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單峰
摘要:自2019年下半年起,《江海晚報》“改頭換面”,將封面版的改造作為融媒改革的一個突破點,在形式上強化視覺設計的作用,在內容上圍繞熱點新聞或獨家報道,彰顯地方主流媒體的深度和溫度。
關鍵詞:海報式;封面;報紙;“明亮度”;《江海晚報》
中圖分類號:G21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5-0178-02
一、引言
對一份報紙來說,封面版是當之無愧的“顏值”與“氣質”擔當,其重要性無須贅述。封面即風格,好不好看,直接影響受眾的訂閱需求,更決定了報紙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2019年5月,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推進融合改革,再造新聞生產、發布流程。集團將采訪、經營隊伍統一管理,下屬的江海晚報社僅保留紙媒編輯部。一年多來,晚報編輯部在新的融媒框架下,不斷踐行“四力”要求,努力在報紙編排上求新求變,尤其對封面版進行了突破性的創新與實踐,以“海報式設計+導讀”為主要風格,形成全新的版面語言體系和視覺體系。
二、《江海晚報》海報式封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聚焦區域新聞,“裝裱”南通故事,突顯江海特色
融媒時代,新聞信息競爭激烈,“兩微一端”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個最大變量。如何面對受眾閱讀方式改變的現實?如何揚長避短,在創新中堅守,在堅守中創新?是眾多報業媒體人不斷探索的課題。
其實,無論是“讀紙”時代還是“讀屏”時代,優質的內容永遠是撬動有效閱讀的王牌[1]。作為地方媒體,《江海晚報》近年來逐步弱化國內國際新聞的呈現,深耕地方新聞,把視角對準本地熱點難點,其中有不少獨家策劃,也有不少獨家發現。這些精彩的南通故事,是《江海晚報》封面版長期以來的“海報主角”。“裝裱”好這些故事,也是頭版編輯孜孜以求的事。
2019年11月,中國森林旅游節在南通開幕。在倒計時迎接盛會的日子里,《江海晚報》策劃系列報道,引導讀者走近森旅節、了解森旅節。圍繞這一主題,報紙在頭版位置著力對系列報道進行推介。文字編輯和美術編輯提前根據報道計劃了解新聞內容,提前準備相關圖片、圖案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素材,根據報道要求確定版面設計方案,從森旅節吉祥物發布到森旅節舉行,相繼推出“三老話森旅”“陽臺上的森林”“森旅節市民指南”等頭版主題,營造出了濃郁的節慶氛圍,取得了良好的宣傳報道效果。
2019年是南通援疆事業60周年。《江海晚報》記者深入天山腳下探訪“南通村”,撰寫長篇通訊《天山腳下南通村》。通訊從南通民眾60年前萬人大援疆,寫到新世紀9批援疆干部的愛心接力,表現出南通人民與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呈現了民族團結和愛心援疆的宏大主題。為強勢推出這一報道,頭版編輯創新版式設計,精心擬制標題,以巍巍天山為背景,以援疆民眾形象為主體,上下呼應布局制圖,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引發讀者閱讀興趣,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報道推出后,在南通和新疆當地引發熱烈反響。《江海晚報》微信、發布端等新媒體刊發稿件時,選擇以當天頭版版面作為推介圖片,起到了一圖勝千言的效果。
在舉國關注的大事件中,挖掘南通元素,“將遠處的風景拉近”,也是《江海晚報》近年來獨家報道中的一類重點題材。2019年4月,人民海軍第二艘以“南通”命名的某型號國產導彈護衛艦入列,舷號601。該艦的服役,是中國海軍給予南通人民的最高榮譽。頭版根據相關的落地新聞,以“兩代南通艦,見證海軍藍色夢想”為題,配上以新聞圖片和資料圖片為主要元素的“海報”。2019年9月7日,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南通籍科學家王貽芳獲得大獎。編輯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極具價值的新聞要素,在次日重磅推出頭版“海報”。類似的題材,一旦發現、確認,就需要頭版編輯主動出擊。因為記者往往不在第一現場,圖片來源或成最大難題,必須前后道聯動,多渠道盡快獲取新聞資源。
(二)提升編輯“四力”,著重版面策劃,體現文化內涵
作為報紙封面版的編輯團隊,每天如何發現一鳴驚人的重點選題?又從哪個角度切入,呈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說到底,不斷修煉“四力”,提升編輯隊伍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才是守正的根基和創新的動力。
以腳力深入基層、直抵現場,加深對新聞的認知與感受。說到報紙夜班編輯,人們總以為他們的工作狀態是晝伏夜出,在辦公室電腦前一坐半天。殊不知,《江海晚報》封面版上的很多主打新聞,都是編輯身臨新聞現場,直擊事件發生后創作出來的。有了較為深刻的直觀感受后,版面的構思與設計往往更為生動。2020年6月20日下午的定稿會上,編輯從最新報題中得知,南通兩名燒傷患者將搭乘直升機赴上海急救,跨江直飛、生死時速,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出發前往飛機起降點采訪。美術編輯立即跟隨采訪團隊達到現場,目睹了家屬的焦急、醫護人員的盡責,也感受到現場忙而不亂的緊張節奏,深為震撼。次日的封面版上,一張極具沖擊力的全景大圖,加上三張生動的局部小圖,讓讀者感受到事件的特殊性。其中小圖的選擇,正是深深打動美術編輯的現場細節。
