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蕾 施天玲

依托積極的政策引導、完善的配套支持,高新區滸墅關成功吸引一批科技創新項目入駐。過去一年,各大載體平臺共引進100余個優質項目、3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落地。
同時,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需求對接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匯聚起了滸墅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科技創新永遠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一直以來,高新區滸墅關積極打造自主創新高地,為高質量發展匯聚源源不斷的動力。
新技術新業態,一批高質量創新項目聚集
在蘇州“新春第一會”上高新區滸墅關成功出圈。在日前召開的蘇州市2020年度綜合考核工作總結暨作風建設大會上,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2020年度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名單”。
就在新年前夕,又一個高質量科技項目在滸墅關落地——祺芯(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戶滸墅關陽山工業園。項目母公司正興天寶創立于北京,是一家致力于為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聯盟發起單位。
祺芯智能科技落地后,將自主研發國產化全自動智能芯片封測設備替代進口設備,達產后將建成年產40臺(套)的智能芯片封測設備生產線。
與智能芯片封測設備項目同期落戶的,還有開展壓電材料和光聲材料持續研發和產品轉化的電子功能材料研究所項目、研發電池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及超高壓儲能電池系統的德業儲能科技項目、專注于高功率芯片封裝熱沉材料表面應用技術的金鉆科技項目……
這些選擇落戶滸墅關的高質量項目,將成為轄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優勢。
健全科技創新平臺,營造最優營商環境,全力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的落腳點在哪里?是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蘇州“最舒心”營商環境,讓企業堅定選擇落戶滸墅關。
長期以來,滸墅關以積極的政策引導、完善的配套支持,全力推動科技項目落地,鼓勵高端人才集聚。目前,滸墅關共有包括三色堇、蒲公英、久富等在內的13個科創平臺。這些具有整合創新資源、培育創新主體、提升服務能力等功能的科技創新平臺,正成為滸墅關招引高端人才項目、推進高質量科技項目落地的重要抓手。
過去一年,各大載體平臺共引進100余個優質項目、3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獲批各類領軍人才超過40人次,德業儲能電池、仰思坪半導體、昊本生物科技、磐曉科技等一批極富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項目先后落地。
深植創新基因,匯聚高質量發展合力
“創新就是生產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是創新的價值追求。
最近,位于上市科創園的倍儀昇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廠房正在緊張裝修。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將有望啟用新廠房,開展微生物和病毒自動化檢測設備的研發與生產。這是滸墅關又一個創新成果轉化的產業化樣本。
去年,華理技轉中心協助轄區企業蘇州寶化炭黑有限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型炭黑材料,有效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據介紹,這種新型炭黑與硅烷偶聯劑可完美融合,從而解決白炭黑與炭黑在橡膠體系的分散問題,降低膠料滾動阻力,通過超低多芳烴含量的穩定控制,實現炭黑產品環保性。
去年11月,寶化炭黑憑“高聚集體、低PAHs納米炭黑研究及產業化”,獲批市重點研發產業化項目。同期,滸墅關還有另外5家企業的創新項目也同時獲批市重點研發產業化項目。
過去一年,滸墅關科技創新提速顯著,招引并推進了一批高質量科技項目、高端人才項目落戶,同時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需求對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匯聚起了滸墅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有關數據顯示,去年轄區凈增高新技術企業78家,數量居全區第一;獲批各級領軍人才66人次,增長144%,其中市級及以上領軍人才9人,增長80%;新增省級眾創空間3家(小樹、營智匯、夢工坊),區級孵化器2個(久富、上市科創園)。
通過緊抓科技創新“牛鼻子”,補短板、強弱項,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滸墅關不斷推動發展重心向創新轉移、要素資源向創新整合、工作力量向創新聚焦。產業創新優勢和創新生態優勢逐步形成,推動滸墅關高質量發展之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