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舟






摘 要:鄉村醫療是整個醫療體系的神經末梢,了解鄉村醫療衛生情況,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幸福感。線上就診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們就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線上就醫與鄉村醫療結合,有利于村民對于自身的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以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X村為例,對于X村的衛生醫療現狀及在線就診接受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并展開探究,給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鄉村醫療;鄉村振興;線上就診
Abstract: Rural medical care is the nerve ending of the entire medical system. Knowing the medical and health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is helpful to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Online medical treatment rel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great convenience for people to seek medical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medical treatment and rural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villagers’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of their own diseas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Take X Village in Xiaguanying Town as an example, conduct on-site investigations on the health and medical status of X Village and online medical acceptance, and launch explorations to provide further solutions.
Keywords: rural medical care; rural revitalization; online medical treatment
一、調查背景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同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1]。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是我們鞏固和維護脫貧攻堅成果的“攔路虎”。部分偏遠鄉村“看病難”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線上就診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對于目前部分偏遠鄉村來說是“望塵莫及”的,鄉村醫療衛生情況帶給了線上就診莫大的機遇。這些機遇有哪些呢,如何將線上就診引入別老百姓的實際生活中去,是筆者研究的重點。
二、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鄉村醫療衛生的市場需求以及當地老百姓的就醫需要,筆者深入夏官營鎮X村,了解當地村民的就醫需求及就實情況,結合線上就診的發展,為當地老百姓的就醫提供便利。
三、主要調查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
收集國內外關于鄉村醫療和線上就診的文獻,閱讀梳理,作為本文研究和后續的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調查研究法
設計出本文的調查問卷后,實地走訪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X村,了解當地的醫療衛生情況,向不同年齡段的村民發放問卷,從而收集本文所需的數據,為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三)統計分析法
問卷收回后,將收集到的有效問卷進行整理,使用SPSS FOR Windows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本研究主要運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有:信度與效度分析、因子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等[2]。
四、調查內容及結果
此次調查,我們在夏官營鎮X村共發放問卷574份,收回有效問卷438份,有效問卷率達76.3%,因此此次調查問卷的結果可以作為調查研究結論依據。
(一)就醫需求
我們從夏官營鎮政府處了解到目前X村約有一半的村民年齡都在60歲以上,其中70歲以上的老人占該村現有總人口的7%左右且X村目前暫無衛生室。從回收來的有效問卷上來看,平均一個月要去3次以上的70歲及以上的老人數量較多,就醫需求量大。但離X村最近的G村衛生室大約4公里左右,路程較遠,增加了村民的就醫難度。
數據表明,有275名69歲及以下的村民在過去一個月內平均要去診所就醫兩次,就醫需求量較高。
此外,X村就醫需求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經村民口述及有效問卷整理,在過去一年中,需要兒科門診的村民數最多,高達108人,居于首位。其次是需要中醫科門診的村民數,達90人。再次是需要在外科就診向村民數,有80人。骨科門診需求量最低,僅有30人。
(二)整體就醫滿意度
從回收來的有效問卷來看,X村村民對整體就醫滿意度為“一般”。感到就醫滿意度為“一般”的村民數量最多,高達298人,占有效問卷數的68%。感到就醫滿意度為“非常不滿意”的人數最少,僅有9人,僅占有效問卷數的2%。
經過與村民的訪談交流,不難發現,整體就醫滿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為就醫路途遠、衛生院不能滿足其需求、衛生院人員服務態度不好以及對醫生醫術水平不太滿意。
(三)過去半年內經合療報銷后的整體就醫費用
經走訪調查研究,X村的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植經濟作物。家庭年平均收入在6.6萬元左右,按照每戶四口人來算,村民個人平均年收入為1.6萬元左右。
從計算結果不難看出,與當地老百姓的整體收入情況相比,經合療報銷后的整體就醫費用仍較高,半年內平均就醫費用為3301.3元,約占村民個人平均年收入的20.6%,上下四分位數差值也較大。當地老百姓就醫難、就醫貴的情況較為明顯,因病致貧、返貧率較高。
根據實地調研情況分析,X村整體醫療服務水平較為落后,不太能滿足該村村民的就醫服務需求。
(四)對于線上問診的接受程度
經過對數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村民對于線上問診的接受率較低。主要擔心醫生不能很好的判斷病情、就醫費用高、擔心合療無法報銷以及線上就診操作的復雜性。村民們已經習慣于治病去診所,對線上就診的接納還需較長的時間。
五、調查結果對線上就診的帶來的機遇
(一)豐富就醫科室,滿足用戶需求
線上醫院在請醫生入駐時,應盡可能地邀請不同學科的醫生、專家坐診,滿足用戶就醫需求的多樣化。同時,應當請用戶附近的醫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坐診的服務,滿足用戶就醫的個性化需求。
(二)開發與完善用戶反饋機制
醫生申請入駐時,嚴格審查其學歷、研究方向、職稱以及是否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等各項基本條件。組建一支職稱結構合理、醫術較為高超的常駐醫生團隊。就醫完成后,用戶可以對接診醫生從必要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對于用戶整體評價過低的醫生進行換崗甚至辭退。將用戶的利益放在首位,提高用戶的整體就醫滿意度。
(三)合理管控服務價格
從表2不難看出,就醫成本偏高。線上就診不但可以省去前往醫院的路費,而且高效便捷,更能保護用戶的隱私。線上醫生坐診費應當低于等于醫院,不同職稱的醫生坐診費不同。線上藥品價格應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切實減少用戶不必要的開支。線上就診平臺應當盡快與相關部門合作引入醫保報銷制度,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
(四)線上就診操作通俗化
在開發與完善線上就診軟件或者網頁時,應當盡可能地使得頁面簡潔化,操作簡單化、通俗化,并且配備相應的教程,使用戶輕松上手,節省用戶的時間成本。這樣,也有利于線上就診的大面積推廣。
六、結束語
農村、農民一直是我國的重點研究領域。筆者通過對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X村的深入考察發現,該村村民就醫難是該村的頭號“老大難”問題,當地已經過了幾十年村里沒有衛生室的生活。解決好該村的就醫難問題是當務之急,目前最省時省力的辦法之一就是去線上醫院線上就診,這樣有利于村民們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并得到及時的醫治。然而,村民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如何使得線上就診簡單化、通俗化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X村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是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的一個縮影。解決好該村就醫難問題對于全社會來講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綜上,對于線上就診來說,前途充滿著希望和挑戰性。線上就診平臺要抓住時機,迎接挑戰,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盡可能地降低服務價格,為老百姓提供就醫便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R].新華網,2021.2.25
[2]施奕君.金鹿日化品牌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