、一名主治醫師、一名研究者及患兒家屬成立合作小組,在了解患兒家屬對于該種疾病的了解程度后進行科普討論,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定干預計劃及目標,保證手術能夠順利進行。(2)術后觀察患兒情況,在出院后的2-20周,定期向患兒父母進行隨訪,對患兒目前的健康情況以及患兒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估。(3)囑托患兒家屬在出院六個月后來門診進行復查,并且再次評估患兒恢復情況及父母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1.3療效標準
以兩組患兒家屬對于護理流程的總滿意度為判斷標準,非常滿意:患者對護理流程非常滿意;滿意:患者對護理流程無異議;不滿意:患者對護理流程不滿意。其中患者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1.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n=4),非常滿意2例,滿意1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度3例,占比75%;對照組(n=3),非常滿意0例,滿意1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1例,占比33%;(x2=130.667,p=0.001)。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家屬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先天性巨結腸是小兒外科常見的胃腸道發育畸形之一,其發病機制為遠端結腸的神經節細胞缺如 而引起腸管持續性痙攣和狹窄,并由此導致近端腸管內容物無法正常排出而出現代償性的擴張與肥厚,最終形成巨結腸[3]。常見的臨床癥狀為新生兒腸梗阻、頑固性便秘及反復發作的小腸結腸炎[4]。
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逐漸普及的過程中,這種護理方式被廣泛運用于多種小兒疾病護理上,這種護理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患兒緩解疾病帶來的折磨,更加能夠幫助患兒家屬對于疾病研究有更深層的了解,有利于有效緩解患兒家屬的焦慮感,提高患兒家屬對于疾病治愈參與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更快地戰勝病魔[5]。
綜上所述;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非常適用于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護理,能夠有效幫助患兒減輕痛苦,帶動患兒家屬參與到對于患兒的治愈中來,價值不可估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莊梅蓉,林幼玲,黃瓊梅.護理干預在先天性巨結腸術后患兒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29):109-111.
[2]蔣艷,楊丹丹.護理干預在先天性巨結腸術后患兒中的應用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3):65+93.
[3]杜盼盼.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4):164.
[4]陳榮,史雯嘉.延續性護理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照顧者健康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01):76-78.
[5]徐志華.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先天性巨結腸患兒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9,36(05):489-492+497.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醫院.綿陽市中心醫院 四川省綿陽市 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