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靜
摘 要:海明威是當代美國最具有知名度的小說家之一,其巨大影響就在于塑造了一系列看似痛快淋漓實則無限蒼涼的硬漢形象。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是一部關于生命抗爭的悲壯的詩篇,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義的贊歌。圣地亞哥是海明威筆下一系列硬漢形象的發展與升華。小說用獨特的敘述技巧,展現出人的有限性與無限世界抗爭所形成的悲劇性處境,表達了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推崇和對“硬漢精神”的謳歌。
關鍵詞:老人與海;硬漢;英雄;藝術
《老人與海》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小說描寫了老漁夫圣地亞哥與大海搏斗的故事,這是一位孤獨、失敗,而又英勇無畏、熱愛生活、渴望勝利的老人。魯迅說,悲劇即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老人與海》正是通過對悲劇淋漓盡致的描寫,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了老漁夫圣地亞哥與命運作殊死抗爭的悲壯與崇高。在這部作品中,海明威只用了兩萬六千余字的篇幅,在簡單故事中融合了英雄的贊歌與悲劇,以簡潔洗練的筆法描繪出老漁夫圣地亞哥的人物性格和自然規律、行動、結果帶來的一系列悲劇沖突,使作品在表現英雄精神的同時,交織著許多震撼人心的悲劇特質,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一、“硬漢”圣地亞哥
眾所周知,1954年海明威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之作就是《老人與海》。這部作品描寫的是老漁夫圣地亞哥在海上的捕魚經歷,主要描寫老人制服大魚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鯊魚進行驚險的搏斗的過程,看似簡單,然而作品中的形象卻具有很強的象征意蘊。他用馬林魚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鯊魚象征無法擺脫的悲劇命運,用大海象征變化無常的人類社會,而獅子則為勇武健壯,仇視邪惡,能創造奇跡的象征,圣地亞哥則是人類中的勇于與強大勢力搏斗的“硬漢子”代表,他那捕魚的不幸遭遇象征人類總是與厄運不斷抗爭。
小說中的主人翁圣地亞哥是一位飽經風霜卻有著最堅定眼神的捕魚老人。已經整整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這一事實,對一個以捕魚為生的人來說,不啻于滅頂之災。而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由于運氣不佳,捕魚的同行們都像躲瘟疫一樣遠離他。唯一一個佩服他的小男孩,也被父母接到了另一條船上。老人孤零零的一個人,早晨兩手空空地出海,晚上兩手空空地回來。如此往復,堅持了八十四天。然而生活的艱難,屢遭失敗的打擊,并沒有使老人屈服、妥協。他不抱怨生活的殘酷和命運的不公正,更不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同情。老人深信:人之為人,其意義就在于人具有頑強的意志力。因此他的希望和信心從來沒有消失過,精神上的勝利,使老人在第八十五天的清晨,又自信地獨駕小船,在茫茫大海中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并最終捕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魚的力氣非常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于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
老人的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在一次次的搏斗中,充分展示了一個硬漢的形象。他不屈服命運,無論在怎樣艱苦的環境下,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同困難進行抗爭。
二、“英雄”圣地亞哥
