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新民 賈麗麗

【摘要】目的:分析無償獻血中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的應用價值和對血液安全性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獻血者90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體檢和健康征詢的結果分為兩組,體檢和健康征詢合格者為實驗組,共計7534例,不合格者為對照組,共計1466例,兩組獻血者血液樣本均進行血液檢測,以此結果作為對比,對相關指標水平進行觀察和研究。結果:實驗組獻血者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均低于對照組獻血者的相關指標陽性檢出率。(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無償獻血者進行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能夠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液的比例,提高血液安全性,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這兩項,對獻血者血液仍需血檢來最終判定是否為合格的血液。
【關鍵詞】無償獻血;體格檢查;健康征詢;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46
隨著人們的健康公益意識的提高,無償獻血者數量逐年增加,獻血者的血液質量關系著受血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在獻血之前進行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非常必要,可以避免血液檢測不合格導致的資源浪費,同時可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本次研究選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獻血的獻血者9000名作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研究無償獻血中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的應用價值和對血液安全性的影響。
1 ?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站獻血的獻血者9000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體檢和健康征詢的結果分為兩組,體檢和健康征詢合格者為實驗組,共計7534例,不合格者為對照組,共計1466例,實驗組獻血者年齡20-47歲,平均年齡(31.47±3.24)歲,男性4396例,女性3138例。對照組獻血者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31.34±3.56)歲,男性857例,女性609例。兩組獻血者一般資料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本次研究內容兩組獻血者均已知曉,并簽字確認同意。
1.2方法
所有獻血者在獻血前均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和健康征詢內容進行體檢和征詢,體格檢查包括體重是否達標、血壓是否在標準血壓范圍內、心率是否正常、皮膚是否有異常情況、鞏膜是否黃染等,必要時還需對體溫進行測量,健康征詢主要包括對既往健康史、患病史、預防接種史、生活習慣、旅行情況的征詢。所有獻血者需清淡飲食后采血,先采指尖血測血型和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體初篩,對指尖血初篩不合格和健康征詢不符合者暫緩獻血,合格者進行靜脈血采集,并對血液進行血清學相關指標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檢測項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乙肝、丙肝、抗-HIV、梅毒檢測[2]。具體檢測策略下:檢測血樣均為全血采集后所留血樣,丙氨酸基轉移酶檢測采用速率法進行檢測,當檢測結果大于50U/L時即可判斷為不合格。輸血相關傳染病標志物(HIV、HBV、HCV和TP感染標志物)采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使用2個不同生產廠家血清學檢測試劑進行檢測,如果兩次檢測結果顯示均為反應性,血液樣本檢測結論即判定為反應性。 對應的血液及由其制備的所有成分均應隔離并按報廢程序進行處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獻血者血液樣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乙肝、丙肝、抗-HIV、梅毒檢測不合格率。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SPSS21.0統計學軟件;資料描述: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 x±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x2,計量資料為t;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P<0.05。
2 ? 結果
比較兩組獻血者血液樣本不合格率。
如表1所示,實驗組獻血者的血液樣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異常率、乙肝陽性率、丙肝陽性率、TP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隨著對無償獻血者相關福利待遇制度的不斷完善和人們對公益獻血的認識逐年提高,目前我國無償獻血者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為臨床用血提供更多的資源,但是采集低危人群的安全血液是安全輸血的重要前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獻血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陽性檢出率為0.39%、乙肝陽性率為0.02%、丙肝陽性率為0.01%、TP陽性率為0.02%,各項陽性檢出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安娜和王倩倩[3]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了參與研究的2794例獻血者中,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不合格者的血液檢測不合格率也明顯高于健康征詢和體格合格者的血液檢測不合格率。與本次研究結果相一致,進一步說明了在獻血前進行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能夠有效的排除不適宜獻血者,評判獻血招募的質量,減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保證獻血者的健康,也有效避免血型資源的浪費并提高血液質量。同時發現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異常與獻血者肥胖、獻血前不當飲食、休息都有一定的關系,可見獻血人群對于獻血相關知識了解的還不夠全面,應當進一步普及獻血知識教育活動,可以通過健康宣講、獻血知識手冊、短視頻等方式來加強人們的無償獻血認識和正確的生活衛生習慣降低血液傳染病的風險,以提高血液質量。
綜上可見,對于無償獻血者在獻血前進行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能夠有效保證血液質量,同時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高了血液質量的安全性,各血站應加強落實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宣講。
參考文獻:
[1]黃循偉.健康征詢在獻血風險控制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9, 035(010):180,182.
[2]許兆貴.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對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J].特別健康.2020,10(34):55.
[3]安娜,王倩倩,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對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9,6(28):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