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讀”永遠比“走”能夠到更多的地方。讀時代經典的紅色著作,總能讓人心潮澎湃,鼓舞振奮。在建黨100周年之際,蘇州圖書館依托軌交樞紐節點優勢,融合黨建和圖書館主題,創新推出了“紅色活力站”。這些日子,來打卡的市民絡繹不絕,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愛上紅色書籍,汲取智慧、經驗、意志和力量的同時,也在升華自我,重塑文化自信。
微光成炬的紅色文化
元宵佳節,蘇州圖書館首個“紅色活力站”暨廣濟南路軌交分館以嶄新的“紅色”面貌進入大眾視野。記者在現場看到,“紅色活力站”內外整體設計風格凸顯紅色文化主題,又嵌入蘇式傳統建筑特色。除具備基本的圖書借還功能外,設有紅色傳承系列圖書,涵蓋習近平總書記著作、“四史”教育學習主題圖書、黨建理論知識圖書等,另一邊有閱讀經典系列圖書和期刊、報紙,方便市民在上下班路上、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便捷、優質、集成的紅色文化生活。
“‘紅色活力站’的LOGO,是以打開的書本托起蘇州黨建品牌海棠花,形如綠葉襯托紅花。圖案是以蘇州園林經典元素之一的格柵花窗造型構造,21根格柵蘊含著獨特的意義——紀念1921年建黨,粗細漸變,象征著黨在百年中歷經風雨不斷走向輝煌。”蘇州圖書館分館工作部主任陸秀萍介紹,項目首期將以3個軌交分館(廣濟南路、獅子山、紅莊)為節點串珠成鏈,循序漸進推出紅色初心書架、紅色閱讀生活、紅色公益朋友圈等紅色文化“套餐”,為市民讀者提供開放、集約、共享的文化空間,使其成為新思想、新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紅色文化的體驗站,讓歷史與現實“共振”,讓紅色文化品牌更鮮艷。
75歲的趙老伯每天會來廣濟南路地鐵站的“紅色活力站”看書,他說自己就住在附近,過來很方便。以前在望亭發電站上班的時候,他就喜歡讀書看報,退休后有了更多“充電”時間。“這里新設了紅色初心書架,挺棒的,讓老百姓重溫經典,彼此凝心聚力,將日子越過越好。這個紅色活力站,借助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為老百姓謀福利。”
據悉,蘇州圖書館將用黨建領航推動自身鳳凰涅槃的新蝶變,強化“城市智庫、文脈傳承、創新引領、滬蘇同城、市域一體”五個方向,用更多實實在在的品牌服務和體現人文溫度的務實舉措,詮釋紅色暖流的正能量,讓市民能夠無障礙、無邊界享受多層級、精細化的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打造蘇州的“最美文化之窗”。
“紅迷們”悅讀情緣
王登程是蘇州圖書館的一位忠實讀者兼志愿者,他在蘇州一家半導體設備公司從事工程師,工作三班倒,所以他就利用白天或晚上休息的時間,來圖書館看書。目前他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為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在儲備、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養。他覺得紅色書籍是必修課,近段時間他讀了不少這類型的圖書,他說閱讀這類書籍,一定要帶著自己的想法去讀,更好地了解歷史。
最近出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他早早地在網上下單購買,第一時間認真拜讀,他覺得里面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值得品味。他在廣濟南路地鐵站的“紅色活力站”也看到了這本書,非常開心。他說自己有時間一定常來。
讀書之余,2018年他加入蘇州圖書館“天香讀書會”和“我是你的眼”公益組織,在分享讀書心得的同時,他經常參加“我是你的眼”活動,主要幫助盲人讀者走向戶外。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帶著盲人讀者從人民路到五卅路,開展了一次“紅色微旅行”,邊走邊聆聽這一路的紅色故事,探尋紅色遺跡,重走光輝之路。王登程說,每一次向歷史的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點名、精神的整隊。更何況閱讀經典著作,傳承紅色基因,會讓年輕人不負明天的夢想。
在這一點上,黃橋中學的歷史老師徐敏感觸很深。他個人飽覽群書,從1994年到蘇州工作不久后,那時他還住在黃橋老街上,騎上自行車,就去人民路的圖書館看書。這么多年,徐敏始終保持閱讀的習慣,他也經常推薦給自己的學生一些紅色讀物。比如《長征》《解放戰爭》《三國志》《東周列國志》等。他深深覺得,幸福是靠自己奮斗出來的,格局與情懷是可以通過閱讀來實現的。
“很多時候,初心都是好的,問題往往出在執行過程中。所以注重教育普及,注重宣講,注重示范,都有必要。”徐敏認為,這次“紅色活力站”的推出,非常有價值,當代人應該多去讀一讀,讓我們可以更明白創業的艱辛,感恩當下的美好生活,也在前行的道路上充滿活力。作為新蘇州人,他覺得自己對蘇州的人文歷史還知之甚少,而蘇州圖書館開展的有關蘇州人文歷史的讀書交流活動,是他了解這座城市的一個很好的窗口。
TIPS:紅色好書推薦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選輯》
·《中國共產黨如何應對挑戰?》
·《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思維方式》
·《中國抗日戰爭史》
·《讀懂新時代的100個關鍵詞》
·《治理政治學》
·《時間的力量》
·《一位攝影記者眼中的改革開放》
·《東方的崛起——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
哲學反思》
·《中國上古史綱》
攝影 于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