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保增
摘要:隨著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以及人們環保認識的不斷深入,綠色環保理念已經成為各行業領域建設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在工程建設領域,綠色施工理念是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的重要組成。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加大對綠色施工理念的指導應用,對于降低公路施工對周邊環境的破壞,減少環境污染,節能降耗,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公路工程軟基處理施工往往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因此,加大對公路工程軟基處理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公路工程;軟基處理;綠色施工;技術應用
1綠色施工原則
1.1保護工程周邊環境
工程建設作為改變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改善人們生活條件的同時,也應實現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功能。在工程建設中,占用耕地和填湖容易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施工方應本著環保的理念進行施工。
1.2制定節能降耗措施
本文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能源消耗,節約資源。因此,施工過程中應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對施工材料的回收和使用進行管理。
1.3減少污染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如建筑垃圾、噪聲等。它不僅會影響自然環境和周圍居民,還會對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施工方應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環境污染,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及時灑水處理,合理使用施工材料,確保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排放,對噪聲較大的設備應采取相應的降噪措施。通過各種系統的環境控制措施,提高施工質量。
2公路工程軟基處理綠色施工總體措施
2.1節約能源
一是加強對工程建設有關人員的節能降耗宣傳教育,通過定期教育培訓,在施工現場張貼警示標語,完善節能降耗管理機制,其次,根據建筑、生活、辦公、施工等不同場所,制定不同的節能目標,并定期進行核算和評價,促進節能措施的優化和完善。最后,在制定施工方案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低能耗的施工工藝,合理規劃施工順序,提高施工設備的利用率,盡可能節約能源。
2.2節約材料
在施工準備過程中,對施工材料進行整體評價,堅持就近、循環利用的原則,做好剩余材料和廢棄物的處理利用。同時,合理規劃和安排材料采購,減少現場材料堆積的破壞;安排材料進場順序,分類堆放、保護;加強物資運輸和裝卸管理,避免浪費。合理的材料定額、損耗指標、定期清點、核算,作為施工相關人員考核獎懲的依據。
2.3節約水資源
明確施工現場不同區域的用水量指標,定期考核,避免人為浪費用水;建立水庫、沉淀池等設施,加大各種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2.4環境保護
在軟基處理中,為了加強環境保護,有必要增加粉塵、噪聲、污水、光污染控制和植被保護。一是在建筑材料的各個環節進行覆蓋灑水,減少揚塵污染;其次,在居民區設置隔離圍欄,盡量在白天施工,加強設備的降噪處理,減少噪聲污染;三是加大對建筑材料污染地表水的控制力度,在庫區設置隔水層,避免地下水污染;四是避免強光從施工現場照射到室外,并合理設置遮陽布,避免光污染;五是在取棄土過程中,要采取分區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植被破壞面積,同時對植被進行移植保護,及時恢復臨時占地的植被覆蓋。
3公路工程軟基處理綠色施工技術優化措施
3.1加固土樁法
粉噴樁施工前,除了做好相應施工準備工作,還要進行試樁,根據對加固材料配比實驗獲取參數進行試樁,確保樁體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以及每延米噴粉量滿足設計要求,同時確定施工速度、噴氣壓力、噴入量等技術參數,掌握地基地層與地質情況,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應對技術。在具體施工中,首先進行樁位放樣,按照施工設計圖紙放樁并做好標記,合理控制誤差,并注意及時糾正設備行走對標記的破壞。其次,鉆機就位,對就位的鉆機設備平整度、鉆桿豎直度等進行檢查,確保鉆桿與樁位對準,若場地不平還需要平整場地,場地過軟則需要先回填,后施工。再次,鉆進攪拌,鉆機正轉并垂直鉆進,同時采用空壓機及時送氣,鉆至設計深度后停止;鉆機反轉,開啟送灰,提升鉆頭;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噴粉量,在提升過程中噴粉攪拌,達到粉料與土地混合充分。鉆頭至樁頂0.5m處時,持續進行攪拌,滿足設計要求后停止;根據試樁結果對樁體進行復鉆、復噴,確保成樁質量。最后,停機移位,在成樁后將空壓機關機,提升鉆桿關閉電機后移至下一樁位。
高壓旋噴樁采用漿液固化劑,與粉噴樁粉體固化劑不同,其施工工藝與粉噴樁大致相同,但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漿液拌制。水泥漿的拌制直接影響成樁質量,要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合理配比水泥和水的量,并充分均勻拌和成水泥漿液。合理控制攪拌機轉速,確保在施工中均勻連續提供水泥漿,拌制完成的水泥漿液不宜存放時間過長,通常需在2h內使用。第二,壓力控制。一般將高壓旋噴樁噴漿壓力值設置在20MPa,并在施工前全面檢查管道密封性,避免漏漿現象發生。第三,管道清洗。每次施工完畢都需要對攪拌機、灌漿泵、注漿管等設備進行清洗,避免漿液凝固堵塞管道。
3.2CFG樁法
CFG樁施工的混合料和施工方法容易造成揚塵污染、植被破壞等,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技術優化上,首先,在材料供應和拌和過程中,由于CFG樁法采用的原材料種類繁多,混合料的強度優勢明顯,但材料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較大。特別是在礫石開采過程中,礫石對環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在物質開采過程中要注意選礦、防塵和植被保護。同時,在材料運輸、裝卸、堆放過程中,也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物料攪拌過程中,主要有現場攪拌和集中攪拌兩種方法。集中拌和由本工程自建拌和站進行,需擴大臨時占地,或施工現場周邊有商業拌和站時,可采用集中拌和。集中攪拌具有能耗低、污染控制系統完善等優點,可有效減少混合料攪拌的粉塵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如果難以達到集中攪拌條件,可采用現場攪拌。現場拌合,應合理規劃現場拌合場地,盡可能充分利用項目征地,避免擴大臨時占地;施工封閉筒倉,采用電動攪拌機,減少粉塵污染,及時集中處理廢棄物,避免隨意堆放。
其次,振動沉管施工優化。振動沉管施工可避開棄土環節,從而有效節約棄土用地,且無需運輸棄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能源,降低能耗。同時,振動沉陷施工可以擠壓密實的土體,從而有效地提高軟基的承載力,但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擠土對灌注樁的破壞。在振動沉管施工中,料斗與套管的接觸會產生噪聲污染。為防止噪聲污染,可在料斗與殼體連接處加裝隔振裝置,降低噪聲。在給料過程中,為避免料斗振動造成混合料泄漏,需要專人對料斗進行控制,以節約材料,減少損失。
最后,對長螺旋鉆孔施工進行優化。施工技術先進、速度快,但作為一種排土施工,需要將等量的土倒入攪拌樁中,以產生等量的棄土。施工過程中,棄土應及時運出,避免裝卸過程中重型機械的損壞;棄土運輸時,應選擇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棄土場應盡量靠近施工現場,棄土場的保護與周圍環境應合理協調。棄土場應及時平整,及時復耕。
結論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環境保護已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但在國內公路建設中,綠色施工才剛剛起步,并沒有在行業內普遍產生,因此對公路建設中的綠色施工進行研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軟基處理作為公路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公路的整體施工質量,其施工也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李肖君,蒲七,郭磊,劉愛軍.綠色施工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3):63-64.
[2]張鵬.基于綠色施工環境的公路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20(16):64-65.
[3]孫春虎,謝展,袁福銀.探究綠色環保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公路,2020,65(06):252-254.
[4]李海軍.基于綠色觀念的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20(06):146-147+149.
山東省濱州遠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濱州 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