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軍
力的作用效果是同學們初學力學的一個難點,也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點之一。下面,我們以2020年的中考物理真題來分析說明。
[小題在線]
例1(2020·江蘇·徐州)排球運動員扣球時,感到手部疼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同時排球會變癟,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會改變。這說明力不僅可以使物體發生 ,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
例2(2020·吉林)小明同學在山頂喝完礦泉水后擰緊瓶蓋,把空礦泉水瓶帶回山腳時發現瓶子變癟了,此現象說明大氣壓隨 而變化,同時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例3(2020·青海)馬龍在2019年的布達佩斯世乒賽的決賽中,將迎面飛來的球扣回,這一現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變了球的 ,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球離開球拍后,由于 仍向前運動。
答案:1.相互 形狀改變 運動狀態 2.高度 形狀 3.運動狀態 球拍 慣性
[搶分寶典]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其中前者是施力物體,后者是受力物體。這兩個物體間不接觸也能產生力的作用(如重力、電磁力);接觸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在水平面互相接觸的兩木塊)。要想有力產生至少要有兩個物體,單獨一個物體或沒有物體不可能產生力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對乙施力的同時,乙對甲也施力,并且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只是作用點在兩個物體上。
3.力不僅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如包水餃捏花邊),也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既包括物體由靜到動(如發球員發球),又包括由動到靜(如守門員將球撲住)等速度大小的變化,還包括速度方向的改變(如勻速圓周運動中速度大小不變,但速度方向不斷地改變)。
4.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這種特性叫慣性。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其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一個物體能否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變,關鍵看物體是否受到外力的作用,當物體受力(非平衡力)時則改變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