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東勇 白俊峰 趙祥云


摘要:隨著供應鏈環境的形成,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來越明顯。本文分析了煤炭企業物資采購供應商管理現狀,通過完善供應商選擇、關系管理、考評管理和激勵等制度的建設完成供應商管理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為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作者提出將供應商管理提升至企業管理層面、戰略發展層面的高度由企業高層統籌規劃,通過建立有效的供應商管理模式,帶動供應鏈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供應鏈;供應商關系管理;激勵制度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市場競爭方式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市場競爭由過去的一個企業的單打獨斗轉變成為了“強強聯手”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1]。很多企業也正在嘗試從單純的成本競爭優勢向基于資源的競爭優勢的探索和轉變[2]。基于供應鏈模式下的供應商管理模式正在發揮重大的作用。
1.供應鏈的基本概念
供應鏈的定義是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組織所形成的網鏈結構[3]。煤炭行業的供應鏈,以煤礦企業為核心企業,從材料、構配件、工器具、設備、貿易服務到物流配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煤炭交付給煤炭使用企業,將物資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代理商、服務代理公司、煤炭企業連城一個整體的網鏈結構。基于供應鏈下,所謂的競爭由原先的一個單獨的企業和另一個單獨的企業間的競爭,轉變成為了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
2.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供應鏈是由若干個節點企業共同形成的,這些節點企業就是為核心企業提供材料、工具、設備等的各家供應商。供應商和供應商之間以合作競爭的相處模式,成為了企業生存的新方法[4]。
現在企業之間相互配合、參與、競爭形成核心力量互補效應。原本相互競爭的企業之間正在達成共識、結成聯盟,共同開發新技術、共同分享科技進步的成果。
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集合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工作流、組織流,任何一個環節的差錯,都會直接降低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5]。通過相互協作、各盡所長、互補短板的方式將諸多供應鏈的諸多影響筑牢,形成整體的戰斗力,最終實現供應鏈整體協調運作的目的。
3.供應商管理現狀
本文分別以采購方、供應商兩個維度分析供應商管理現狀中的不足,進而找出改進的供應商管理改善的方向。
采購方視角:核心企業雖然都試試了供應商考評管理辦法,但考評結果在實際工作中沒有發揮其指導意義。現階段,考評辦法缺乏客觀全面、系統的評價指標,人為影響因素較大。
供應商視角:采購方只想最低價中標。所謂的供應商管理也是流于形式,采購方沒有對質量好、性價比高、服務有的供應商給予充分的認可,供應商合作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被充分調動起來。
4.供應鏈下供應商管理的目的和風險
4.1供應商管理的目的
狹義上,實施供應商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有效的管理體系為企業找到優質的物資供應商,用以確保供應商所供貨物能夠滿足對質量、數量、準時以及技術服務方面的要求。通過對供應商的考評,將不能滿足采購需求的供應商清除出供應商目錄,積極引進優質供應商,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廣義上,通過發掘和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優勢互補,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將個別供應商的優勢,轉化為核心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而成為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勢[6]。實現供應鏈上的共贏,將供應鏈變成共贏鏈[7]。
4.2供應商管理的風險
外部風險:供應商自身的經濟或經營活動變化產生的各種供應鏈風險,國外經濟環境變化、產業鏈結果變化、國際經濟政治以及國內行業政策的調整、經濟政策的調控等帶來的風險。
管理風險:采購方由于自身生產計劃性不足、物資計劃與實際生產偏差大,造成長賬齡物資積壓、庫存資金占用巨大、到貨后領用不及時、財務資金壓力增大等情況的發生。
供應風險:供應商所供產品的質量、數量和到貨及時性是保證企業正常生產充分、必要條件。對于獨家供應的產品生產企業很可能會對供應企業過分依賴,特別是影響生產關鍵線路的設備和物資,如果供應商不能保質保量按時履約所帶來的后果,可能會對煤礦安全生產形成重要的制約和影響。
5.供應鏈下供應商管理的積極意義
煤炭行業中,供應商是指以煤礦企業為中心,為其提供生產過程所需的各種材料、設備、備品備件、工具和其他資源的企業。要保證煤礦井下正常的生產不間斷和技術創新,可靠的物資供應商就是煤礦企業得以有序生產和技術創新的有力保障。供應商管理同時也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工作內容,煤礦企業應大力發展戰略伙伴供應商,將其納入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計劃中。