自然環境的惡劣也為英雄悲劇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所以 “鯊魚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圣地亞哥在捕到魚的反航途中遇上了鯊魚群,老人與鯊魚群又進行了殊死搏斗,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他用盡一切手段進行反擊與其搏斗,驚險不亞于捕獲大魚。但什么也無法摧殘他英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一個有著頑強意志和拼搏精神的人,獨戰鯊魚于厄運面前而不屈服。無論在怎樣危險困苦的逆境中,都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鯊魚的出場,讓老人英雄的氣概得到升華。大馬林魚雖然最終沒有能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堅強不屈、敢于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形象。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與挫折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做精神上的強者,勝利者。不要抱怨生活,只需面對挫折,做圣地亞哥一樣的“英雄”。
《老人與海》就是這樣一部不言放棄,以堅強的意志與兇惡的敵手進行一場孤獨抗爭的悲壯贊歌。它展示了不逃避失敗,不向厄運低頭,勇敢承擔責任,迎難而上的“英雄氣概”。小說從圣地亞哥的“背運”開始,年紀老邁,孤獨無依,生活困頓,孩童遠離。望著那面“看去真象是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幟”的補了一些面粉袋的船帆,老人內心涌出的除了對命運難以戰勝的悲愴,更多的是面對厄運的堅定態度:不灰心、不喪氣、不服氣、不認輸。他要再出海打魚,他必須證明自己是有技能和勇氣的。他要在大海中展現他的堅忍毅力和英雄氣概,于是老人接受了苦難和考驗。老人充滿自信,決不屈從于命運的“硬漢性格”也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故事在序幕中也就奠定了勇于行動和承擔責任的基調。老人交了好運,在經過一系列的艱苦搏斗后,大魚終于成了他獵物。當圣地亞哥釣到馬林魚并試圖把它拖到船邊時,人和魚都已筋疲力盡:一個是為了將即將到手的獵物努力拼搏,一個是為了將要失去的生存而奮力抗爭。終于在經過頭腦、心靈、身體交融的拼搏之后,戰利品在握,老人的男了漢氣質和堅忍不拔,敢于擔當,勇于拼搏的“硬漢性格”也在這場斗爭中得到充分表現。
而讓老人的英雄形象更加燦爛奪目的卻是老人勝利返航時與更大更可怕的災難的抗爭。在強大的多的敵人面前,老人不是束手待斃,不是被命運驅使著宿命地等待最終的審判,而是毫無畏懼地向象征巨大厄運的鯊魚群宣戰,并堅定地戰斗到底,直至拖回岸邊的只是一付大的驚人的魚骨架。老人不知道,那一刻,他成了這傳奇故事的主角,成了與大海血肉相連的一體,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三、藝術手法的升華
在作品的兩個沖突高潮中,我們看到的是生命與生命的對峙,生存與死亡的爭奪。人生理想的追求必須鍥而不舍,即使付出重大的代價落得一場空也往往在所不惜,這就是老漁夫圣地亞哥的做人準則和風度。海明威極其重視人之為人的勇氣,只有有了它,人在運用自己生命力去抗爭人生一切痛苦與災難時才會感受到一種勝利和自豪的情感。
故事這樣結尾:“在大路另一頭,老人的窩棚里,他又睡著了。他依舊臉朝下躺著,孩子坐在他身邊,守著他。”老人正夢見獅子,因為老人認為獅子勇武健壯,仇視邪惡,能創造奇跡,在老人的心底里,他仍然有著不息的希望和斗志。這正是生命尊嚴最高形式的表現,惟其如此,我們既能感到老人的無奈和悲哀,更能感到老人的威嚴和偉大。關鍵是你會夢見“獅子”么?你還會準備“出海”么?再出海,你就會有勝利的希望。
綜上所述,小說體現了海明威成熟的藝術風格,表現在對孤獨的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人物的大量內心獨白,刪減到“電報式”的語言,深藏情感的形象、景物等。另外,在現實主義基礎上,作者恰當地運用了意識流手法,如聯想、獨白、夢境等,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硬漢”性格的內涵。無可否認,圣地亞哥事實上是失敗了,但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是無法抗拒的。就是這樣,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圣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這就是海明威所歌頌的人類精神——一種永不被摧毀的精神。“硬漢子’圣地亞哥老人雖是悲劇人物,但更是英雄,在他身上的精神是不朽的。海明威以高超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永不言敗的英雄形象,成就了一部玲瓏剔透的藝術精品,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他用立體的多方位視角塑造形象,從而加大作品容量與深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借鑒。
參考文獻:
[1]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版。
[2]張潤萍:試論海明威小說主題的形成《學習與探索》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