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諾 董越 溫心怡 劉園園
摘要:新區域主義不是一個新概念。它起源于18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園林園藝運動。它反映了現代主義設計的趨勢以及本土建筑概念的繼承和發展?;诋斀裥乱曇暗脑妇埃治霎斀裰袊鞘薪謪^環境設計與改造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對區域背景和當地文化的深入分析,分析當今城市街區改造和設計需求的新內涵,并比較不同國內思維下的街區改造案例,總結經驗和成熟模型,從而提出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新區域主義;城市環境;鄉村文化;城市街區轉型策略
街區是城市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城市獨特地理特征的集中展示。城市環境的傳承,風俗文化的展示,公民記憶和認知的重要載體,與城市的傳統價值觀和文化氛圍有著共生關系。全球化的背景導致生活同質性的加劇。國內乃至國外城市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一、新區域主義的興起
新區域主義的思想源于“區域主義”的思想,可以說18世紀的英國園林園藝運動是區域主義的起源。區域主義最初是指吸收種族,傳統或民俗以及土著設計的建筑設計。風格是現代設計展現出獨特的地方風格,以加強城市化的特征,從而恢復鄉村主義或地方主義。這是對現代主義思潮的批評和反對。新的區域主義屬于傳統的復興,是面向未來的傳統的重新創造。與區域主義相比,新的區域主義的“新”主要是從傳統區域主義的優缺點總結而來,然后成為對傳統的“批判”的新的指導思想。許多建筑設計過程都根據區域特征創建了更多具有局部特征的新型建筑。這樣,新的地區主義已成為“古典”和“現代”之間的折衷,但這里的折衷不僅僅是尋找中心或平衡點,是探索現代城市最重要的傳統,尋求現代的新發展。傳統背景下,著重解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當地背景,并著重于基本文化?,F代技術的追求是將思想,技術,材料,環境和人類住區的所有設計元素結合起來,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表達在現代社會中人與環境之間的局部關系,強調傳統特色區域文化特色。
二、城市發展與區域文化
這座城市反復出現的生命周期給他留下了時代的烙印。對于現代城市景觀,每個人都對城市的理想化是可以將埋在城市歷史中的文化特征投射到城市中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展示。城市文化是一種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殊表達。它是長期發展積累的城市和人民內涵的綜合體現,也是核心發展要素。我國的地域文化不僅是城市文化傳統的展示,而且是中華民族廣闊文明的集中。這種獨特的文化在不同地區之間發展和傳播,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城市人的地域習俗也通過地域文化得以體現。城市環境與區域文化相互融合,諸如城市烙印和城市文化之類的許多其他表達形式更為具體。區域文化不是靜態的影響因素,而是具有連續行為特征的城市發展的動態發展。區域文化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城市外觀,例如建筑物,景觀和街道的空間規劃和布局,還包括民俗和民俗等意識形態的發展方向。它的核心本質是反映城市的獨特精神內涵。城市發展應根據時代的創新精神和文化底蘊,充分發揮,利用和保護現有的城市特色。以特色為發展目標,尊重歷史,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時,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滿足城市居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由此可見,區域文化在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氣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地域文化的體現主要圍繞建筑格局,公共景觀,街道環境等,共同形成城市風格。這種獨特的城市風格在城市發展和文化傳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新區域主義視角下的城市街區環境設計與轉型策略
更新是城市發展的必要過程。在更新過程中,有必要滿足現代功能的需求,并考慮保留和調整舊的城市紋理。保存不僅是外觀,而且是文化和歷史氛圍的保存。它也是未來城市的根源,對城市發展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拆除舊建筑物和建造新建筑物將不可避免地產生新舊之間和解的問題,以及新建筑物是否在城市歷史氛圍的表達上具有連續性。經過大量案例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為了保留原始外觀,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呼應比例,材質和顏色,并通過結合新舊來延續城市的質感。城市街區環境的設計與改造應充分挖掘和挖掘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設計元素,以體現城市文化歷史內涵,并延續城市風俗。首先,我們必須基于當前的思想,尊重全球化時代的背景,認識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地位?,F代工程學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在老城區改造中我們在處理新材料和新技術時必須謹慎。
四、總結
城市街區既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又是對歷史和文化精神的繼承和發展的支持。從區域主義的角度,探討了新區域主義概念下的城市街區改造設計研究和策略,分析現代街區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合新區域主義概念的改造設計策略研究,并總結了繼承和設計策略。對再生設計,城市紋理保護以及現代材料和技術這三個設計維度的分析為中國未來的街區轉型提供了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5](日)蘆原義信.街道的美學[M].尹培桐,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遼寧大連 大連工業大學 116000