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平
【摘要】圍繞1+X證書制度,本文為了做好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作將展開研究,主要論述1+X證書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對職業能力培養的啟示,隨后分析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問題,最終提出應對策略。策略可充分發揮1+X證書制度作用,并秉持該制度理念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培養,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水平提升及能力結構生成。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職校學生;職業能力
0.引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1+X證書制度應運而出,且該制度在近些年開始在職業教育領域中推廣。該制度的提出,指出了以往職校學生職業能力上的不足,同時也說明以往職業能力培養存在許多問題,受問題影響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存在結構同質化、水平普遍偏低等不良現象,因此職校有必要遵從1+X證書制度理念對職業能力培養工作進行改革,理應展開相關研究。
1.1+X證書制度基本概念與對職業能力培養的啟示
1.1制度基本概念
1+X證書制度中的“1”是指畢業證,“X”是指若干數量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該制度作用下學生有權利選擇自身想要考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而學生是否考取了相關證書與其是否能順利畢業無關,即該制度下學生畢業條件不變,只要成績、學分達標,且考取了核心證書即可畢業。在這一基礎上,“X”的意義在于樹立學生理想,能讓學生朝“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的方向發展,故“X”雖然不是硬性要求,但對于學生而言是實現理想的必經之路,若學生能夠獲取畢業條件以外,自身選擇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就能如愿以償的走上自己選擇的道路,因此學生會非常重視“X”,不用擔心“X”失去作用。同時若學生能夠考取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就說明學生的職業能力結構豐富,不僅僅限于本專業,還包括其他專業,故學生可以被定義為綜合型人才,而此類人才正是當下大多行業所需要的[1]。
1.2啟示
從上述(1.1)可以看出,1+X證書制度意義重大,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要求職校遵從學生意愿對其進行培養,培養的目的是正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水平,促使學生能力結構與其意愿相符,在整個制度的實行中職校理應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不能盲目展開培養工作。因此1+X證書制度給職校帶來的啟示是:第一職校應當了解學生的意愿,隨后提供針對性教育服務;第二職校在學生意愿生成的環節要起到引導作用,避免學生意愿不切實際,諸如部分學生可能會選擇大量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種選擇太過盲目,且其中有很多證書與本專業關系不大,但無論如何職校都不能代替學生做決定,只能循循善誘;第三職校對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必須與時俱進,著眼于1+X證書制度,職校理應關注行業情況,給學生提供先進教學內容,以便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作用。
2.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問題
2.1能力培養統一化
目前,很多職校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給學生提供的教學服務多方面統一,諸如教學內容一致、教學進度一致、課程體系一致,因此學生畢業后會出現能力結構同質化的現象,這種現象對學生本身及行業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即在學生角度上大量學生的能力結構與自身相同,因此就業崗位也可能相同,故崗位競爭會過于激烈,而在行業角度上這種現象將導致某個崗位人才過剩,其他崗位無人為津,因此行業發展會受到限制。其次統一化的職業能力培養工作可能讓小部分學生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而大部分學生的意愿與之不符,故學生可能會被迫走向其他道路,說明職校能力培養違背了學生意愿,等同于代替學生做出了就業選擇,這違反了基本原則,因此能力培養統一化問題必須解決[2]。
2.2課程體系存在缺陷
現代職校職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中大體包含兩種課程,分別為正式課程(包括理論課與實踐課)與興趣課,其中正式課程緊貼本專業育人要求,能將學生培養出專業型人才,而興趣課雖然涉及到本專業以外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多與本專業無關,或關系不大,并不能給學生考取額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供有效幫助,因此當前課程體系存在缺陷。同時,職校對興趣課的定義會誤導學生認知,許多學生因為是“興趣課”,所以對此不重視,這也對學生職業能力結構造成了影響,故學校應當解決這一問題。
2.3能力培養脫離實際
職校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理應關注對口崗位提出的人才要求,隨后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可使學生滿足當下人才要求,順利走上崗位,這一點在1+X證書制度中也被反復強調。但現實情況中,不少職校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作脫離實際,一方面主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薄弱,故不滿足多數崗位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內容過時,學生學習此類知識或許能夠考取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其能力水平并不符合人才要求,故學生職業能力走向出現偏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3.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策略
3.1差異化培養
1+X證書制度下職校必須展開差異化培養,理應根據學生意愿開設課程、設計教學內容與計劃等,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朝自身向往的方向發展,促使學生職業能力結構合理。為做到這一點,職校應當在學生入校階段就與學生進行溝通,過程中要向學生介紹行業現狀、崗位體系、崗位待遇、崗位要求等,便于學生做出思考與決策,選擇想要考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次職校要對學生選擇進行合理性分析,若發現不合理之處,要講明其中利害關系,讓學生自行調整。最后在學生選擇合理的基礎上,職校理應設計對應的職業能力培養路線,實現差異化培養。
3.2優化課程體系
首先在差異化培養策略下,遵從1+X證書制度理念,職校必須對自身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增設與本專業相關的綜合型課程,用于支撐差異化培養策略實施,以計算機專業為例,職校可增設智能技術、物聯網應用等相關課程,待學生做出選擇后,讓學生進入相關課程學習即可。其次職校必須對增設課程進行重新定義,不可將其定義為“興趣課”,應當告訴學生這些課程關系到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故學生會更加重視這些課程。
3.2注重實際
著眼于職業崗位對人才能力現實需求,職校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必須對此保持關注,緊貼實際進行培養,且參照1+X證書制度建議,職校理應給學生提供先進教學內容,確保學生的能力水平、結構以及知識儲備與時俱進,利于學生參與實際工作。同時培養不能太過理論,職校有必要與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讓教師與學生一同進入企業負責某個工作項目,故學生的實踐能力可在項目中不斷提升,并且積累工作經驗,且幫助學生更實際的了解崗位工作情況與企業發展要求等,全方位推動學生職業能力提升。
4.結語
綜上,1+X證書制度的提出給職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帶來了啟示,因此職校應當意識到當前職業能力培養的問題,并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職校理應講求方式方法,遵從1+X證書制度理念,緊貼學生意愿、崗位要求等對培養體系進行調整,以保障學生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參考文獻】
[1]王雨恒,陸燕清,班麗婷,等.1+X證書制度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教育研究,2021,3(12):188-189.
[2]孫為民、楊小琨、陳江濤."1+X證書"制度與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No.426(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