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展
摘要: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經濟處于空前高速發展中,在貫徹落實黨中央下發2050年全面建成現代化主義國家的背景之下,根據習近平總書記下發的“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和人民心中的“要想富先修路”的致富思想,促進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道路建設的發展成為重中之重。隨著施工企業的標準提高,國家的新型政策要求,對于工程質量的要求比以前更加嚴格,在建筑行業當中施工難度加大,對于各方面的把控需要進步。為了能緊跟時代步伐,當前施工行業需要迎來較大革新,在技術和資源管理方面需要認真下功夫。
關鍵詞:軟基加固;市政道路;施工應用
在我國市政道路的發展中,要求施工團隊不僅保障道路建設的質量達標,更要對施工技術著重分析,采取更加高質量有效的施工途徑來保證道路建設的安全性和可持久性。道路施工技術的優劣直接影響基礎設施建設的好壞。具體施工時要求施工團隊對施工材料的嚴格把控和對項目質量方案的詳細規劃,提高道路建設的系統性和高效性,保證道路施工的有序進行。本文將針對市政道路軟基加固技術應用難點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1 道路軟基加固施工技術難點分析
1.1 路破損程度較高施工作業難度大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產業不斷擴大導致貨物運輸的數額不斷增加,對我國的公路產生了極大的破壞。部分地區礦產運輸業發達,很多道路由于長時間進行貨物的運輸,導致路面破損嚴重。貨物運輸過程中很多貨車司機出現超載等情況,使道路的運行壽命大幅度降低。很多道路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其中變形類、裂縫類和表面類破損占比程度最高。道路破損導致城市的美觀程度出現一定問題,社會輿論的不斷加劇對政府的形象工程造成了很大影響。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于道路破損嚴重,導致交通運輸的風險加劇,容易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事故產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1.2 混泥土材料菱角磨損嚴重
道路施工過程常使用現澆混泥土材料的手段進行路基填充。混泥土材料的質量決定了該工程的安全性和美觀性,在混泥土材料澆灌過程由于其菱角損壞程度較高對整個工程的進展產生了極大影響,菱角破損程度導致在粉碎的過程中施工難度加大,對于碾壓機器的壽命造成了一定影響。在道路的填充過程由于混泥土材料質量的關系,沒有辦法保證路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車輛運行過程會出現路面凹凸不平的現象發生,導致車輛運輸過程安全風險提高。混泥土材料菱角損壞嚴重對于路面的填壓過程影響極大,路面出現較大的裂縫,極大的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壽命,在極端天氣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路面坍塌現象。
1.3 混泥土材料強度和硬度不足
道路施工應該首先考慮的是道路的承載能力,要對與道路的承載做出一系列專業的分析,利用現代檢測設備對于道路情況有一定的初步了解,進行檢測工作時,當下最常用到的檢測手段是K30檢測技術。路基進行先關檢測時,發現路基不具備優良的承載能力,則采取相應的人工手段輔助道路承載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對混泥土材料進行檢測,剔除去那些原材料中松軟的材料,同時對于基低的雜物清除工作和基低清潔工作的同步完成,保證道路的強度。對于混泥土材料的調配上需要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執行。在部門地區由于山體較多常出現山體滑坡事故,因此道路的硬度上需要選用更加優質的混泥土材料材料,保障道路設施的強度。
2 軟基加固技術應用分析
2.1 灌漿柱病害及處理
進行灌樁施工時經常會出現一些病害,比如堵管、斷樁、鋼筋籠上浮等情況。對于堵管問題,在作業過程通過對導管的適當提升,以快速下落的方式來提高導管速率,也可以增加灌注混泥土的用料來實現導管的清理,在對于大量導管堵塞問題時利用快速下落的沖擊力來進行導管疏通。在斷樁位置的三分之一處利用加大沖擊鉆作業力度的方式來清理已完成斷樁的部分,如果其斷樁的位置超過樁長的三分之一,而且斷樁位置與樁長距離在三分之二以上時,要考慮孔口的直徑不能超過十米,利用對筒壁進行加固的方式完成接樁,斷樁的方式選擇上,需要考察斷樁樁長的間隔距離,選擇經濟可行的一種方法進行施工或進行變更補樁。對于上浮米數在鋼筋籠直徑一倍以下時,把鋼筋籠上口用鋼筋焊接在護筒周邊的固定物之上然后繼續灌注,在鋼筋籠上浮嚴重的區域需要拔出鋼筋籠,利用斷樁的作業方式進行處理。
2.2 攪拌樁支護要點
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來做基坑的排樁支護,首先在施工中確定好樁的位置并進行鉆孔,直到鉆孔鉆到設計要求的深度,鉆孔時要控制鉆頭的速度并進行過程的質量檢查,然后下放鋼筋籠澆筑混泥土,整個排樁過程要包圍基坑,以便于進行土方的開挖。以此同時為解決抗滲要求,在排樁的外圍需要打下一圈結實的圍木,用來阻擋四周的地下水或是污水滲透到基樁的內部,而對地下水的控制,基樁內部采用管徑降水的方式,在設計位置處進行打孔操作,后埋入相應規格的套管,通過降水裝置和水泵將管內滲入的低下水排除管道。為了提高排樁的整體性和側向剛度,減少樁身的位移和變形,在排樁的上部設置一定的冠梁,樁間設置對撐或是角撐,并由測量人員針對支護結構的位移,地面沉降,內支撐的軸向力,周圍建筑物的傾斜沉降等內容還需要進行相關的定期觀測和監測。挖土時采用反鏟挖掘機進行土方開挖,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挖土方案挖土和土料運輸,當開挖至坑底標高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之間時,要立即停止挖土,剩余部分由人工清槽,以避免機械設備控制不當出現超挖現象。清槽以后必須立即進行驗槽,若基坑沒有軟弱的下臥層等不良土質情況,則可以直接進行施工作業,若是存在軟弱下臥層,應當會同設計,勘察,施工,監理等部門進行協同處理,根據處理的結果向有關部門進行匯報后,按照指定方案繼續施工。
2.3 鋪設技術分析
鋪墊技術方面大多是采取分層鋪墊的方式,保證道路施工的質量高效性,但是對于二級公路的鋪筑時常用到傾填技術,但是采用這種技術以后要注意對其公路再次壓平。填石路基技術是道路施工最常見的施工技術,指的是在道路施工中利用路塹和隧道爆破后的石料對道理進行鋪墊,以保證道路能夠在面對重大壓力下道路本身不受到破壞,同時對于道路質量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在實際的操作中,一定要保證材料的質量要求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同時要科學合理的注重各材料之間的比例混合,保障道路的強度達到標準。同時要根據道路周邊的環境和所處地理環境以及地下土質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不同比例的巖石,因地制宜的選擇不同填筑方式,同時對于道路建設中其緊密度和穩定性是衡量道路水平的標準。逐層填筑、分層壓實是在填石路基的填充方式的兩者施工途徑,在實際的操作上一般選擇分層填筑的方法,這樣可以避免在填筑的過程由于石子的形狀大小不同,導致路面傾斜和路面凹凸不平的情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安全性和科學性是首要考慮的關鍵因素,要求設計師能夠合理對工程布局和安全性的考察方面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要求,施工團隊具備高水平技術,保證其軟基加固技術的高效性,從而促進我國市政道路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妙芳.軟基加固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磚瓦,2021(02):179-180.
[2]黃旭.探究軟基加固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1(02):71-72.
[3]曾寧.軟基加固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11):42+44.
[4]陳奕芳.軟基加固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20(08):196-197.
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