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尖參
摘要:初中語文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啟蒙性,需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提出新的語文教學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本文基于分析可以有效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可以通過有趣的情境模擬,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與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分析,希望能給各位相關學者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新思路 ?方法
目前語文教學并不理想,很多教師仍然采取老式教學,使學生將學習語文成為了一種負擔。特別是語文這門學科,學生處于這種枯燥的課堂也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也會變得更加的模式化。但即使一些運用了較新的教學方式,比如多媒體授課,但卻無法充分發(fā)揮新型教學的優(yōu)勢,還是那樣的死板教學,只是把它移動到了大屏幕上。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以學生為主,運用小組合作進行教學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程度也不同,也會使得學生語文學習情況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部分原因是一些學生仍對語文知識不能有效的掌握,缺少語文習題的練習,因此,學生也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難以形成語文知識體系。對此,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運用小組合作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可以使學生交換思維情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進行優(yōu)勢互補。教師要以學生的主觀感受作為主體進行呈現,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掌握每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為了能運用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達到教師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首先,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分組,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性格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針對課堂問題自主展開討論,以便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性記憶。教師可以先設定問題或者討論內容,然后安排學生組內進行相互討論,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小組的討論質量,并對小組的實時狀況進行了解,及時發(fā)現小組討論中的問題,并對小組進行合適的引導,來提高小組討論效果。合作學習可以讓同學間在交流的同時,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和交流能力,使學生綜合能力有所提升。
例如,在教授“風箏”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分配合作小組,并設定組內討論內容,如這篇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之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在討論中提高思考能力,也能提高學生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初中語文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隨著時代的逐漸發(fā)展,科技逐漸強大起來,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教學趨勢,多媒體可以對授課內容進行充分的展示,更加的直觀化,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初中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學生有較為豐富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情境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教材中也有很多的生活場境,學生也很愿意討論身邊出現的實例。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生活內容相關的展示,例如圖片,音樂和視頻等,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生活情境模擬,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語文情境,這樣更能讓學生在情境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氛圍下學習語文,這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讓教學更加的形象化,可以使教學氛圍更加的輕松和愉快,讓學生更加的投入到學習中,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教師還要密切關注生活,從生活中捕捉更多的信息,創(chuàng)設更多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對生活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敬畏自然”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有關自然的圖片,可以用視頻或者PPT的方式進行呈現,使學生通過生活回憶式的情境進行導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一定程度上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為使情境模擬更加進一步的完善,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在大自然中出現的情境,讓學生對課本內容感到熟悉,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加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增強語文課堂的實踐性,并會將其靈活的運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三、巧設語文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
疑問是學生進行探究的必要前提條件,而提問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通過設定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點的理解,學生可以由問題逐步加深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巧設語文問題可以促使學生積極用腦,還能引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討論。語文雖然需要學生多進行記憶,但也需要學生理解知識點,在面對新題型時,要學會轉變思路進行更好的作答。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多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運用問題為學生指引路線,讓他們按照在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又能讓學生逐漸掌握語文知識點,并取得良好的成績。巧設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問題情境進行拓展練習。從長遠角度來看將語文問題和語文學科相結合,更具有靈活性,也可以提高學生拓展思維能力。教師需要設置有價值和具有深意的問題,使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思考,也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進行知識點遷移,采用理解性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維模式,從而進行更深度的學習。
例如,在教授“濟南的冬天”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濟南冬天的視頻,之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 “你們認為濟南冬天怎么樣?視頻中的濟南和你們預習所了解的濟南是一樣的嗎?你對此有什么感受?”。教師可以設置連貫性的問題,注意問題之間的連接性和課程之間的關聯程度,可以通過問題幫學生串連思路,使學生在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的問題中,逐漸加深對問題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jié)課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四、總結
語文教師在進行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得到好的成績,必須要轉變語文教學思路,并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這需要語文教師找到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探究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路與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5):89-90.
[2]孫建芳.新課改背景下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3):57-58.
[3]牟雷.淺析初中語文新課改后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J].教育界,2020(31):43-44.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 ?青海 ?澤庫 8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