6.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實施
供應鏈環境下,核心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應綜合價格、性價比、服務、技術革新能力、設計水平、技術攻關等方面的能力,不能只考慮價格[8]。優秀的合作關系,不僅讓供應商自身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掘,更重要的是通過完善供應商激勵機制、實施供應商績效管理充分調動供應商的積極性和配合度。
6.1供應商選擇
按照生產物資對生產影響程度劃分,將企業生產所需物資劃分為戰略物資、重要物資和一般物資三大類[2]。不同種類的物資對于企業生產需求的重要程度也有差別,對生產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根據物資的重要程度差別,選擇相適宜的供應商,建立差異化的合作關系模式。
6.1.1供應商準入評審:對供應商的選擇主要要素包括是物資性價比、發貨情況、技術服務、商譽度、售后服務、設計水平、生產能力等。在選擇供應商過程中采用百分制打分的辦法,根據得分由高向低的順序推薦成交供應商候選人。
a.加強對供應商準入制管理,包括申請、資格預審、準入審批,準入的供應商能夠在其準入的目錄范圍參與公司采購業務[9]。
b.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新產品、節能環保型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供應商符合準入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可優先準入[9]。
6.1.2供應商選擇策略
a.戰略供應商:戰略物資,這類物資價值非常高、庫存占用資金很大,對生產至關重要。對于這類物資的供應商應致力于與實力佳、服務好、質量優的供應商,應與其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締結戰略聯盟關系。
b.關鍵供應商:重要物資,除戰略物資、一般物資之外的物資,它們的總價值不高,庫存占用資金一般,對于企業生產影響卻比較重要。對于這類物資的供應商選擇,應選擇合理最低價的供應商,通過構建合作競爭關系,維持長期合作關系,從而降低成本和供應風險,建立關鍵供應商關系。
c.一般供應商:一般物資,這類物資包羅萬象,但其總價值低,對企業的重要性也很低,因此被視為不重要的庫存[10]。這類物資供應商的選擇應該充分引入競爭,通過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選擇合理最低價作為成交供應商,建立一般供應商關系[10]。
d.代理供應商:進口設備及物資,為了降低煤礦企業的采購風險,對于進口設備及物資建議采用進口代理商。這樣,不僅省去了采購、管理實施、跨境實施過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降低了跨境采購的政治、法律、業務風險。
6.2供應商關系管理
供應鏈經濟條件下,供需雙方由原本簡單的買賣關系升級成了伙伴關系。供應商關系管理是維護和改善供應鏈上游供應商的關系,進而達到與供應商建立和維持長久、緊密的合作關系的目的[11]。企業的競爭也升級成了所在價值鏈、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環節中的任何一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提升和發展,致力于煤礦生產領域學科前沿的開發和研究的企業不僅能帶動整個供應鏈提升,更能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指標。現階段,國家大力推進綠色礦山、智慧礦山的建設,采礦工程設備將向遙控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尤其是無人化系統對礦山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安全生產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賴于技術的革新[12]。煤礦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升級、技術創新引領行業先鋒,離不開潛心鉆研的設備生產單位、設計研發單位的專業服務,它們擅于為煤礦提供定制化、精準化、全方位的服務,制定集成解決方案。煤礦企業與供應商同發展、共進步帶動行業發展是供應鏈模式供應商管理的目的,更是供應鏈管理的終極目標。
6.3供應商考評管理
對供應商定期實行“動態考核、扶優汰劣”的考評管理,通過建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供應商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從合同履約情況、售后服務、危機處理、服務響應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動態考評,引入退出機制,優化供應商資源,有效防范供應風險,結合日常管理與定期考評兩個方面進行考評。
供應商考評的考評頻率為2月一次,據考評得分結果的高低,將供應商分為A級、B級、C級、D級四個評分等級。
對評分等級不合格的供應商應及時清理出供應商目錄,具體規則如下:
6.3.1凡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或出現質量問題,整改措施屢次得不到改進,且質量得不到提高的,不能滿足物資技術要求的。
6.3.2凡發生欺詐、違約、背信的不法行為,造成惡劣影響,且行為得不到糾正的。
6.3.3供應商考評結果為D級定為不合格供應商予以淘汰。
6.4供應商管理的激勵機制
6.4.1價格激勵:“價格”是調動供應商參與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即從保護價格公平性出發,將報價低于生產成本的報價定為:無效報價,也是對其他合理報價供應商權益的一種保護。支持供應鏈利潤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供應鏈企業間的有效運行。
