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濤
摘要:在城市化建設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相應地,景觀園林綠化施工項目所提出的要求也在持續性地提高,從而有效地推進了綠化施工項目及其養護方面的技術,并使其日趨完善與優化。在現實施工時,理應關注到綠化施工現實狀況以及項目的特征,及時地優化設計的方案內容,盡可能全面、多個視角地展開綠化施工項目的養護,切實地提升景觀園林綠化施工的實效性,無論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還是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凸顯出景觀園林所理應具備的綠化效果。基于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及養護技術要點展開相關的課題探究。
關鍵詞: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養護技術
引言
景觀園林的觀賞性強,附帶價值高,它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綠植覆蓋率,降低城市噪音。在景觀園林施工過程中,除了設置植物景觀外,還可以融入一些其他景觀和文化元素,比如,親子活動區、健身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區等。
1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所需遵循的原則
1.1凸顯設計的獨異性
創新性在園林設計中十分重要,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提高吸引客戶的能力,建造自身的獨特性。
1.2入境問俗,以各種的人文關懷以及區域性文化作為契機展開創新
誠然整個國家地區都愈來愈凸顯出包容性的特點,其發展走向日益凸顯出多樣性的道路,然而,區域性文化研究明顯,借助于不同區域的文化營造多元化的景觀園林設計,確保設計和環境二者的整合。
1.3注意環境和舒適度、創新性之間的結合
景觀園林設計是否優良,并非僅僅分析設計內容的本身情況,同時關注于設計和環境二者是否相融,是否可以讓民眾感到適宜。這些均屬于極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內容。
2景觀園林施工設計要點
針對植物配置,對園內現有植物進行梳理,使現有植物價值最大化。通過對植物的科學設計,創造出一個開放的、半開放的空間,實現心曠神怡的效果。植物要規劃種群配置,給人帶來視覺沖擊,注意植物色彩的運用。風景園林涉及的施工過程復雜,工程量大,成本預算高。因此,在進行景觀建設之前,有必要科學合理地規劃成本預算。風景名勝區綠化涉及征地費、景觀管理費、建筑設備費、植物材料費、勘探設計費等。
施工前,要調查市場情況,通過收集的數據計算市場平均值,嚴格監督每個施工過程,確保施工質量到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要注重不同人群的體驗:對于上班族來說,注重節能生活方式的體驗設計;對于自由職業者,關注各種健身路徑主題的體驗;對于游客來說,注重觸摸技術的體驗;對于退休人員,注重節能生活方式的體驗;對于學生來說,注重凈水體驗和“海綿”體驗。為了突出園林建筑設計功能的藝術性,可以將“純綠色照明”的太陽能燈應用到項目中。該太陽能燈不需要提供電網,不消耗電能,色溫和諧,可與蓄電池配合使用,保持連續五個陰天的照明狀態。
景觀綠化建設是一個綜合的過程,綠化建設也要考慮設施建設。在開展建設工作之前,需要對園林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引入現代新技術,通過CAD三維技術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設施結構。CAD三維技術在地形設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地形數據以圖形可視化的方式顯示出來。通過圖形可視化分析,工作人員可以更科學合理地規劃設施的建設方案,CAD技術的顯色功能可以對數據圖形有更直觀的了解。
3景觀園林綠化施工技術要點
3.1場地的處理
在施工之前,須先對場地展開生活與建筑物垃圾以及雜草等多種雜物的清除工作,另外,應盡可能地規避對場地所處的外界環境產生破壞性的后果。在場地適宜時,展開水循環體系的設置,保障景觀園林在進行綠化和施工時所處的場地擁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設計場地環境時,應盡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養護等環節達到預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運送應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確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與土地緊密結合。保障植被生長環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就土質欠佳的土層展開必要的置換與改造處理。對需要加以改善的土質展開酸堿度的抽樣測試與統計,確保酸堿度與植物栽植要求相吻合。再者,保障土層的深度可以滿足植被的生長要求。經由小范圍的改造、土層隔離帶的設置以及增強土壤的肥沃度等途徑,盡可能地改良土質,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
3.2植物的組合
明晰場地所栽植的植物特征,保證植物處于良好的生長外部環境之中,定期處置土壤中的植被資源。在栽植植被之前,應先界定綠化的面積,按照土壤面積大小挑選出合適規格的植株。應盡可能地規避綠地和植被內部產生矛盾,進而影響整個外部環境的平穩性。
4風景園林項目的養護措施
4.1合理化修剪
在風景園林項目施工完成以后,應該修剪植物,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的外形美觀,并且經過合理化的修剪,還能夠使植物接收足夠的光照,有益于植物的成長。因此,養護技術人員應該選用恰當的修剪方式、選擇最適宜的修剪時間,然后再參照園林植物的實際成長情況,做好修剪工作。通常狀況下,都會使用疏剪方式,以此提升植物的透光性、通風性,降低病蟲害的影響程度。
4.2灌溉養護
任何一種植物的成長都需要水體資源作為支撐,作為養護技術人員,應該及時對園中植物補充水分,特別是一些剛移栽的植物,更應定期補充水分,以此提升其存活率,使其可以盡快適應當前的成長環境。
4.3嚴把綠化植物的質量關,強化栽培細節管理
針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植物質量與栽培細節問題,相關地區應嚴把綠化植物的選購質量關,同時強化栽培的細節管理,以此有效提高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質量,提高植物栽培的成活率,控制綠化工程的施工成本。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應加強綠植的采購管理。選購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時,需保證花期、色彩的搭配,并盡量選購本土植物,以確保植物的質量;在植物進入施工現場時也要進行質量檢驗檢測,避免質量低下的植物流入施工現場。其次是完善園林綠化植物的栽培細節。強化細節管理,避免在栽培施工中因細節管理不善導致植物成活率的降低。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應盡量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認真控制土壤、水分、養分、溫度和光照等細節,并在適宜的季節進行栽培,如果錯過最佳栽培時間,應采用搭建棚遮陽、噴灑營養藥、裁剪枝葉和斷根等措施,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
4.4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在植物養護的過程中,養護的主體是人,因此植物生長的好壞與養護人員密不可分。在現實的養護過程中,因為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不專業,導致很多植物得不到科學的養護,造成植物在后期的成活率逐年下降。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于園林養護人員來說,一定要貫徹園林設計理念與植被養護方案,提高植物養護的整體性與全局性。同時要加強相關的業務培訓,使相關從業者意識到園林養護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相關的獎懲體制,提升管理者的積極性。還要加強相關養護人員對于植物生態、減災、教育等知識的培訓,激發管理人員的使命感,最終達到科學建設園林的目的。
結束語
在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觀園林綠化施工項目在整個城市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維護起著關鍵性的平衡功能,從而確保社會與經濟發展具有切實的實效性。因此,在景觀園林綠化施工的設計過程中,須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而和施工現場的現實狀況相聯系,對設計的方案加以優化處理。
參考文獻:
[1]季晨.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居舍,2021(11):104-105+129.
[2]吳愷倫.淺析園林景觀設計施工圖的問題及措施[J].四川水泥,2021(04):166-167.
[3]蘇小惠.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及養護技術要點探究[J].現代園藝,2021,44(05):199-200.
[4]劉長干.景觀園林施工及綠化養護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1(06):96-97.
[5]夏羽.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24):199-200.
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花港管理處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