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具有更為重要且深淵的意義。文章從當前高校教職工基層黨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強調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性,系統分析了幾種運用新興技術提高支部建設質量的方法,同時提出了一系列創新黨建活動切入點,對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創造力具有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發展;路徑
高校教職工黨支部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構成主體,是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教師黨員的基本單位,是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高校基層的戰斗堡壘,是團結和聯系廣大教師的橋梁紐帶,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構建新時代“大黨建”工作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探索“黨建+”工作路徑,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發揮黨支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責任擔當,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目標和任務的順利實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推動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確保黨的教育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貫徹落實。當前,雖然明確了黨領導一切,但如何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組織中,貫穿到組織管理和教書育人過程中仍然是需要不斷研究和探析。
一、分析高校教職工黨支部黨建工作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
1.基層黨委組織方面存在履行職責虛化。當前,部分基層黨委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強,在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上存在不堅決或不到位的現象,核心作用發揮不足。組織力薄弱其實也是院系領導班子不能統籌和平衡好抓黨建和抓中心工作的關系,因科研教學與業績收入直接掛鉤,導致普遍存在重科研輕黨建的現象,有的甚至存在“不要占用黨員教師太多時間,增加負擔”的錯誤思想,最終黨建工作的組織流于形式。
2.部分黨員角色定位不清,支部委員業務能力不強。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部分黨員對這點沒有認識外加黨員意識單薄,責任感使命感不強,同時認定自己屬于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工作重點應放在授課教學、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支部活動具有政治屬性,他們只是配合的參與者,積極性不高,所以經常會出現支部活動到崗人數比例較低,教職工因各種理由請假不參加組織活動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和委員大多是由部門和系所領導干部兼任,平常事務性工作繁忙外加個人學習意識不強,部分黨支部書記和支委對黨員發展、支部組織生活和黨員監督測評等黨建工作業務并不熟悉,缺乏黨建工作管理能力。“三會一課”制度到了基層黨支部就變成了一會一課,有的甚至直接將部門業務工作會議直接歸為了支部活動,會議記錄也很隨意,出現格式不規范、內容不詳實,漏記、補記等問題。組織開展活動時,支部書記不花心思,只局限于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等進行集中學習、照本宣科,毫無創新性,最終使組織生活浮于表面,對黨員的教育學習效果甚微,無法入腦入心,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
從目前高校基層黨支部存在的普遍問題不難發現,若要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應從制度建設出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在思想教育、遵守紀律、制度執行等方面做到“從嚴”,才是逐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
二、高校教職工黨支部建設路徑應從提升理想信念出發,狠抓“兩個落實”、突出“兩個注重”,打好支部黨建工作基礎。
1.狠抓“兩個落實”,堅定黨員們的理想信念,構建風清氣正新常態。
一是落實黨章黨規,規范高校基層黨支部的管理。推動高校教職工黨支部黨建工作必須從提升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著手。《中國共產黨黨章》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是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的根本原則。黨內規章制度是全體黨員思想和行為遵守的具體規范。如今,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職能,推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點還是在教師,這就要求高校黨員教師既有扎實的學識又有理想信念。部分黨員教師忽視精神層面建設,偏重于積累和提升業務能力。基層黨組織應嚴格對照黨章黨規,在組織學習過程中,落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嚴三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黨史主題教育,通過開展集中學習、黨課教育、專題研討、交心談心等多種學習活動形式,教育引導黨員教師在課堂教學和黨的政治理論學習過程中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來堅定理想信念,幫助黨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做合格黨員。
二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應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的發展方針,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落實各項政策,不斷提升自身黨風廉政建設水平,確保高校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為社會提供更加優秀的可用之才,為黨和國家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才。各基層黨支部應做好學習教育和責任落實。黨員領導干部時刻注重自身廉潔風范,做好帶頭作用,黨員同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與群眾一起相互監督,進行反腐敗斗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健康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2.突出“兩個注重”,運用新興技術幫助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注重運用黨建網絡資源,實現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傳統黨建采用召開會議、下發學習資料的形式,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較大,而網絡黨建的優勢是將線下舉行的活動在線上開展,增加黨員間、黨員與組織間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各種電子學習資料可實時推送、更新,拓寬學習渠道,方便黨員隨時了解黨內動態,增加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例如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病毒期間,武漢地區的黨員多是采取線上會議的形式及時進行學習、交流和慰問的,鞏固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中,各黨支部也廣泛運用了網絡資源組織學習和網上黨史知識競賽,豐富了支部活動形式,提高支部黨建的互動性,調動黨員參與支部活動的積極性。
二是注重運用新媒體打造黨建宣傳品牌,提升黨建工作顯示度。“新媒體+黨建”是創新黨建工作的一種新路徑,充分運用和發揮互聯網優勢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廉政建設,通過互聯網思維和模式加強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論斷。為廣泛傳播黨的聲音,提升黨建工作的顯示度和影響力,就要求基層黨支部不斷運用新技術新媒體提高宣傳力度。當下的主流新媒體包含了微信、微博、視頻直播等,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最廣泛、最高效、最精準的傳播。以微信公眾號為例,不少高校基層黨組織申請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創新宣傳模式和載體、豐富宣傳內容和形式、增強宣傳效果和效力,踐行初心增強了服務能力。
三、根據各基層黨支部特點,找尋黨建工作切入點,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提高支部建設質量。
高校基層黨組織主要由高知群體組成的,平日里教學和科研等占去黨員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再加上缺乏主動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積極性,形成了教學科研與黨建難以融合的困境,出現了“兩張皮”現象,支部建設工作很難推進。
這種前提下,只有根據各支部黨員特點,找準切入點,創新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才能打破僵局。
切入點1:黨建+教學,將黨建與教學融合發展。課程思政是高校加強人才培養和思政教育的新舉措新方向,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它以貫徹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目標,將“三全育人”概念有效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優化和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內容建設,強化專業課黨性滲透力,實現了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向同行。將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與課程建設相融合,將達到協同前行、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通過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強有力的支部班子充分激發高校教師黨員的主體意識,能從多層面、多路徑提升教師黨支部的組織力和創造力。
切入點2:黨建+工會,豐富支部活動形式。組織建設方面,工會組織是隸屬于黨委管轄下的職能部門,工會成員主體也是黨員教師,因此在支部組織建設和活動開展方面,通過黨內思想政治學習不斷強化工會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同時提升黨建工作和工會工作質量。鼓勵黨員教師積極參加和組織開展工會活動,通過創新支部文化建設,既提高了支部黨員生命質量也增強基層黨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切入點3:黨建+社會服務,增加社會影響力。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院系黨建工作的謀劃布局中加強了外聯力度。利用高校院系教師的人才資源優勢,以服務創新作著力點,不局限服務高校內部,參與社會基層服務和社會治理。基層黨支部在進行黨建工作中可與時俱進、開拓眼界、放寬思維,組織支部成員參與到各高校、企業、社區等正式組織中,也可以參與到其他正向的、積極的志愿團體等非正式組織中,將高校教師的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在科研攻關、服務社會、志愿幫扶、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等多領域進行融合,幫助黨員教師取得更多的社會認同感、榮譽感,增加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和影響力。
作者簡介:任竹蕓(1983-),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現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員,副主任。從事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