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地下室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整體建筑工程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若是地下室結構設計存在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整棟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還會給居民帶來極大的人身安全隱患。因此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需要加大重視力度,針對地下室結構設計進行系統且全面的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本文重點分析了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旨在確保地下室結構具備良好的穩定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
引言:
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領域的發展空間也在不斷向外擴展。由于地下室主要是整棟建筑物的最底部,其結構設計質量對建筑項目整體質量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在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設計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不斷克服地下室結構設計難點,依據相關設計要點和地下室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設計方案,不斷提高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一、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難點分析
由于地下室建筑的特殊性,致使結構設計比較復雜,而且設計范圍涵蓋了、防火防水、抗震排水、通風照明等。建筑工程地下室長度五設計規定長度不一致的時候,則需要將結構設計和建筑設計進行對比并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合理設置變形縫才能有效降低該問題的發生。變形縫的增加會給地下室結構設計帶來更大的困難,尤其對于建筑防水設計來說存在極大的難度,所以最好盡量減少變形縫的設置。另外有些建筑物的地下室是屬于大底盤地下室,對抗浮設計具有極高的要求,導致設計方案總是無法滿足相關規范要求或設計標準。地下室結構設計是建筑工程基礎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其涉及范圍廣泛,同時容易受到材料、溫度、設計等因素的影響,尤其需要確保地下室結構穩定性能與整體建筑安全性能具有息息相關的聯系,所以地下室結構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且難度較大的工程。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
(一)平面結構設計
平面結構設計是最為基礎的設計部分,在進行地下室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到地下室結構的承載能力,并且還需要確保地下室整體布局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另外應當提前對建筑物占地面積和內部空間布局進行實地考察,根據所考察的詳細情況和數據資料合理進行地下室平面結構設計與規劃。由于住宅樓的地下室是供整棟樓業主使用的,所以不同業主對地下室的功能要求也是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進行空間布局和規劃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為了滿足業主對地下室的多樣化功能要求,提高空間布局和規劃的靈活性。一般酒樓這類性質的商業樓地下室主要以扁平結構為主,并設計成占地面積較大的停車場,對地下室停車場的承載力和面積具有一定的要求,主要為了滿足客戶的停車需求。由此可見,在地下室平面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到住戶的實際需求,不斷增強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外墻結構設計
地下室外墻需要承受來自上部建筑物所產生的壓力,在外墻結構設計中需要根據上部建筑物的壓力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合理利用材料,尤其上部建筑物重量所產生的壓力對外墻結構的承載力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大風天氣狀況下也會對外墻結構的穩定性產生一定的壓力,因此在外墻結構設計中應當全面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影響,以此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穩定性符合相關要求與規定。此外設計師應對地下室結構的壓力進行準確的計算,對各構件進行科學系統的設計,有效實現地下室外墻耐壓性能與有關要求的相一致。
(三)抗浮和抗滲設計
在進行抗浮設計的時候必須對地下水位以及其變化范圍進行觀察和分析,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對地下水位以及其變化情況進行及時的關注,也沒有深入考慮過實際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滲水現象,這樣的忽視會導致地下室的抗浮穩定性不足,進而會引起地下室結構損壞等問題。混凝土特性包括了變形、強度、和易性,因為受到其特性因素的影響,致使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問題頻頻發生,進一步會發生滲漏現象。因此在抗滲設計中需要針對滲漏現象制定預防措施,如合理設置膨脹帶、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膨脹劑等。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滲漏現象的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四)頂板結構設計
頂板是主要是連接地下室結構與頂部建筑物的部分,需要提高對頂板設計的重視度,才能有效確保地下室頂板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出現頂板部分晃動等問題。設計師需要根據地下室現場實際情況合理改善地下室結構與上部建筑物的協同作用,并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事先對設備的管道高度進行詳細的分析,避免出現設計高度不符合實際要求的情況,確保保護土層的厚度與相關要求相符合。另外需要確保地下室頂板結構承載力值的準確度,才能更好地分析頂板結構的高度,尤其需要全面考慮到地下室頂板結構實際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部分設計師在設計頂板結構的時候會考慮到爆炸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然后對該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此保障頂板結構的穩定性。
(五)防水設計
建筑工程建筑物地下室漏水和滲水問題一直是存在的通病,若是不及時解決漏水或滲水的問題,長期以往對地下室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容易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地下室主體結構的防水設計時,一般會采用防水混凝土預防滲水和漏水現象的發生。常見的防水混凝土主要包括了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和膨脹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在選擇防水混凝土的過程中,需要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抗滲水平要求進行充分的了解,結合實際要求選擇合適的防水混凝土,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而在開展接頭防水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變形頭等薄弱環節的防滲防水作業加以重視,并在該環節做好科學全面的防水措施,比如合理設置止水帶等措施,能夠確保建筑工程地下室主體結構的防水質量與效果,進而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
(六)抗震設計
抗震設計是建筑工程設計的核心,作為工程設計師需要對抗震設計投入高度關注。我國地域廣闊,但是很多地區處于地震高發區,一旦出現地震等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嚴重的話還會對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對于建筑工程抗震設計需要加大關注力度,在進行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抗震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地下室深度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地下室主體結構的承載力、穩定性和變形是否符合有關要求。另外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抗震性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時,應當合理選擇地下室墻體結構和材料。當抗震設計完成后,需要依據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設計圖紙,優化地下室結構設計方案,如此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抗震性能。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當前我國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的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設計程序復雜、實際情況考慮不周全等問題,且地下室結構設計質量的優劣對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對地下室結構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進行分析和研究,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學性,才能有效保障地下室結構的穩定性,進而有利于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長久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宜生.淺談地下室工程的結構優化設計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8).
[2]付臻瑜.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探討[J].綠色環保教材,2019(1):86.
[3]徐琛,戚承志,陳昊祥,李博寧.縱向剪切波作用下長型地下結構與Pasternak地基相互作用研究[J].北京建筑大學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