以眼力甄別篩選、發現選題,充分挖掘新聞的價值。“觀千器而后識器”,頭版編輯往往從早晨就開始醞釀當晚的選題。長期以來,《江海晚報》將報道重點放在“民生+服務”上,教育、醫療、交通、社保等領域與民眾生活休戚相關的新聞,無論是話題類還是調查類報道,都是封面的“主打歌”。2020年2月29日,《江海晚報》在第四版刊發一組不同記者采寫的短消息,對“后疫情”時期醫院、超市、公交等運行狀況進行了報道。頭版編輯在這一組三五百字的短新聞里敏銳地捕捉到了“疫情防控向好、生活正在恢復”的版面主題,于是在頭版以“防控有力、生活有序”為主標,將三組文字和圖片并列布局制圖,著力推出這組報道,取得了很好的報道效果。
以腦力獨辟蹊徑、深思妙想,抵達受眾激發共鳴。選題被確定下來,接下來就要依靠編輯團隊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了。編輯的思維需要保持動態,拋開定勢,主動創新,洞察新聞的價值,挖掘新聞的核心,提煉新聞的精髓。精彩的獨家新聞是報紙封面呈現的No.1,但獨家不可能天天有,一些“同題作文”更能體現編輯的巧思與功底。2019年高考首日恰逢端午,這就是一道“同題作文”,如何向考生送上一個別致的祝福?值班編委和編輯提前幾天就開始謀劃,先后設計了“糕(高)粽(中)”“屈原與考生的隔時空對話”等幾種方案,最終定下“學海賽龍舟”的主題創意,封面“海報”以“高考遇端午、學海賽龍舟——加油,少年”為大標題,配以學子以筆為槳、奮力劃船的卡通畫,在次日的同主題晚報、都市報封面中獨樹一幟、頗有新意。
以筆力入木三分、力透紙背,提升版面語言的深度。地方主流媒體不僅要傳遞信息,更要在傳播知識、傳承文化、傳頌正義等方面扛起大旗。頭版版面空間有限,需要提綱契領地展示當天報紙版面的主要內容。頭版標題需要更加準確、簡潔和生動,制圖內的標題和說明性的文字更是如此,所以重擬標題、精選文字成為常態,頭版也因此成為展現編輯“筆力”的平臺。2020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晚報特刊頭版登了“……仰望主跨橋塔/猶如頂天立地的驚嘆號/標注中國崛起的力量/虹起滬蘇通 龍騰長三角/在日出東方里/豐碑萬丈”這首氣勢磅礴的原創長詩,再配以一張大橋全景圖,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一重大事件的意義和影響,也表達了南通人民的喜悅、激動之情。
(三)創新版式設計,強調視覺表達,優化“悅讀”體驗
報攤上的報紙林林總總,讀者選擇的時間往往十分短暫。《北京青年報》曾提出“三步五秒”的封面報理念,即頭版要“讓讀者在距報攤三步之遠、五秒之內,就能辨認出來,并產生購買沖動”[2]。其實,如何在“三步五秒”之內讓讀者“看上”,是各家報紙封面都在追求的效果。
目前國內都市報的封面風格大致有兩種,一是導讀式,二是海報式。兩者各有優勢,前者內容涵蓋面廣,后者則更能彰顯個性化的精神氣質。近年來,《江海晚報》的封面版采取“海報+導讀”的創新形式,即2/3以上的版面用于海報式設計,1/3以下的版面用于其他重要新聞的導讀,整體風格“眉清目秀”,自帶強烈的可辨識屬性。
在封面海報式設計中,《江海晚報》堅持圖片新聞價值與視覺美感并重的原則,力爭每一天晚報頭版都是精品。當然,一個精彩的封面,往往凝聚了一個團隊的努力。值班總編、編輯部主任和頭版文字編輯商定“海報”主題時,美術編輯往往還不知情,留給他們設計制作的時間通常只有兩三個小時。一方面,文字編輯需要精準地給美術編輯“說戲”,探討要呈現的主要畫面和文字;另一方面,美術編輯也要盡快熟悉報道內容,參與圖文的提煉,進行再創作。
目前“海報”呈現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制圖,多用于民生新聞或數字新聞,沒有也沒必要用新聞實景照片,以圖表的形式準確表達最核心的信息;二是大主圖,多用于單一主題呈現,根據視覺傳達的實際需要,對主圖進行剪裁或美化,有時為了充分展示主圖的內容,還會配1~3張小圖進行補充和點綴,增強版面的靈動感;三是雙主題或多主題的圖片并列組合,通過大標題、簡要文字說明或其他簡易符號標識,表現不同新聞之間的邏輯關聯,體現編輯意圖,使版面各要素之間具有互動性和趣味性。
在“海報”之外,《江海晚報》封面版還以當日的其他3~5條重要新聞作導讀,增加頭版的信息量,同時保持整體明快的風格,讓讀者能夠更快捷地找到需要的內容。
三、結語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轉型是傳統媒體發展的一大趨勢,但“內容為王”仍然是新聞傳播不變的“鐵律”之一,形式歸根結底還是要服務于內容。對報紙來說,版面是形式,新聞是內容;視覺表達是形式,事實和情感表達是內容。以巧妙的形式,更有效地傳播新聞內容,報紙才會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正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的轉型實踐[J].新聞研究導刊,2018,9(4):226,243.
[2] 吳凌云.對都市報頭版封面化傾向的思考[J].青年記者,2008(11):46-47.
作者簡介:陳黎(1977—),女,江蘇南通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都市報編輯學。
單峰(1971—),男,江蘇南通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都市報編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