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鈞
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史稱紅色中華)在江西瑞金成立,而后兩年多里,黨的政權建設、土地革命等項事業蓬勃發展。但有些黨員、干部卻經不起艱苦斗爭的考驗,他們私欲膨脹、貪污吞占、奢靡腐化,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敗壞了黨的聲譽。
1933年12月,中華蘇維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聯名簽發反貪腐法規——《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訓令》,對懲處各類貪腐行為做了明確、嚴厲的規定,如:“凡蘇維埃機關、國營企業及公共團體工作人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處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監禁。”等等。中央檢察委員會主席董必武、工農檢察部部長何叔衡也主持制定出《怎樣檢舉貪污浪費》的通告,在“紅色中華”廣泛張貼、宣傳,拉開了聲勢浩大檢舉貪腐的序幕。
不久,工農檢察部接到舉報,揭發于都縣委、縣政府存在嚴重貪腐問題,并列出許多證例。中共中央對此非常重視,決定立案調查,由項英負責組建“檢察工作團”進駐于都縣。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終于查實于都縣部分黨員、干部群發的貪腐大案,史稱“于都事件”。
1934年1月,項英向黨中央匯報案情:于都縣委書記劉洪清動用公款囤糧8萬余斤,食鹽3千余斤,牟取暴利,揮霍享樂;還多次給偽裝成生意人的敵特分子簽發“特別通行證”,出入蘇區搜集、傳遞情報,給革命事業、群眾生活帶來極大困難和危害??h蘇維埃主席熊仙璧截留公款做生意,擅自命令縣武裝大隊非法征糧,公款吃喝玩樂,嚴重損害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h領導營私舞弊、貪污腐化,引發許多黨員、干部奢靡墮落、貪腐成風。其中,軍事部長劉仁祥伙同科員造假賬,冒領征兵動員費760元;少共(共青團)縣委書記滕瓊貪污公款670元;組織部長高興贊占用黨費410元做生意;財政部副部長羅風林貪污群眾捐款360元;鄉主席黃起度把打土豪所沒收的銀元寶、騾馬、布匹等財物折合銀洋300余元據為己有……
毛主席聽過匯報,氣憤地說:“腐敗不清除,蘇維埃旗幟就打不下去,共產黨就會失去威望和民心,與貪污腐化作斗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誰也阻擋不了?!?/p>
1934年3月,中華蘇維埃在瑞金組成最高特別法庭,董必武任主審,何叔衡、羅梓銘為陪審,司法部長梁柏臺任公訴人,審理“于都貪腐案”,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出席旁聽。
法庭對貪腐分子依法量刑、宣判,判處給黨和政府造成重大政治、經濟損失的劉仁祥、劉天浩、滕瓊等5人死刑;認定劉洪清、熊仙璧等人犯有“對反革命分子縱容、不執行上級命令,貪污和包庇貪污”三條主要罪行,撤銷一切職務,與其他貪腐分子一同依法嚴懲。
法庭宣判后,中華蘇維埃機關報《紅色中華》刊登了對劉洪清、熊仙璧等人的“判決書”,并大篇幅連載項英撰寫的《于都檢舉的情形與經過》,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斗爭》也發表了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的文章《“于都事件”的教訓》,對貪腐大案進行了深刻剖析和總結,誡勉全黨必須要警鐘長鳴,永葆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