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
摘要:泵站水利設施在水利工程中尤為重要,不僅具有防汛排澇的作用,還具有調蓄灌溉的作用,可為群眾日常生活供水,有利于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階段,泵站運行管理工作中存在明顯不足,為改變現狀,就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基層泵站的運行管理。
關鍵詞:基層泵站;運行管理;有效措施
前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建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泵站的職能隨之發生較大變化,這不僅可有效解決汛期排澇問題,還有利于河道生態補水,以此保護周邊生態環境,為泵站平穩運行和生態環境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1水利工程泵站構成
水泵和電動機是泵站的主要設備。進水構筑物和管道直接影響著進水條件,所以泵房是安裝水泵、電動機、管道和其他輔助設施的重要構筑物。輔助設施主要由計量設備、斷流裝置、技術供水設施、起重設備和清污設備構成。主要設施與輔助設施間存在緊密聯系,對泵站機組的穩定運行,順利完成抗旱排澇任務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基層泵站運行管理中的問題
2.1管理人員數量不足
部分基層泵站管理人員均存在新老交替的問題,經驗豐富且技術過硬的老員工紛紛退休,年輕的員工工作時間不長,積累的工作經驗有限。再加上泵站功能具有顯著的特殊性,諸多泵站均設立于偏遠地區,條件較差,人員配備不足,而泵站又需要工作人員全天候值守,以規避安全事故。泵站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擔巨大的工作壓力,若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則會影響運行質量,需要即刻搶修。受上述因素的影響,產生了基層泵站管理人員大量流失現象。
2.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水利工程建設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十分普遍,運行頻率較低的泵站尤其如此。諸多泵站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設中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問題,崗位職責分工不清晰,無法將責任落實到人,阻礙了應急事件的有效處理。部分泵站盡管制定了相對科學的制度內容,但是并未將其落到實處,運行管理工作中存在著違規操作的問題。
2.3專業技術有待加強
現階段,我國基層泵站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先進的泵站設備操作與管理需要及時學習和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專業技能。為此,泵站管理標準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很多管理人員并未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并未引入專業人才,人才培養力度明顯不足。
2.4維護成本顯著提高,泵站效能影響顯著
目前,部分泵站更換了水泵、機電和變壓器等設備,但部分新型的電動設備及電氣設備對電壓及工作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無法適應十分復雜的工作環境。如出現操作失誤,還會引發設備損壞等問題,維修過程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再者,部分泵站為戶外開敞式結構,周邊配套的水利工程概況、河道環境及水質無法滿足設備運行的要求,新設備也無法全方位展現其作用與功能,浪費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經濟效益。
2.5信息自動化程度不理想
部分泵站建設的時間較早,再加上泵站自身的規模較小,自動化水平不理想,手動式機泵啟動方式,尚未使用自動啟閉設備和信息化控制設備,且并未建立信息化總控制室,無法實現遠程監控、自動采集運行數據等功能,最終直接影響遠程管理的效率。
3優化基層泵站運行管理的相應對策
3.1加強制度建設
創建科學、完善的制度是確保泵站穩定、安全、高效運轉的基本條件,只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落實各項工作要求,方可為泵站規范化運行提供良好條件。為此,管理人員應積極執行崗位責任制,細化崗位職責,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在日常工作中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可相互協作。
3.2積極落實輪崗制
泵站開泵排水主要集中于6-9月,其他時間主要的任務是維護與清潔,日常工作機械重復。為調動青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還需要對青年職工推行輪崗制度,從而豐富其工作體驗。
3.3建立優秀隊伍
基于集中授課、參觀交流和實踐操作等措施,定期組織機電知識、安全運行知識和泵站常見突發故障的處理技能等綜合性培訓,以此豐富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增強其工作能力。泵站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準確把握重要的知識和技能,靈活處理各類問題,采取多種措施,增強泵站管理人員的責任觀念,加強隊伍建設。
3.4重視技術管理
首先,依據泵站技術制度的要求,落實目標管理,加強泵站管理考核。在考核中重視各項重要的經濟指標,以提升泵站管理的綜合水平。其次,完善泵站機電、輔助、檢測遙控設備及自動化設備的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多種科學、完善的先進技術展開調度,保障設備運行的經濟性。最后,普及、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加大泵站技術升級改造力度,尤其要推廣經長期實踐且效果明顯、成本較低的科技成果。
3.5完善設備維修與養護
加強機電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工作,始終踐行養護大于修理、預防大于治理的工作原則,切實完善日常養護工作。每個季度應組織設備小范圍修理,半年組織1次大修,保障泵站的安全、平穩運行,使機械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全方位發揮泵站防洪排澇的功能。
3.6拓展經費投入渠道
泵站的主要作用是防洪排澇,水費收入甚微,大修和日常管理維護等資金投入較大,為優化其運行效率,需要確保經費充足。并認真研究經費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結合泵站的規模和運行要求,開展預算編制工作,將其上報給有關部門,促使各項資金補貼按時發放。此外,根據各泵站的概況,推動泵站經濟穩定發展,增加泵站的收入,為泵站解決資金難的問題。
3.7提升泵站自動化管理水平
基層泵站多為中小型泵站,規模較小,規范性不足,信息自動化設施數量有限。因此,通常采用常規機械+人工的處理方式,這使得人工經驗成為管理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現如今,信息化建設水平顯著提高,若想更加充分地體現泵站的作用,就應加強泵站信息自動化建設,轉變管理模式,并組織系統的人員培訓,將遠程數據分析和遠程設備操作作為信息化管理中的重點內容。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層泵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對此,管理人員需要認真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優化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拓展管理經費渠道,融入自動化技術,且注重設備的維修與養護,以切實推動泵站的平穩運行,創造理想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偉.基層泵站運行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海河水利,2020,No.225(05)
[2]周平川.水利工程中如何規范化管理泵站的安全運行[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