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目的:研究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方法:對我院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回顧分析,統計資料為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神經外科患者36例,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總結護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根據問題發生原因,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強化管理。對護理管理后患者護理滿意度和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預防護理后,患者滿意度提升,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與管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外科護理中,應對常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導致問題的常見原因,并進行合理規避,制定針對性預防促使,為患者疾病康復提供支持。
【關鍵詞】神經外科;護理;常見問題;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70
護理風險主要是因護理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引發的風險,相關問題出現影響預后,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神經外科患者多為意外災害和自身病變造成的腦部損傷,具有病情嚴重、發展變化大的規律,需要對患者進行良好護理支持。本文對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進行總結,為患者疾病康復提供護理保障,相關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案研究用一般統計資料來源于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神經外科患者,總計36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6.28±1.29)歲,疾病類型:腦部損傷10例、硬膜下血腫5例、腦出血6例、顱骨骨折3例、腦血管畸形6例、腦卒中6例。其中重癥昏迷患者12例、鼻飼護理10例;行顱骨修補術5例、血腫清除術5例、引流術11例。
1.2方法
對所有36例神經外科患者進行強化護理,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相關護理方式如下:
1.2.1健康教育。對清醒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講解,針對非計劃拔管進行教育,提高安全意識。護理人員應增加自身責任心,為患者構建全面的護理方案,注重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做好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對常見問題進行總結,明確急救護理重要應用價值。
1.2.2基礎護理。護理人員為神經外科護理人員提供基礎護理,對常見并發癥如顱內感染、高熱、誤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進行干預。護理中對患者疾病癥狀進行觀察,給予患者機械吸痰、管道護理和并發癥針對性護理,并對患者嘔吐物進行及時清理,防止出現窒息風險。
1.2.3強化溝通。構建與患者良好溝通機制,并引導家屬參與到治療和護理中,對患者病情改善具有促進作用。經驗表明,強化護理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并對病情進展進行評估,制定預防措施,能夠最大限度降低護理風險。
1.3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中患者出現不良癥狀,指標選取顱內感染、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文中數據資料統計分析使用SPSS20.2版本軟件,計數資料使用例數n和百分比%表示,x2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所有36例患者進行護理措施強化,患者不良癥狀共發生5例(13.89%),其中顱內感染1例、窒息2例、吸入性肺炎2例;護理前患者不良癥狀共計14例(38.89%),其中顱內感染3例、窒息5例、吸入性肺炎6例比較,前后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臨床護理滿意28例,滿意度為77.78%;預防護理措施應用前,患者滿意例數為17例,滿意度(47.22%),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神經外科手術后患者出現的常見風險問題主要集中在感染、非計劃拔管、窒息和外皮損傷。需要對患者進行良好護理,控制相關風險發生率。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神經外科患者自身免疫力較差、倘若護理人員在疾病治療中,未能對病房進行深度消毒或破壞無菌操作環境,會誘發患者感染,使得病情加重,增加治愈難度[2]。
吞咽功能障礙是神經外科患者常見癥狀,護理人員需要對嘔吐物進行護理,并對口腔內痰液采取機械吸痰,防止出現誤吸,增加窒息風險。護理實踐中,工作人員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現有護理方案進行調整,并對自身專業技術進行培訓預防護理風險。
護理實踐中,應重視文書書寫規范性,真實準確記錄患者病情,并耐心解答患者遇到的實際問題,強化心理護理指導。護理人員應在實踐工作中強化風險意識,增加風險識別能力,對神經外科護理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構建針對性防范措施,致力于降低護理風險。
為增加臨床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需要對護理人員交接班制度進行完成,增加對危重癥患者巡視頻率,成立專項護理工作小組,落實神經外科護理方案。護士長或管理人員應對相關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檢查。臨床護理中,應增加對患者體位護理,促使患者保持仰臥位,頭頸部抬高30°,重點預防誤吸和嗆咳等不良事件發生。對患者普及人工氣道護理的重要性,針對患者出現的不適感進行護理,并構建科學有效的溝通機制,使得患者臨床依從性提高。
神經外科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溝通,對重癥患者進行營養支持護理,以鼻飼腸道內營養支持或靜脈滴注腸道外營養護理方案為主,當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后,方可提供流食,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3]。
綜上所述,回顧分析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36例神經外科患者臨床資料,對患者在護理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其護理風險主要包括顱內感染、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后,不良風險事件發生率降低,患者滿意度提高。神經外科護理中,應強化預防管理、解決常見問題,為患者健康提供護理指導。
參考文獻:
[1]落桑白姆.神經外科手術護理常見風險問題與預防措施探討[J].飲食保健,2019,006(038):216.
[2]馮玉安.個體化肺部護理對神經外科臥床患者肺部并發癥的預防效果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20,v.27(02):114-115.
[3]李彩容.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國醫學工程,2019(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