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屏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必須走強國之路,而強大的國防建設是強國之路的保證。因此,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是強國之路的教育根基,是提高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的重要舉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化表現中的“科學精神”重在“培養學生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勇于大膽嘗試”,這與國防教育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本文以(外研社)新標準英語小學六年級第十二冊《Module7 Unit1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和校本資源包《兵娃娃的國防夢》為基礎編訂的校本課程《A Great Journey》為例,從教學內容的涵養、教學情境的感受、活動任務的升華三方面試探討國防特色英語課堂的教育教學策略。
一、解析教學內容,領會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挖掘國防教育與核心素養的結合點。
本課主要內容為談論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州五號”飛船遨游太空的事跡。《《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學目標中文化品格培養目標強調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國家認同等。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與國防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社會參與這一表現中的責任擔當明確提出了“具有國家意識,了解國情歷史,認同國民身份,能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而國防教育能使學生具有責任、擔當意識,并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化表現中的“科學精神”重在“培養學生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勇于大膽嘗試”,這與國防教育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由此可見:國防教育是提高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階段的國防教育旨在從思想上讓孩子們樹立“居安思危”的愛國意識、衛國之志;從行動上初識國防知識、軍事裝備;從情感、價值觀上培養孩子們擁軍習武、投身國防、立志報效祖國的宏偉抱負。根據教學內容的分析,本課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二、創設語言情境,感受“家國情懷”,滲透國防教育。
教師通過語言、視頻、圖片等創設語言情境,教學視頻具有直觀、清晰等特點,對學生不容易理解或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視頻向學生呈現,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直觀感受祖國科技力量的強大。視頻發散出的強烈的愛國之情,能深深地感染學生,從而有助于實現家國情懷教育的情感帶入,對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課后活動延展,升華“家國情懷”,提升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的國防教育旨在從思想上讓孩子們樹立“居安思危”的愛國意識、衛國之志;從行動上初識國防知識、軍事裝備;從情感、價值觀上培養孩子們擁軍習武、投身國防、立志報效祖國的宏偉抱負。對此,本課從知識鞏固和課后練習兩方面進行了活動設計。
對于學生國防教育的培養應著眼于當下,放眼于將來。讓學生明白“少年強則國強”。基于此,教學也應將國防教育回歸到我們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從歷史回歸現實,教學中依托具體的國防教育實例涵養學生核心素養,對篇章的解讀便更有深度,使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的教學目標更容易達成,進而推進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成都市華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