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祁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47
疝氣是指在人體中的臟器,以及其他人體組織逐漸遠離整體,其具體指人受到先天和后天缺點影響其中的部位,常見的疝氣有臍疝、斜疝等。在人體中發生咳嗽、用力過度等癥狀。疝氣的癥狀導致人體中組織較為薄弱,以及組織的缺損,或是在人體的腹腔內出現壓力的升高。在人體患有腹部疝氣,其多和遺傳因素影響。老年性的腹壁強度退行性變換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腹部內發生壓強升高的現象,造成腹腔中游離組織中的臟器發生如盲腸和膀胱等器官的不正常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疝氣的相關知識吧。
1 ?疝氣的病因以及誘發因素的相關介紹
1.1患者在患有腦疝時,其顱內的壓強升高,并且在顱內中各個分腔中壓力沒有平均分到各個腔體內。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顱腦損傷中,以及患者發生顱內腫瘤和顱內膿腫,還會由于腦出血和腦梗死的等癥狀。
1.2患者發生膈疝的癥狀是由于,食道內發生膈肌裂孔疝,其病因主要是反復吞咽致使患者的膈肌內食管膜發生退化和松弛的現象,還會發生膈壺腹出現松弛和患者腹內的壓力增加,以及反復干嘔或者出現嘔吐的癥狀致使患者發生裂孔疝等因素,患者有妊娠以及發生賁門食管手術史時,還有慢性咳嗽和習慣性便秘等癥狀。患者有膈肌外傷,以及發生賁門食管手術史時,就會發生膈疝,這兩種情況是膈疝的常見原因。
1.3患者發生腹壁疝的原因是,其腹壁內的強度降低,患者還會發生腹內壓力進而增高。其常見的病因有一部分是先天發育的因素,患者的手術切口和腹壁內出現外傷,發生感染等身體變化都會影響腹壁疝。腹壁疝還受遺傳和性別,以及年齡吸煙,還會受到肥胖等因素的影響有一定的關聯性。
疝氣的誘發因素:(1)腦疝,以及膈疝和腹壁疝中誘發因素有一定的不同,當患者患有腦疝時,其誘發的原因是,當患者隨著顱內壓的升高時,由于不恰當的腰椎穿刺時,以及釋放的腦脊液速度過快時,就會導致患有腦疝。在搬動患者和輸液量過多時,增加了患有腦疝的可能。(2)膈疝和腹壁疝,這兩種的誘發因素主要指的是患者發生排尿困難和便秘,以及發生咳嗽等癥狀出現時,還會出現妊娠和嬰幼兒啼哭時。
2 ?疝氣的臨床表現的癥狀有哪些呢?
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是腹股溝疝,在病人的腹股溝區中可發現或者摸到相關的腫塊,但當患者平臥時,腹部的腫塊就會消失。在嬰兒時期由于母親在患尿布時發現,小兒在入浴前發現此種癥狀。在人體內引發的出現腫塊現象的原因是嬰兒內的腹壓增加,造成腹壓升高的原因是嬰兒發生哭泣和咳嗽,以及排尿和排便等現象。疝氣發生在較年長的小孩身上時,其在站立和腹部用力時,也會致使腹股溝的部位發生腫塊現象,有的甚至在陰囊和陰唇處出現。當腹腔內發現有腫塊脫落的狀況出現時,其形成了疝氣袋,脫落的器官大多是小腸,小腸摸起來較為柔軟。在人體大腸和闌尾,以及大網膜等也會發生脫出現象。女性發生疝氣時,器官多以卵巢為主,并且在身體部位可以摸到拇指大小,且較硬的并伴隨有壓痛的腫塊感覺。在一些患有疝氣的兒童中,發現有便秘和食欲不振的現象出現,可表現出容易哭和不安等情況。
2.1疝氣的檢查和治療
疝氣通過B超和X線等影像檢查。在疝氣的治療方面可依據年齡實施具體的治療步驟,其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在進行手術治療時,是由于疝塊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大,致使身體內的癥狀逐漸有加重的趨勢,由嚴重時發生嵌頓癥狀,以及出現狹窄的癥狀,這些癥狀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所以發生以上癥狀時應采取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指的是由于患者年齡較小(年齡處在1歲以下的患者),因為患者年齡較小疝氣的癥狀有自行消失的概率性,可在患者發生疝氣時采用疝氣帶,使其壓住深環。
2.2疝氣的護理方法
疝氣的日常護理方法:(1)疝氣的患者多為男性,女性也有一定患有疝氣可能,在女孩患有疝氣時要警惕其卵巢和輸卵管進入到疝囊中。(2)其在運動時要適宜和適量,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3.嬰兒時期要注意觀察其腹股溝處或者陰囊處是否存在腫脹,或有時隱時現的塊狀物,如有上述癥狀應及時上醫院進行檢查。4.要控制孩子的咳嗽情況,避免孩子發生劇烈的咳嗽的現象,在孩子常發生咳嗽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吃止咳類的藥物,應及時避免孩子發生啼哭,防止因腹壓升高造成孩子發生疝氣。5.嬰兒期時,不要將嬰兒腹部裹緊,避免加重嬰兒腹部內部的壓力,控制孩子站立的速度,避免發生腸管內部下墜的狀況或是腹股溝疝的形成。6.在飲食時,應保證食物的溫度、熟度和軟硬度,避免食用生冷,較硬的食物。食用量應進行控制,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避免過于飽腹。多吃蛋白含量較豐富的營養食物,食物易于消化,以減少腸胃的負擔,減輕疝體的壓力。
疝氣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調理:(1)患有疝氣時,應禁止吸煙或者喝酒。(2)在飲食時,應盡量清淡化飲食,多食用富含纖維的新鮮食物,或者多食用新鮮的瓜果,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其促進消化的速度,便于身體的排出,例如,芹菜等粗纖維的食物。(3)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減少豆類和碳酸飲料,以及油炸和膨化類食物的攝入量,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腹脹,增加患疝氣的風險。(4)經由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6~12小時時,如若麻醉反應消失時,如若患者沒有發生惡心的情況。可以食用一些流食,在次日后,食用軟食或者普通食物,若患者采用腸切除或者腸吻合手術,應等待腸蠕動后逐漸恢復飲食,在患者術后時,應及時給患者一定的蛋白補充或是礦物質豐富的食物,服用可以加速傷口的恢復。疝氣在經由手術治療后,要及時觀察切口有無感染,在陰囊處有血腫和出血情況的發生。防止切口受到感染,對減少疝氣復發的幾率有重要作用。
3 ?預防疝氣的具體的措施
(1)人們應在平時保證運動量,增加其身體的免疫力。(2)盡量減少吸煙和喝酒的次數。吸煙患者的發病率高于不吸煙。(3)排便時要定時,便秘較容易引起腹內的壓強增高,增加患有疝氣的風險。(4)防止有久坐和久行,久立。(5)兒童要避免哭鬧和腹肌強烈收縮致使腹內的壓力增加,使患有疝氣的風險增加。(6)應避免過度勞累,以及過多的性行為,由于性生活過多時,腹肌會強烈的收縮,導致腹內的壓力增加,增加疝氣的發生風險。(7)應保證情緒的穩定,及時對情緒進行調節,減少精神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