6.4.2訂單激勵:采購商通過對同一種物資同時選擇多個同等質量的供應商,加強供應鏈內部的競爭機制。供應商的考評等級越高獲得訂單的數量就會越多,這對供應商來說也是一種激勵。
6.4.3淘汰激勵:淘汰考評等級為D級的供應商,吸引更多優質供應商進入到供應鏈中來。同時也給評判考評等級低的供應商為避免被淘汰也會有危機感,從而加大自身業績的改進力度。
6.4.4組織激烈:穩定且長期的合作方式是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方式。在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對于連續6次評價等級為A級的供應商,在供應商選擇過程中可以給A級供應商在原有分數基礎上“加1分”,然后按照最終得分高低進行推薦,同等分數條件下優先推薦的方式[13]。
6.4.5技術激勵:技術成就未來,邀請掌握并立足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的供應商深度參與核心企業的技術開發。大力引進新技術產品、節能環保產品,用以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對于供應商挖掘自身潛力、加強自身建設、拓展市場占有率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
6.4.6商譽度激勵:商譽度是只無形之手,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它不僅反映了所供產品的被認可程度。對于連續6次考評結果為A級、B級的供應商,給予商譽度的獎勵,也是一種良好的促進合作的方式。
6.4.8付款激勵:對于供應商來說,銷售重要,回款更重要。按照供應商考評結果可以在合同約定的條件下提高付款比例,加大優質供應商資金付款比例。下面以合同注明到貨款支付金額為項目總金額的80%為例進行說明:
結語 基于供應鏈的供應商關系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文章提出企業基于供應鏈環境下提供優化供應商選擇、關系管理、考評管理、激勵制度調動供應商的積極性和合作度,努力研究和探索適用于煤炭企業的供應商管理的模式。為此,本文作者提出以下一些參考建議
1.供應商管理不僅要“引進來、留得住”而且“用得好、高成長”。通過價格激勵、訂單激勵、淘汰激勵、組織激勵、技術激勵、商譽度激勵、付款激勵多方面調動供應商的合作度,不僅能夠維系良好的合作關系,更能推動供應商向高科技企業邁進,從而提升產業供應鏈競爭力,不斷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2.核心企業要關注供應商關系管理的重要性,將供應商的利益與核心企業的利益相掛鉤,發展可持續的供應鏈,打造供應鏈核心的競爭力[14]。
3.將供應商管理提高到企業管理層面、企業戰略發展層面的高度統籌考慮,以供應商管理為抓手,最終實現將供應鏈打造成為共贏鏈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志伙.需求中斷下的供應鏈模型[D].湖南:湖南大學,2007.
[2]齊云英.供應鏈下供應商關系管理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8):112-113.
[3]GB/T18354-2006,物流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質檢出版社,2006.
[4]張林子.基于供方業務獨占的壟斷供應商管理新方法研究[J/OL].http://sqsq.qikan.com.cn/ArticleView.aspx?titleid=sqsq20170653,2017.
[5]仲衛國,張曉拔.基于供應鏈的造船企業供應商關系管理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40-44.
[6]甄立波.J公司供應商管理改進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大學,2015.
[7]吳勇毅.供應鏈變身“共贏鏈”[J].銷售與市場,2013,12:85-87.
[8]毛會芳.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研究[D].湖北:武漢大學,2005.
[9]趙書貴.煤炭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流程分析[J].管理觀察,2015,16:71-72.
[10]徐偉.探析ABC分類法,加強企業物資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1:67-68.
[11]蔣志鴻.加油站便利店的供應商關系管理[J].石油庫與加油站,2013,22(6):39-41.
[12]姜煥琴.智能化是礦業發展的必然趨勢[EB/OL].http://www.zgkyb.com/yuqing/20201103_64954.htm,2020-11-3.
[13]楊娟.基于供應鏈的煤炭企業供應商管理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4,34(12):61-47,51.
[14]喬瑞芳.基于物聯網的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D].山東:中國海洋大學,2014.
作者簡介
雷東勇,生于1976年12月19日 籍貫:湖南省,民族:漢,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專業:控制工程,高級工程師
白俊峰,生于1985年9月7日 籍貫:內蒙古,民族:漢,畢業于黑龍江科技大學 ,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級工程師
趙祥云,生于1983年11月19日 籍貫:山西省,民族:漢,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專業:土木工程,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